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标本影响因素的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标本影响因素的解决办法。方法利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对25份用含促凝剂分离胶真空管抽取的静脉血,分离后经不同放置时间测定其NSE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标本放置1h离心测定的结果与离心后3h及随后再冷藏24h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含促凝剂分离胶真空管抽取标本解决了NSE测定中样本因素对结果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在健康者与胃癌患者水平、胃癌患者手术前后endostatin水平的变化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检测33例健康对照组及67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内皮抑素的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endostatin水平为(32.4±10.4)μg/L,明显低于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清endostatin的水平(49.9±14.3)μg/L,P值<0.01,胃癌患者手术后4周endostatin的水平(52.5±14.2)μg/L高于手术前endostatin的水平(P=0.016);Ⅲ+Ⅳ期胃癌患者end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Ⅰ+Ⅱ者,分别为(52.9±14.8)μg/L与(45.4±12.6)μg/L,P<0.01,lauren分型中弥漫型胃癌患者血清endostatin水平(53.4±12.3)μg/L)明显高于肠型(46.0±15.5)μg/L,P<0.05。血清endostatin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局部血管浸润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手术前血清Endostatin低于平均值(49.9μg/L)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平均者(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手术前endostatin水平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清end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并与胃癌TNM分期、L auren分型密切相关,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清endostatin水平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也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建新  高成新  陈文虎  孙德魁  周允中 《肿瘤》2002,22(2):134-135,141
目的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尚无统一方案 ,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探讨了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手术方式、手术指征 ,以及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自 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资料 ,对临床表现、TNM分期、细胞类型、手术方式、生存期等分析 ,研究胸膜外全肺切除和胸膜切除两种不同手术方式以及不同分期、不同细胞类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33例手术治疗者中胸膜外全肺切除术 16例 ,胸膜切除术 17例 ,总中位生存期为 2 1个月 ,2年生存率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36 .6 %和 13.3% ,不同手术方式之间术后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 ;不同TNM分期之间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4 2 8)。结论 无论胸膜外全肺切除还是胸膜切除 ,都只能达到肉眼下的完全切除 ,可缓解症状 ,并为综合治疗创造条件。两种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作者等通过100例冠状动脉傍路移植术病例的分析,对几种降低心肌温度方法的效果进行估价。由于在体外循环长时间缺氧性心脏停跳下,心肌的较深层,即心内膜下层,最易遭受损害,故作者等研究了室间隔心内膜下心肌的温度。  相似文献   
15.
张剑英  熊娟  张毅敏  陈文虎 《浙江医学》2010,32(8):1167-1169
目的探讨多项目复合肿瘤标志物冻干质控品的制备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多项目复合肿瘤标志物冻干质控品,并评价其稳定性。结果被考察冻干质控品外观均匀,复溶后澄清透明,2~8℃稳定至少18个月,37℃稳定至少1周。结论自制复合肿瘤标志物冻干质控品稳定性较好,能满足室内质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应在仔细评估肿瘤的进展程度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基础上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通过根治性的手术切除达到准确的手术病理分期和良好的局部控制,并籍此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是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应根据食管癌淋巴转移的解剖和生物学行为特点选择规范、合理的清扫.如何正确解读新版国际食管癌临床病理分期、理解并遵循<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进行规范化的外科诊治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心律失常是全肺切除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卜一3]。作者回顾了145例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临床资料与结果145例患者,年龄22~76岁,平均540岁,其中男性125例,女性20例,均在全麻下行全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肺癌138例,且性病变7例。住院期间死亡4例(28%)。术后住院期间有18例(124%)出现心律失常,其中10例合并两种类型心律失常,共28人次。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14人次(心房颤动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各7人次),占50%,频发房性早搏7人次(25%),11度房室传导阻滞1人次(…  相似文献   
18.
人工气管重建气道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病变行手术切除治疗存在超限切除后直接吻合困难等问题,人工气管作为替代物以重建气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寻求理想的人工气管则成了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在人工气管的材料选用,吻合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300例,共再植318指。分析患者断指再植成活情况,并根据治疗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参与调查活动的300例患者中,成功再植者278例,成功率为92.67%;318指中再植成活254指,成活率为80.82%。其中年龄、断指保存情况、受伤部位、热缺血时长、断指离断程度、血管痉挛情况等因素与断指再植成活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断指患者再植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断指保存情况、受伤部位、热缺血时长、断指离断程度、血管痉挛等,临床医师应对此高度重视,制定相应措施,以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肺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特点和胸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收集45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手术方式、病灶大小、肿瘤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和预后.结果 本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不吸烟者明显多于吸烟者(P<0.01).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手术.单发性病灶患者37例,行胸腔镜楔形切除18例,胸腔镜肺叶切除10例,胸腔镜肺段切除9例;多发性病灶患者8例,6例胸腔镜下完全切除所有病灶,2例行胸腔镜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4例,肺泡细胞癌31例,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肺泡细胞癌直径(15 ±5) mm,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灶直径(8±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4个月~6年,患者均生存,接受根治性切除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中多数肺泡细胞癌病灶直径大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灶.胸腔镜亚叶切除术治疗单发肺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前行CT引导下辅助定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