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成年大鼠毛囊神经嵴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初步诱导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多以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C)、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然而SC传代后形态和功能逐渐改变,NSC来源受限,BMSCs向神经细胞的分化率相对较低,因此寻  相似文献   
92.
对针刺后大鼠脂肪条带结构蛋白电泳图谱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针刺大鼠后的循经脂肪奢带结构匀浆蛋白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方法,对多种针刺位点的大鼠胃经和任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匀浆上清进行变性蛋白电泳.并对电泳图谱条带识别比对。结果:针刺大鼠胃经和任脉线上腧穴和非穴点,其相应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匀浆蛋白电泳表现出相同的差异性条带。结论:针刺产生的经络效应具有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3.
小腿穴位区细胞外钙离子对血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细胞外Ca^2+对穴位区血管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穴位的物质基础及穴位钙的作用提供资料。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钙离子溶液在体局部孵育大鼠胫前动脉,光镜下观测免疫组化染色的血管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改变。结果:当细胞外Ca^2+浓度为生理浓度的10倍时,胫前动脉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均有所下降,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纤维表现最为显著。结论:适度细胞外高钙可促进血管周神经释放降钙素基因的相关肽等神经活性物质,进而调节血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核素在大鼠经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循行现象及探讨相关的若干技术要素。方法:将不同的核素以不同剂量分别注入SD大鼠"后三里"关元"腧穴,在不同时段切取大鼠胃经、任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进行放射自显影分析。结果:核素131I在注射剂量15μci/0.05mL、作用时间10min等技术条件支持下,能较好地显示在大鼠经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的迁移轨迹。结论:核素131I在大鼠经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具有循行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95.
观察中药复方植物胰岛素(CPI)对糖尿病大鼠肾血管重的影响,并探讨糖尿病时肾血管重建的方式和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应用形态学、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内小动脉和肾小球毛细胞管基底膜的几何形态,以及CPI和氨基胍对其的影响。结果:肾内小动脉表现为壁厚、壁面积增大,壁腔比(壁厚内径比、壁面积比径比)增大,肾毛细管管基底膜增厚。CPI和氨基胍均可  相似文献   
96.
《中国局部手术学杂志》满页春风迈入了第10个年头,从一本内部通讯,成长为杂志,进而成为可以交流的刊物,创刊人付出了多少心血,编辑部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可敬!可贺!“杂志”从呱呱坠地进入了生长发育期,是在有关专家、学者和广大专业工作者的支持、关怀下发展的,现在更需要大家的关怀和支持,使它很快地成长壮大,成为医学刊物中一朵艳丽的花朵。 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的密切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但怎样使两者关系密切再密切,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课题。该课题既要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又要在科研中加以体现,因此发展探索这个课题也不…  相似文献   
97.
动脉吻合后的顺应性特点和结构成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动脉吻合后顺应性结构成份含量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体测定狗股动脉端端吻合前及吻合后不同相点的压力与直径,推导出动脉吻合前后的顺应性,术后取材,切片分别用HE,Weigert、Aniline blue、Neubert染色,光镜观察,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各结构成份相对含量。结果 动脉吻合后吻合口段的顺应性较吻合前逐日下降,吻合后第14天下降最明显。各时相点弹性纤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胶原纤维呈增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SD大鼠胃经、任脉沿线脂肪条带的分布、结构。方法:手针:分别针刺SD大鼠"后三里"、"关元"腧穴,多聚甲醛常规灌注,沿胃经、任脉取材,冰冻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取未针刺大鼠的相同部位组织作对比观察。结果:大鼠经脉沿线真皮深层有完整的条带样脂肪组织层;针刺和未针刺大鼠经脉沿线脂肪条带在组织结构上未见明显的形态学差异。结论:大鼠经脉沿线脂肪条带位于真皮深层,比邻肌组织,是具有完整的组织形态的固有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99.
腹部枪伤瞬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脑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方面探讨腹部枪伤时脑部远达效应发生的机制.方法:用5.56mmM193枪弹高速致伤狗腹部,用压力传感器分别测试腹主动脉、主动脉弓、颈总动脉起始端和末端的压力变化,并计算各动脉周向应力的变化.结果:枪击瞬间腹主动脉、主动脉弓、颈总动脉起始端和末端压力分别升高6.56、4.33、3.28和2.34倍,腹主动脉、主动脉弓、颈总动脉起始端周向应力分别增加8.0、5.3和3.6倍.结论:枪击瞬间各动脉内存在强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具有变化速度快、幅度大、正负压共存的特点.强大的压力使动脉管壁极度扩张而被致伤.从腹部至颈部动脉间存在着强大的压力差,这就促使大量的血液急速地向脑部冲击,造成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transferring the superior gluteal nerve to the pudendal nerve in reconstructing the functional impairment in simple conus medullaris or pudendal nerve injury. Methods: Superior gluteal nerve and pudendal nerve were observed and measured by the gross and microsurgical anatomical methods in 62 sides of 31 adult cadavers. Results:Superior gluteal nerve came out of the superior foreman of piriformis as 1 to 4 branches (29.03%,56.45%,12.90% and 1.61% respectively) and the pelvic-leaving points were mainly in the middle 1/3 (85.48%) of the line from the 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to the ischial tuberosity. The length of the inferior branch of the superior gluteal nerve was more than 5cm,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lvic-leaving points of the superior gluteal nerve and pudandal nerve was about 4cm only. The pudendal nerve left the pelvis mainly in the middle 1/3 (48.39%) of the line from the 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to the ischial tuberosity, or at the junction of its inferior-middle 1/3 (46.77%). In clinic, we have successfully made the operation transferring the superior gluteal nerve to the pudendal nerve in 3 patients suffered from the injury of conus medullaris. Conclusion: Distance between the pelvic-leaving points of the superior gluteal nerve and the pudendal nerve is close, so the inferior branch of the gluteal nerve can be anastomosed with the pudendal nerve directly. Transferring the superior gluteal nerve with higher spinal segemental origin to the pudendal nerve of a lower spinal segemental origin is practical and eas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