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过敏性紫癜与中医文献中的"葡萄疫"、"肌衄"、"血风疮"、"温病发斑"相似,属于血证的范畴。陈学荣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气血瘀滞,久病气虚等,治则用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通治血证之大纲。临床分为普通型和紫癜型肾炎两大类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2.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后果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2)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并做进一步检查(例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43.
湿疹平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4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致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瘙痒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十分复杂,易反复发作,临床上一般较难治愈.  相似文献   
44.
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的光镜及电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的组织病理和电镜表现。方法:观察一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家系,并对皮损组织做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颗粒层和棘细胞上层多数双核细胞及核周厚薄不均连续的包壳结构;电镜下可见包壳结构由张力微丝组成。结论:Lambert型豪猪状鱼鳞病的显微结构,即棘细胞上层的双核细胞和核周张力微丝壳,与Curth-Macklin型豪猪状鱼鳞病相似。  相似文献   
45.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超抗原诱发银屑病发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超抗原诱发银屑病的机制。方法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反应,亚二倍体细胞含量测定,片段化DNA分析,膜联蛋白V(AnnexinV)法测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48h,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表达HLA-DR和Fas抗原;再次加入上清液继续作用48h,则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P<0.01)。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作为超抗原活化T细胞,使之释放细胞因子,后者使角质形成细胞首先活化增殖,继而凋亡。  相似文献   
46.
报告1例抗核抗体阴性IgE升高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整个病程中5次抗核抗体阴性,血清IgE水平高于正常,颅CT示脑梗塞,肾脏穿刺免疫荧光见IgG,IgM,IgAC3呈团块状沉积。  相似文献   
47.
他克莫司软膏对成年中重度面部皮炎快速抗瘙痒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软膏对成年中重度面部皮炎快速抗瘙痒和抗炎症机制.方法 采用研究者总体评估(IGA)、瘙瘁程度(SP)评分及参照由温度敏感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建立的痛痒觉基本规则和分子底物方法 ,评估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前、后成年患者面部皮炎临床体征、SP及皮肤感觉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第4天和第11天的IGA评分,治疗后第1天、第4天和第11天的SP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60例患者中,有34例(56.7%)用药后出现辣椒素样效应,9例(15%)出现樟脑样效应,17例(28.3%)未出现辣椒素样效应或樟脑样效应.结论 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可以迅速缓解成年中重度面部皮炎的症状和体征.他克莫司软膏诱导辣椒素样效应或樟脑样效应可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激活皮肤感觉神经上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类受体1途径,最终通过使皮肤感觉神经脱敏或去功能化来达到快速抗瘙痒和抗神经源炎症效应.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雷公藤内酯酮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大、T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脾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的影响。发现雷公藤内酯酮1、2、5mg/kg腹腔注射(ip,qd×5d)能显著抑制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而对脾细胞IL-2分泌活性无显著影响。体外试验表明,0.02、0.10、0.50mg/L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酮能显著抑制刀豆素A(ConA)及脂多糖(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49.
点状红斑(Erythema Punctatum)最初为樋口氏于1943年所报道,以后又有陆续报道,我们连续见到3例,报告如下: 病例 患者3例,2例男性(21岁及37岁)1例女性(35岁),发病时期:2例为7月下旬,1例为8月上旬。3例均于初诊前2~5天于四肢发生无自觉症状,无浸润、压迫退色之直径2~3mm的散在播种状红斑,孤立不融合,周围均各绕以6~10mm直径的白色晕轮。  相似文献   
50.
1989年以来,我院收治20例由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病人,其中的14例施行了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年龄最大72岁,最小50岁,平均64(1/2)岁。男女比例11:3。全部病例均有腹胀、排便排气停止,最长的7天、最短的2天。腹部立位摄片均有阶梯状液平表现。14例病人中左半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