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19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0篇
  3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21.
目的:分析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治疗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在齐齐哈尔中医院门诊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理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50首,涉及中药194种,用药总频数为610次。结论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川芎、当归、黄芪、丹参、乳香、没药、党参、红花、白芍等;治疗血瘀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心、肺、肾为主。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KD)中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KD患儿91例(KD组),以同期住院的80例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并排除心肌受累的患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KD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不同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的关系。结果 KD组NT‐proBNP水平为(1042.38±528.7) pg/mL ,明显高于对照组(458.6±412.3)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 r=0.442,P<0.05 ),与血细胞比容、血钠及血清蛋白呈负相关(分别为 r=-0.216,P=0.045;r=-0.204,P=0.041;r=-0.315,P=0.0003)。NT‐proBNP诊断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诊断界值530 pg/mL ,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70.1%、84.0%。结论 KD急性期NT‐proBNP明显升高,可作为诊断KD的一个可靠指标,并且高水平的NT‐proBNP与系统性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乳牙列期儿童在4~6岁期间恒牙胚生长发育规律,探索Demirjian法在该群体牙龄研究的适用性。方法在深圳市幼儿园小班随机抽取4岁左右汉族儿童75名(男童40名,女童35名),连续三年定期拍摄的全颌曲面断层X光片进行牙齿生长发育观察,并采用Demirjian法进行牙龄研究。结果在4~6岁乳牙列期儿童第二磨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一前磨牙处于牙冠发育阶段,第一磨牙、尖牙、侧切牙、中切牙处于牙根发育阶段。同龄女童的牙齿发育阶段显著领先于男童。除3.5~4.5岁组男童及4.5~5.5岁组女童的牙龄估计值与实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各组提示Demirjian法评估值与实际年龄有差异(P0.05)。结论 Demirjian法不能直接用于4~6岁乳牙列期儿童牙龄评估,后期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探讨该年龄段儿童的牙龄评估曲线。  相似文献   
24.
黄晶晶  徐文珠  陈婷婷 《全科护理》2021,19(28):3959-396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病人应对方式、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肾病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47例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12周采用疾病不确定量表(MUIS)评价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生活目的测验问卷(PIL)评价生命意义感,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评估应对方式.于干预前、干预后4周、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结果:干预后12周两组MUI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I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2周观察组MUIS评分低于对照组,PI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周两组应对方式各项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2周两组自责、幻想及退避得分比较无差异(P>0.05),其余各项得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PSQI得分均有改善(P<0.05);干预后4周及12周观察组PSQI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SDS及SAS得分均有改善(P<0.05);干预后4周及12周观察组SDS及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命意义感,促进积极的应对方式,同时更好地改善睡眠障碍,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老年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85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NB-UVB光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照组37例只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两组均于治疗8周和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实际完成全部疗程治疗组44例,对照组36例。治疗8周和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1. 36%和86. 37%,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7. 22%和55. 55%,治疗12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NB-UVB光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老年慢性湿疹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6.
学龄前儿童血铅超标的新闻近年来频频见诸电视相关媒体,使得很多父母十分担心,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看孩子的血铅是否超标。在我国,过去铅中毒一直是在职业病防治领域进行研究,而儿童铅中毒近几年才被重视起来。虽然近些年人们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含铅汽油的使用),并且对铅中毒已经有了比较详尽的认识,但遗憾的是持续地使用铅却又造成了新的接触机会,事实证明“零血铅”之路在中国还仅仅是“理想。目前铅神经毒性分子机制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讨铅对信号途径传导过程中两个重要因素钙和蛋白激酶功能的影响.CaMKII是存在于神经系统的蛋白激酶之一,它们参与调节神经递质的代谢和释放,参与大脑信息的传递和储存过程。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研究骨性下颌偏斜儿童的牙弓形态,并对颌骨对称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3例骨性下颌偏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模型上以腭中缝为参考标准,测量两侧的牙弓宽度,分析其对称性;在X线片上测量两侧下颌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及下颌骨综合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性下颌偏斜患者的牙弓形态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偏斜侧的牙弓宽度明显大于对侧(P〈0.05);偏斜侧下颌升支高度和下颌体综合长度明显小于对侧(P〈0.05),而两侧下颌体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性下颌偏斜患者的下颌骨存在明显不对称,牙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代偿,在临床正畸治疗中,应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9.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所有NHL的40%。DLBCL在临床和病理中具有高度异质性。尽管一线R-CHOP方案能够使约60%的患者实现治愈,但仍有30%~40%的患者面临复发难治。未来DLBCL治疗疗效提高的希望需要寄托在我们对DLBCL临床和病理异质性更深认识的基础上。唯有更精确的分型,才能使不同的DLBCL患者得到精准化和个体化的治疗,从而获得超越R-CHOP方案的疗效。近年来,医学界在DLBCL的分型方面做出大量探索,且取得较大突破。本文旨在对DLBCL的临床及分子分型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父代大鼠长期暴露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对其子代血压及尿钠排泄的影响.方法 将20只8 ~10周龄,体质量180 ~200 g的雄性SD (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n=10).暴露组经气道滴灌PM25混悬液(10 mg/mL,20 μL/次,2次/周,共12周),对照组同法滴灌等量PBS缓冲液.12周后与健康雌性SD大鼠交配分别得到暴露组子代和对照组子代.标准饲料喂养子代大鼠至7~8周龄,体质量180 ~ 200 g,用无创鼠尾血压监测仪测定2组子代大鼠血压,代谢笼法收集24 h尿液并测定尿量、尿钠排泄情况,通过肾上腺动脉灌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观察肾脏利尿排钠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子代大鼠肾脏组织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4(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4,GRK4)、多巴胺Ⅰ类受体(D1D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子代相比,暴露组子代血压明显升高[(130.2 ±2.6)vs(113.0 ±0.5),P<0.05];D1受体介导的利尿排钠功能受损[尿流速:(7.52±1.98)vs(10.71 ±2.05),P<0.05;尿钠排泄率:(522.8±211.1)vs(990.6±231.0),P<0.05];子代大鼠肾脏GRK4蛋白水平明显增加[(0.81±0.06)vs(0.67±0.09),P<0.05],D1受体蛋白表达降低[(0.53 ±0.05)vs(0.64±0.04)].结论 父代大鼠长期暴露PM2.5会引起其子代大鼠成年时期血压升高,可能与PM2.5影响子代肾脏GRK4的表达从而引起D1受体介导的利尿排钠功能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