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探讨常氧和乏氧环境下下调AKAP12表达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常氧和乏氧环境下体外培养人宫颈癌CaSki细胞并转染siRNA阴性片段、siAKAP12特异性片段,应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凋亡率,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KAP12、HIF-1α、CAⅨ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常氧及乏氧状态下,siAKAP12后,CaSki 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增强(P<0.05),但乏氧下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常氧状态(P<0.05)。乏氧相对常氧,CaSki细胞凋亡增加(P<0.01),siAKAP12后,CaSki细胞凋亡率却明显降低(P<0.05);AKAP12相同处理情况下,HIF-1α、CAⅨmRNA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P<0.05);siAKAP12后AKAP12蛋白水平显著下调,而HIF-1α、CAⅨ蛋白均呈上调表达,但两者乏氧下低于常氧表达水平(P<0.05)。结论:常氧和乏氧环境下,抑制AKAP12基因可上调CaSki细胞增殖能力,并降低其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 HIF-1α-CAⅨ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农村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1 677例农保体检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统计不同年龄、性别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其与血脂、血压、血糖、肥胖等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数据SPSS 16.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农村体检人群脂肪肝总患病率为14.70%,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层分布男性以40~49岁组最高,女性以60~69岁组最高。脂肪肝患病风险随血脂、血糖、血压、体质指数的增高而显著增加(P<0.05),尤以肥胖最为显著。脂肪肝患病率与血脂成分相关,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最高,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组次之,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组最低。结论农村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为14.70%,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肥胖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脂肪肝的预防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3.
认知情绪调节,也称认知应对,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内部或外部的、超过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所做出的认知上的努力[1].荷兰学者加尼弗斯蒂(Garnefski N)从情绪调节和应对两个研究领域对认知情绪调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2001年编制了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独立地考察个体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之后倾向于运用的不同于"行为"应对的"认知"应对策略,以及它如何影响个体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之后的情绪发展进程.目前国内研究者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研究多是从"行为(所做)"角度,如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等进行研究,较少从"认知(所想)"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54.
乐海峰  陈勇华  王建林  牛凯  吴赫南 《新中医》2020,52(16):126-128
目的:观察智能电针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肌肉注射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智能电针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及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5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P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电针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冲动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