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TCF21启动子甲基化在肾癌诊断与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使用焦磷酸测序仪对样本的TCF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癌组织及尿液中TCF21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P=0.000,P=0.000)。肾癌组织TCF2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年龄(P=0.003)、吸烟史(P=0.018)、Fuhrman分级(P=0.046)及临床分期(P=0.048)有关, TCF 2 1 甲基化水平与年龄( r=0 . 4 0 3 、P=0 . 0 0 2 ) 、吸烟史(r=0.321、P=0.017)和Fuhrman分级(r=0271、P=0.045)呈正相关。肾癌尿液中TCF21甲基化水平与肿瘤大小(P=0.000)、Fuhrman分级(P=0.013)及临床分期(P=0.020)有关,TCF21甲基化水平与肿瘤大小(r=0.662、P=0.000)、Fuhrman分级(r=0.662、P=0.010)和临床分期(r=0.662、P=0.017)呈正相关。TCF21高甲基化组(>35.42%)与TCF21低甲基化组(≤35.42%)患者术后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肾癌组织中TCF21甲基化水平诊断肾癌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尿液样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TCF21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联合检测肾细胞癌组织标本和尿液标本可作为诊断肾癌及判断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2.
阴茎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的表达辛军陈光富王晓雄孟书礼李炎唐我们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阴茎癌ras基因产物P21蛋白进行定性检测,以探讨其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阴茎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标本32例,阴...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经尿道切除输尿管口周围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收治的15例接受截断式输尿管末端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肿瘤边缘距离输尿管口均在0.5 cm以内。所有患者均行β刀截断式输尿管末端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统计并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膀胱肿瘤复发、肾积水情况等。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32 min,平均(21.1±6.2)min,均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及围手术期出血。患者术后均留置6F输尿管支架管,术后1个月应用膀胱镜拔出。术后病理均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其中低级别12例、高级别3例,肿瘤基底部及切缘均为阴性。患者均接受6~15个月的随访,平均(10.7±3.3)个月,未见上尿路积水和输尿管、肾盂肿瘤及膀胱肿瘤复发。结论 截断式输尿管末端切除术治疗输尿管口周围膀胱肿瘤具有手术解剖清晰、切除范围精准、并发症少的特点,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能够保留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的形态和功能,是治疗输尿管口周围膀胱肿瘤安全、有效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24.
观察移植肾动脉病的超微结构形态,探讨移植肾动脉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LowicrylK4M(K4M)低温包埋,免疫金标记的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5例发生移植肾动 的肾动脉内膜形态改变,5例正常供肾肾动脉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移植肾动脉病的超微结构形态,探讨移植肾动脉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LowicrylK4M(K4M)低温包埋、免疫金标记的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5例发生移植肾动脉病的肾动脉内膜形态改变,5例正常供肾肾动脉作为对照。结果:①内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异常表达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5例正常供肾肾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则呈阴性。②病变内膜中的主要成分为“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平滑肌细胞胞浆中除含有密斑、密体样结构外,还可见到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并表达核增殖基因c-myc蛋白。③内膜病变中T淋巴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各占65%与35%。④CD4阳性T与CD8阳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基本相等,它们的超微结构形态十分相似,难以区分。⑤病变中未能发现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结论:移植肾动脉病是内皮损伤后单核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之间通过HLA-D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的动脉内膜炎  相似文献   
26.
目的明确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织中是否存在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收集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手术切除的标本,剪碎后PBS洗涤,以胶原酶水解,贴壁培养后传代,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并行体外成骨、成脂肪分化检测。结果从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织中均分离出具有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特征的贴壁细胞,该细胞不表达CD14、CD31、CD34、CD45、CD144等造血细胞或内皮细胞表面标志,而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如CD29、CD44、CD73、CD90、CD105等。在体外诱导后具有向骨、脂肪组织分化的能力。结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织中存在具有间充质干细胞形态、表型和功能特征的一群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可能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性,54岁。1990年1月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慢性肾小球肾炎”行同种肾移植术,术后Zo天痊愈出院。出院后坚持小剂量环抱素A及泼尼松口服治疗。随诊4年,血尿素氮、肌吁均正常,每天尿量2O00ml左右。1994年12月1日,突发无痛性肉眼血尿2次,尿量减少为800ml;次日B超检查提示原右肾盂重度积水,12月3日行膀脱镜检查及右侧肾盂逆行造影示右肾益重度积水,未见占位征象。12月4日无尿伴发热(38.O~39.O℃),并右腰痛,再次B超疑为右侧脓肾;即日下午急诊在全麻下行右肾切除术。术中探查见周围组织水肿,肾萎缩,肾益重度…  相似文献   
28.
数字化三维重建及仿真手术是现代外科发展的趋势之一,肾脏虚拟手术研究较少,将患者的二维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数字化肾脏”模型,并为后续微创手术做好术前规划。  相似文献   
29.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肾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1年11月经后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15例肾细胞癌患者,中位年龄51(15~85)岁,左侧7例,右侧8例;本组TNM临床分期11例为T1aN0M0,3例为T1bN0M0,1例T2aN0M0,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或MRI增强扫描并诊断为肾细胞癌,术前肾功能不全者3例。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腹腔镜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10(70~160)min,术中估计输血量中位数为40(20~150)ml,均未输血。本组治疗肿瘤最大直径中位数为2.7(1.7~6.0)cm。术后病理检查:13例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各1例,术后6周复查15例肾癌均完全消融。本组随访时间中位数为8(6~11)个月,15例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总体而言,本组病例术后1周血尿素氮中位数、血肌酐中位数较术前有所上升(P<0.01),患侧肾小球滤过率中位数较术前有所下降(P<0.01);但术后6周、12周上述3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肾单位的治疗方法,后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结合了腹腔镜和射频消融这两种微创治疗方式的优点,对于肾脏腹侧不适合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射频消融的病例尤为合适。  相似文献   
30.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特征为发育异常的肺组织与气管、支气管树缺乏正常交通,并接受体循环动脉供血,临床上术前误诊率高。为提高肺隔离症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现将我院1990年1月~1998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13例肺隔离症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3例,女4例,男9例。年龄5~54岁,平均26岁。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为17岁,平均病程7年。除1例无症状外,其余12例患者都有反复咳嗽、咳痰。其中9例反复发热,3例反复咯血,1例胸闷、气促。发热主要发生于症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