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于骨盆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手术操作的非直视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是泌尿外科教学的难点。该文详细介绍了运用三维交互技术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教学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移植肾动脉病的超微结构形态,探讨移植肾动脉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LowicrylK4M(K4M)低温包埋、免疫金标记的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5例发生移植肾动脉病的肾动脉内膜形态改变,5例正常供肾肾动脉作为对照。结果:①内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异常表达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5例正常供肾肾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则呈阴性。②病变内膜中的主要成分为“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平滑肌细胞胞浆中除含有密斑、密体样结构外,还可见到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并表达核增殖基因c-myc蛋白。③内膜病变中T淋巴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各占65%与35%。④CD4阳性T与CD8阳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基本相等,它们的超微结构形态十分相似,难以区分。⑤病变中未能发现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结论:移植肾动脉病是内皮损伤后单核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之间通过HLA-D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的动脉内膜炎  相似文献   
23.
为了提高肾移植术后的长期存活率,对照研究85例手术切除的无功能移植肾及其相应移植术前活检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细胞凋亡是移植肾脏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特征是核碎裂。移植肾细胞凋亡与排斥反应及移植肾功能衰竭密切相关。bcl2染色可显示存活的肾小管,急性排斥反应破坏肾小管,bcl2保护肾小管生存。细胞凋亡及bcl2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移植肾预后的重要指标,为肾脏移植术后的管理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4.
阴茎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的表达辛军陈光富王晓雄孟书礼李炎唐我们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阴茎癌ras基因产物P21蛋白进行定性检测,以探讨其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阴茎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标本32例,阴...  相似文献   
25.
异位前列腺增生症误诊为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2岁。体检时发现右输尿管结石于1997年4月入院。无腰痛、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曾因前列腺增生症于1988年在我院行TURP治疗,现排尿通畅。入院后行IVU检查发现右肾显影差,右输尿管下段有一大小为0.8cm×1.2cm的结石影;左肾及输尿管显影正常。膀优镜检查见靠右输尿管管口处膀优粘膜局限性隆起,取组织送病理检查。右侧逆行造影普通输尿管导管插入1cm时受阻,改用橄榄头输尿管导管造影显示右输尿管及肾无积水,有输尿管下段见高密度影,与腹部平片检查结果相似。组织活检病理报告为膀优粘膜炎性改变。1997年6月在全麻下行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报道12例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纳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共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2.3岁(13~34岁),平均病程为1.1个月。术前通过泌尿系超声和静脉肾盂造影(ⅣP)明确病变程度、术后3个月进行复查了解恢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漏尿、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平均时间为43.9min(35-55min),术中预计失血量为12.4ml(5~20ml),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平均为2.9d(1~4d),术后首日引流量平均为41.7ml(20-75m1),术后留置尿管天数平均为4.3d(2~7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为9.5d(6~13d),12例患者均于术后6周拔除双J管。术后3个月复查IVP显示输尿管扩张管径明显缩小、平均约0.55cm,术前有症状者均完全缓解。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具有可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访显示手术效果良好,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我们推荐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性,54岁。1990年1月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慢性肾小球肾炎”行同种肾移植术,术后Zo天痊愈出院。出院后坚持小剂量环抱素A及泼尼松口服治疗。随诊4年,血尿素氮、肌吁均正常,每天尿量2O00ml左右。1994年12月1日,突发无痛性肉眼血尿2次,尿量减少为800ml;次日B超检查提示原右肾盂重度积水,12月3日行膀脱镜检查及右侧肾盂逆行造影示右肾益重度积水,未见占位征象。12月4日无尿伴发热(38.O~39.O℃),并右腰痛,再次B超疑为右侧脓肾;即日下午急诊在全麻下行右肾切除术。术中探查见周围组织水肿,肾萎缩,肾益重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肾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1年11月经后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15例肾细胞癌患者,中位年龄51(15~85)岁,左侧7例,右侧8例;本组TNM临床分期11例为T1aN0M0,3例为T1bN0M0,1例T2aN0M0,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或MRI增强扫描并诊断为肾细胞癌,术前肾功能不全者3例。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腹腔镜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10(70~160)min,术中估计输血量中位数为40(20~150)ml,均未输血。本组治疗肿瘤最大直径中位数为2.7(1.7~6.0)cm。术后病理检查:13例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各1例,术后6周复查15例肾癌均完全消融。本组随访时间中位数为8(6~11)个月,15例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总体而言,本组病例术后1周血尿素氮中位数、血肌酐中位数较术前有所上升(P<0.01),患侧肾小球滤过率中位数较术前有所下降(P<0.01);但术后6周、12周上述3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肾单位的治疗方法,后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结合了腹腔镜和射频消融这两种微创治疗方式的优点,对于肾脏腹侧不适合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射频消融的病例尤为合适。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在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膀胱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8例二次予术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9.1岁,均曾经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行解剖性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取下腹正中4~5cm切口取出标本,行回肠膀胱术13例,输尿管皮肤造瘘术5例。结果:手术时间240~360min,平均300min,其中腹腔镜下操作时间120~180min,平均142min。出血量100~1500ml,平均332ml。2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较多给于输血,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6天。术后随访6~24个月,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输尿管吻合口狭窄,1例患者术后行局部适形放疗,其余患者肾功能均正常,IVU检查未发现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或输尿管反流。结论:解剖性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膀胱癌患者临床效果满意,操作精确,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好,适于具有较高腹腔镜水平的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在膀胱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膀胱肿瘤患者共60个膀胱肿瘤三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造影和3D-CEUS图像资料,重建三维超声造影图像后利用后处理软件观察病灶的边界,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个膀胱肿瘤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表浅型膀胱肿瘤(Ta期)29个,侵犯皮下结缔组织的肿瘤(T1期)11个,浸润性膀胱肿瘤(>T1期)20个(分别为T2a期4个,T2b期6个,>T2期10个).膀胱肿瘤3D-CEUS术前分期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Ta期72.4%(21/29),T1期90.9%(10/11),>T1期100%(20/20),总符合率为 85.0%(51/60).结论 3D-CEUS 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膀胱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可提高膀胱肿瘤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