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查找引起本次食物中毒暴发的食品和病原微生物。[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寻找可疑的中毒食物和餐次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确定中毒食物,采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关致病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结果]个案调查发现,2月26晚餐为可疑餐次,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以红油猪心为暴露因素其OR值达到132.00,其95%的可信区间为16.66~1537.46,说明吃红油猪心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性是不吃红油猪心的16.66~1537.46倍。红油猪心制作过程不符合卫生学标准。从采集到的部分标本中分离到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而且8位患者的双份血清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抗体凝集试验呈4倍增长。所有标本中未检出其他相关病源微生物。[结论]这是一起通过红油猪心传播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  相似文献   
42.
目的检测硫酸镍对K-ras基因和P15基因的改变及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探查硫酸镍在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K-ras基因Exon1和P15基因Exon2存在状况。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对硫酸镍在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K-ras基因Exon1和P15基因Exon2未发生改变。本实验所选用的7条随机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在1~6条之间。7条引物中P1、P4、P7三条引物扩增的片段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其余四条引物均有差异,对于同一随机引物他们都具有特异的带型。结论P15基因第2外显子和K-ras基因第一外显子可能不是硫酸镍作用的靶部位。在硫酸镍诱发细胞恶变转化过程中,基因组变得逐渐不稳定。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建立NiCl2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恶性转化的模型,为下一步关于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相应的恶性转化细胞。方法 通过克隆形成率实验确定NiCl2诱导16HBE细胞转化浓度后,对16HBE细胞进行分阶段多次染毒,每隔20d染毒1次,每次染毒24h。染毒12次后,通过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和裸鼠体内致瘤试验鉴定细胞恶性转化程度。结果 经NiCl2多次处理,16HBE细胞至75代时,细胞生长速度加快,排列紊乱,失去接触抑制,出现复层生长,并可在软琼脂上生长,且呈剂量一反应关系,但在第75代之前的细胞则不能在软琼脂上生长。转化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病理组织学证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NiCl2具有使16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基因型及动物宿主带毒状况。方法通过同源比对HEV四种基因型的戊型肝炎病毒序列,选取其保守序列部分设计两对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并引物,建立一种可同时扩增戊型肝炎四个基因型病毒RNA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对深圳市采集的80份猪粪便标本和6份戊型肝炎病人血清,提取病毒RNA,然后进行PCR检测,阳性时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80份猪粪便标本5份HEV—RNA阳性,6份病人血清样本中4份阳性。序列分析显示全部为HEV基因IV型,5份猪标本中的HEV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人HEV的基因序列最相似,同源性为88%~94%。结论深圳地区HEV流行株为基因IV型,而且猪HEV基因序列与人HEV之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证实猪是HEV的宿主,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45.
目的:检测乙酸镍对K—ras基因和P15基因的改变及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探查乙酸镍在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K—ras基因Exonl和P15基因Exon2存在状况。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对乙酸镍在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K—ras基因Exonl和P15基因Exon2未发生改变。本实验所选用的7条随机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在1-6条之间。7条引物中P4、P7二条引物扩增的片段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其余5条引物均有差异,对于同一随机引物他们都具有特异的带型。结论:P15基因第2外显子和K—ras基因第1外显子(包括第12、13密码子)可能不是乙酸镍作用的靶部位。在乙酸镍诱发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基因组变得逐渐不稳定。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检测结晶型硫化镍对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探讨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技术对经结晶型硫化镍在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 (16HBE)的恶变细胞中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实验所选用的 7条随机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明显的条带 ,条带数在 1~ 6条之间。 7条引物中第 4条、第 5条和第 7条两条扩增的片段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其余 4条引物均有差异。对于同一随机引物他们都具有特异的带型。结论 结晶型硫化镍能诱发 16HBE细胞基因组不稳定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深圳市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特征 ,对深圳市专科医院 2 0 0 0~ 2 0 0 2年 2 2例临床诊断为麻疹病例的咽拭子、尿液标本提取核糖核酸 (RNA)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麻疹病毒血凝素 (H)基因序列 ,并克隆到pMD18 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 ;分析这些麻疹病毒株和GeneBank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代表株的序列同源性。采集病人血清 ,检测IgM抗体。结果显示 :2 2例麻疹病人的 2 2份血清中 ,有 16份IgM抗体阳性 ;2 0份咽拭子标本中 ,均检测到相应的条带 ;2 0份尿液标本中有 18份检测到相应的条带。采用RT PCR一次扩增的产物 ,检测的灵敏度即达到 0 0 0 1TCID50 。 19株麻疹病毒H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 96 2 %~ 10 0 0 % ,和H1基因型代表株相比同源性为 96 4 %~ 99 3%。根据分析结果 ,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的RT PCR阳性率高于尿液标本。该方法可用于麻疹病原学快速辅助诊断 ,特别是对出疹初期就诊的临床符合病例 ,但IgM抗体阴性的病例可进一步确诊。深圳市麻疹流行株属于H1基因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目前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特征。方法采用B95a细胞分离培养麻疹病毒,通过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C末端450bp片段和血凝素H基因全序列并测序,其序列与Genebank中国内外流行的麻疹病毒8个基因组的代表毒株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分离到1株麻疹病毒,N基因与H1基因型代表毒株相比同源性为98.4%,H基因与H1基因型代表毒株相比同源性为99.5%。结论深圳市麻疹流行毒株属于H1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