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如何对医学CT图像中的肝肿瘤进行分割。方法采用一种结合二值化处理、区域生长法、边界分割法的组合分割方法,对CT图像进行降噪和边缘锐化。对26张不同的CT图像上的肝肿瘤作了分割操作,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该方法能将所研究的肝肿瘤从CT图像中准确地分割出来,同时对于轮廓清晰、与周围组织粘连少的肝部CT肿瘤图像分割较好。大部分能够实现理想分割,但仍有少数的分割效果与实际相差较远。结论该方法对一般的肝肿瘤的分割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对其他肿瘤,特别是与周围粘连较多的肿瘤的分割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脾胃培源灌肠方对UC大鼠δ阿片受体(DOR)、β-arrestin1、Bcl-2在结肠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健康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脾胃培源灌肠方大、中、小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TNBS/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 9%氯化钠注射液3mL/d灌肠;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悬浊液3mL/d灌肠;脾胃培源灌肠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含不同生药浓度(0. 56g/L、0. 28g/L、0. 14g/L)的药液3mL/d灌肠,持续15d,第16天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eal time-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DOR、β-arrestin1、Bcl-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及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DOR、β-arrestin1、Bcl-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脾胃培源灌肠方大、中、小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DOR、β-arrestin1、Bcl-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和mRNA表达均降低(P 0. 05)。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通过对UC大鼠DOR、β-arrestin1、Bcl-2表达的影响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多元化兴趣诱导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包皮环切术患儿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7月在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实施包皮环切术的15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设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试验组患儿实施多元化兴趣诱导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采用中文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在术前1天(T0)、进入手术等候室5 min(T1)、进入手术室5 min(T2)、麻醉诱导时(T3)进行患儿焦虑状态评估。麻醉诱导后记录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抽取其静脉血检测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术后1个月通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半结构式访谈进行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结果 两组患儿T0时刻的m-YP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T1、T2和T3时刻的m...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脑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110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N S C L 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头颅M RI平扫和增强扫描表现,将患者分为脑转移组50例和无脑转移组60例.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按7:3的...  相似文献   
25.
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FR)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偶联蛋白,包括FRα、FRβ、FRγ三种,其中FRα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在肿瘤细胞膜表面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近年研究表明,FRα多表达于腺癌,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恶性间皮瘤等。已有研究显示,FRα通过参与叶酸代谢、雌激素受体调控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FRα在妇科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仍存在许多争议,且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针对FRα在妇科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健脾培元方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培元方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抗HP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两组抗HP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培元方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优于西药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海南山油柑茎皮和木质部的挥发油成分,并测试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采用NIST05和WILEY275L数据匹配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抗菌活性,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活性。结论:海南山油柑茎木质部挥发油共鉴定出7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7.74%,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8.84%),α-古巴烯(7.94%),δ-杜松烯(3.71%),(E,Z)-2,4-癸二烯醛(3.45%)和香树烯(3.30%)。茎皮挥发油共鉴定出7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25%,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46.70%),α-古巴烯(19.81%),δ-杜松烯(5.80%),香树烯(4.46%)和柠檬烯(3.53%)。木质部和茎皮挥发油中有39种相同的成分。茎皮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抑制活性,而木质部挥发油无活性。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山油柑茎皮和木质部挥发油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SEL-7402的增殖均显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而茎皮挥发油的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弱刺激组、中刺激组和强刺激组各40例,分别在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进行不同针刺强度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3组FD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而与其他2组相比较,中刺激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强、弱刺激组(P〈0.01),其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早饱感、餐后饱胀不适等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P〈0.05),且血清胃动素结论显示3组血清胃动素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中等刺激强度治疗能显著改善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并能提高血清胃动素的水平,促进胃排空,是治疗FD简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9.
对宁波鄞州第二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3例肾移植术后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均为斜疝,使用聚丙烯疝补片行Lichtenstein修补术,手术时间60~120 min,中位手术时间90 min,1例因输精管与移植肾输尿管致密粘连,切断输精管,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截至2021年8月,术后随访1~26个月,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观察到切口感染、疝复发、异物不适感、睾丸萎缩、射精痛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肾移植术后的腹股沟疝患者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对移植肾影响较小,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与西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63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32例)和西药组(31例),其中穴位贴敷组脱落1例,西药组脱落2例。穴位贴敷组选用脾胃培源方穴位贴敷,西药组口服盐酸曲美布汀分散片,2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后观察2组的症状严重程度积分(IBS-SSS),对比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2)2组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的IBS-SSS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好转程度均优于西药组(均P0.01);(3)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治疗IBS-D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