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15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333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5篇
  3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 1.锻炼目的:改善肝脏功能,增强体质,增强肝脏血流量与胆汁分泌,并使肠腔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使肝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小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根据ICP值调节脱水剂的用量。结果全组死亡5例,其中3例为有严重合并症的老年患者,1例为脑干功能衰竭,1例为再出血,家属放弃治疗。颅内压监测5~14d,平均7.8d,无探头植入引起的颅内大出血,2例发生颅内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经过3个月~1年的随访,平均8个月,根据GOS评分: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1例。结论小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应用持续颅内压监测,可指导降颅压药物的实施,能及早、安全拔除脑室引流,对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住院的117例BPH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B组58例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A组59例给予TUERP治疗,观察A组和B组住院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手术、住院、膀胱冲洗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少于B组(P<0.05);术前,两组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尿量(RUV)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PSS评分、RUV水平均下降,且A组均低于B组,两组Qmax均上升,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继发性出血、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逆行射精、睾丸附睾炎的总发生率(3.39%)和B组(3.4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ERP治疗BPH患者可改善住院相关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痰热清注射液治疗VAP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总有效率、抗生素使用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死亡率为...  相似文献   
55.
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左主干(LM)闭塞的常规心电图(ECG)表现,总结其ECG特点。方法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LM闭塞(LM组),回顾性分析其急诊ECG表现。并选取同时期30例经急诊造影证实为左前降支(LAD)近段闭塞的AMI患者(LAD组),比较两组造影前的急诊ECG表现,以求总结急性LM闭塞的常规ECG特点。结果LM组心率快于LAD组,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M组中9例患者存在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发生率明显高于LAD组(分别为90%和36·7%,P=0·002),同时LM组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亦明显大于LAD组。而LM组胸前导联V1-3的ST段抬高程度则明显低于LAD组。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诊断急性LM闭塞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63·3%。如果同时再满足V1 V2 V3导联ST段抬高程度<0·5mV,其诊断急性LM闭塞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达到86·7%。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同时伴有V1~V3导联ST段抬高不明显、甚至压低是急性LM闭塞区别于LAD闭塞的ECG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分析ECG特点可能有助于造影术前预测此类患者和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讨和了解各种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在我国民族间是否也存在差异,对新疆地区的汉族居民911人(男性466人,女性445人)及哈萨克族居民773人(男性360人,女性413人)随机个体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AI和B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与汉族人群比较,哈萨克族人群男女均有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和载脂蛋白AI(P<0.001)水平与较低的甘油三酯(P<0.01,P<0.001)、脂蛋白(a)(均P<0.005)、载脂蛋白B(P<0.005,P<0.001)水平及较低水平的载脂蛋白B/AI值(P<0.01,P<0.001);汉族人群有20.7%的个体载脂蛋白AI低于1.2g/L,而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9.8%的个体载脂蛋白AI低于1.2g/L,汉族人群有18.6%的个体载脂蛋白B高于1.2g/L,而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14.3%的个体载脂蛋白B超过1.2g/L;多因素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脂蛋白(a)、载脂蛋白AI及载脂蛋白B/AI值在两民族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血脂、脂蛋白(a)、载脂蛋白AI及载脂蛋白水平存在显著的民族间的差异,推测遗传因素可能控制和影响着个体脂代谢过程,以致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脂代谢方式并最终影响其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益气健脾利水法治疗胸腔恶性积液6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胸腔恶性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胸腔恶性积液患者随机分成顺铂(Cislaztin,DDP)组、中药组、中药 DDP组,每组各20例,中药采用益气健脾利水汤(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猪苓、泽泻、牛膝、大腹皮、莱菔子、枳壳等)内服,化疗药物采用DDP治疗,3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毒性及不良反应。结果:顺铂组总有效率为5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5.0%,中药 DDP组总有效率为85.0%,后两组总有效率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与中药 DDP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中药组和中药 DDP组比化疗组的毒性及反应发生率低,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健脾利水法配合化疗能提高化疗敏感性,克服临床化疗耐药性,减轻化疗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良好的体质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取鼠龄4个月的健康大鼠10只为年轻正常组,另将鼠龄10个月的大鼠7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逆灸组(n=30),自然对照组(n=40),根据处死时的鼠龄,逆灸组又分12,14,16月龄3个时间点,自然对照组分10,12,14,16月龄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②逆灸组于10月龄时采用艾炷直接灸大鼠关元穴,每次1壮,2次/周,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共灸8周;其他2组不干预。③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分批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下丘脑及血液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结果: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卵泡刺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23.757±6.212),(10.565±0.817)U/L,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低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17.952±2.231)U/L,P<0.05]。②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大于年轻正常组(0.171±0.021,0.094±0.006,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小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0.125±0.007,P<0.05)。④下丘脑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4,16月龄大鼠低于年轻正常组[(3.566±2.387),(3.032±0.602),(12.041±4.815)mg/L,P<0.05,0.01],逆灸组12,14,16月龄大鼠均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⑤血浆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99.425±21.657),(23.816±6.058)ng/L,P<0.05],逆灸组12,16月龄大鼠显著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的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逐渐紊乱,逆灸关元穴可缓解更年期各激素的紊乱状况,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取鼠龄4个月的健康大鼠10只为年轻正常组,另将鼠龄10个月的大鼠7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逆灸组(n=30),自然对照组(n=40),根据处死时的鼠龄,逆灸组又分12,14,16月龄3个时间点,自然对照组分10,12,14,16月龄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②逆灸组于10月龄时采用艾炷直接灸大鼠关元穴,每次1壮,2次/周,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共灸8周;其他2组不干预。③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分批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下丘脑及血液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结果: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卵泡刺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23.757&;#177;6.212),(10.565&;#177;0.817)U/L,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低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17.952&;#177;2231)U/L,P〈0.051。②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大于年轻正常组(0.171&;#177;0.021,0.094&;#177;0..006,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小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0.125&;#177;0.007,P〈0.05)。④下丘脑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4,16月龄大鼠低于年轻正常组[(3.566&;#177;2.387),(3.032&;#177;0.602),(12.041&;#177;4.815)mg/L,P〈0.05,0.01],逆灸组12,14,16月龄大鼠均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⑤血浆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99.425&;#177;21.657),(23.816&;#177;6.058)ng/L,P〈0.05],逆灸组12,16月龄大鼠显著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的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逐渐紊乱,逆灸关元穴可缓解更年期各激素的紊乱状况,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和血液中应激激素及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探究逆灸对更年期大鼠应激影响及中枢雌激素受体α调节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SD雌性大鼠128只。其中,4月龄(年轻)16只为年轻正常组。随机将10月龄大鼠112只分为7组:12,14,16月龄逆灸组;10,12,14,16月龄对照组;每组16只。自然老化鼠。所有逆灸组大鼠均在10月龄开始艾炷灸,将艾炷点燃后,直接放置在关元穴上施灸,每次灸一壮。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1周灸2次,共灸8周。10,12,14,16月龄对照组及年轻正常组除轻抓仰躺外不做其他处理。②每组取10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血浆促肾上腺激素水平。每组取其余6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含量。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鼠1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α表达:各模型对照组随增龄,呈波动上升趋势,14和16月龄对照组明显高于年轻正常组(P<0.05,0.01)。各逆灸组均低于同月龄对照组,其中逆灸16月龄组明显低于16月龄对照组(P<0.05)。②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模型对照各组随增龄呈波动下降趋势,14和16月龄组明显低于年轻正常组(P<0.05~0.01)。逆灸14月龄组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③血浆促肾上腺激素水平:模型对照和逆灸各组随增龄升高,14和16月龄组明显高于年轻正常组(P<0.01)。逆灸12和16月龄与同月龄对照组相近(P>0.05),逆灸14月龄组明显低于同月龄对照组(P<0.05)。结论:随增龄更年期大鼠处在一种应激紊乱与失调状态,逆灸可使随后12,14,16月龄大鼠紊乱的应激激素得到一定的调整,并这种作用可能与逆灸调节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