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9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热休克蛋白70对细胞应激反应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激反应从宏观上看,是机体在遭受一切有害刺激(如创伤、感染、惊吓、温度变化)后作出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反应.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能够从细胞与分子水平以微观角度来了解应激反应,由此提出了细胞应激的概念.研究认为细胞应激反应中能起保护作用的应激蛋白主要是热休克蛋白家族.  相似文献   
2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数病人经合理的抗炎、平喘治疗、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纠正酸中毒可得到缓解。但有部分病人虽经积极治疗哮喘仍持续发作,生命垂危。2000~2001年本科室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配合急诊内科成功抢救5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伴呼吸衰竭及心功能不全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输血是围手术期治疗的一种手段。以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多局限在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而对输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认识不够。近年来研究表明,输血对受体的免疫调节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围手术期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综述如下。1 输血与肾移植1973年,Opelz等[1]回顾性研究了肾移植患者移植肾的存活率,发现有过输血史的人,其移植肾的存活率增加20%。其后许多研究也表明,输血可延长移植肾的存活率,并且输血的次数也影响移植物的存活率,多次输血可显著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推测与输血导致受体免疫耐受,而降低对器官的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4.
背景:氯化锂能抑制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其确切的脑保护作用较复杂.目的:观察氯化锂预处理后,短暂前脑缺血沙土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及促凋亡基因P53、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3在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择清洁级雄性健康沙土鼠54只,体质量55~70 g.方法:54只沙土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氯化锂组,每组18只.各组又分别依假手术后或脑缺血再灌注后处死动物时间的不同分为1,3,7 d组,每组6只.氯化锂组腹腔注射氯化锂3 mEq/kg,1次/d,连续7 d.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氯化锂.于第8天晨开始制作前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沙土鼠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应用微动脉夹同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夹闭5 min,松开动脉夹恢复脑血流即为再灌注.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各组沙土鼠于脑缺血再灌注后各规定时间点处死,于视交叉后1.7~4.0 mm行冠状切块,切片,片厚4μm.测定凋亡细胞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法,测定P53、核转录因子κB阳性细胞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计数单位面积(1 mm2)内凋亡细胞数及P53、核转录因子κB阳性细胞数.主要观察指标: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P53、核转录因子κB蛋白的表达.结果:54只沙土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海马CA1区凋亡细胞表达情况:缺血再灌注3 d组显著高于氯化锂3 d组[(552.0±145.5,142.4±103.5)个/mm2,(t=5.623,P<0.01)].脑缺血再灌注7 d组凋亡细胞有所减少,但仍显著高于氯化锂7 d组[(408.0±119.8,156.0±1082)个/mm2,(t=8.242,P<0.01)].②脑海马CA1区P53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缺血再灌注1,3,7 d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假手术组和氯化锂组(F=37.668~89.545,P<0.01).③脑海马CA1区核转录因子κB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缺血再灌注1 d,3 d组表达均增高(78.5±25.2),(176.5±35.5)个/mm2,再灌注7 d组表达消失.氯化锂3 d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3 d组[(64.5±30.8)个/mm2,(t=5.824,P<0.01)].结论:氯化锂预处理能显著减轻沙土鼠短暂前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下调促凋亡基因P53蛋白及核转录因子κB蛋白的表达可能是氯化锂产生脑保护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on expression of plasma 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 (BPI)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Twenty ASA Ⅰ-Ⅱ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total hip replace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10 for thesia. The blood loss,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time of operation were recorded.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before anesthesia (T0) ,at the begining of operation (T1) ,30 min after operation (T2) ,and at the end of operation (T3) for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 Results The blood loss and the blood transfusion in HE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LR group[blood loss: (560±90)ml vs (810±110) ml and blood transfusion: (200±100) ml vs (600±200) ml,t=5.562 and 5.657,P<0.001]. The plasma BPI concentrations in HE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T2~T3 as compared to baseline value at T0 [(8.9±1.6)μg/L,(13.4±1.2)μg/L and (4.9±1.2)μg/L,P<0.05]. The plasma BPI concentrations in L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T2~T3 as compared to baseline value at T0 [(7.3±1.2)μg/L,(9.9±0.8) μg/L and (5.0±1.1)μg/L,P<0.05],bu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HES group (t=2.530 and 7.674,P=0.021 and 0.001 ). Conclusion 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with 200/0.5 hydroxyethyl starch can reduce blood transfusion dur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operation and also can increase the BPI level which would beneficial for the immunologic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硬膜外预充生理盐水对置管诱发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单胎足月妊娠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患者1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7~33岁,体重66~75 kg.随机分为3组(n=50),Ⅰ组直接置入硬膜外导管,Ⅱ组和Ⅲ组在硬膜外置管前通过硬膜外针注射0.9%生理盐水或含肾上腺素(1:200 000)的生理盐水5 ml,注射完后保持注射器压缩针栓20 s,使液体充分扩散.记录置入硬膜外导管时硬膜外穿刺针针尾见淡红色血水、硬膜外导管回抽见淡红色血水、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从导管回抽出新鲜血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尾见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硬膜外导管回抽见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1);Ⅱ组和Ⅲ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预充生理盐水5 ml可有效预防置管诱发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血管的损伤.1∶200 000肾上腺素并不能进一步预防置管诱发的硬膜外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预先给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8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n=3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CMC组)和齐墩果酸预处理组(OA组).OA组胃内灌注齐墩果酸混悬液100 mg/kg,CMC组以相同容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S组与IR组以相同容积的饮用水替代,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时IR组、CMC组和OA组采用阻断门静脉及肝动脉分支60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分离胆管及门静脉、肝动脉分支.于再灌注即刻、3、6和12 h时取下腔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LT活性;取左肝中叶组织,测定SOD活性、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和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p-Akt、Bcl-2、Bax、p-Bad和Bad的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CMC组和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p-PI3K、p-Akt、Bax、Bad、p-Bad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p-PIK、p-Akt、Bcl-2和p-Bad表达上调,Bad和Bax表达下调(P<0.05),CM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MC组比较,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p-PI3K、p-Akt、Bcl-2和p-Bad表达上调,Bad和Bax表达下调(P<0.05).OA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 齐墩果酸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IL-2、IL-10、sIL-2R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术后以曲马多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Ⅱ组以氯诺昔康行PCIA;Ⅲ组在麻醉前和关腹时静推氯诺昔康8 mg,术后以曲马多行PCIA。分别于PCIA后8、12、24、48、7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镇痛效果,分别于麻醉前(T1)、切皮后90 min(T2)及术后24(T3)、48(T4)、72 h(T5)测定血清IL-2、IL-10、sIL-2R。结果三组PCIA后各时点VAS比较,P均〉0.05。三组血清IL-2从T2起均较T1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IL-10从T3起均较T1显著升高(P均〈0.05),Ⅰ、Ⅲ组T5时仍显著高于T1水平(P均〈0.05),Ⅱ组则恢复至T1水平(P〉0.05),与Ⅰ、Ⅲ组值相比较P均〈0.05;Ⅰ、Ⅱ组血清sIL-2R从T3起均较T1明显升高(P均〈0.05),Ⅲ组此时与T1相比,P〉0.05,但明显低于Ⅰ、Ⅱ组(P均〈0.05),T5时与T1相比,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IL-2、IL-10、sIL-2R水平,从而减少手术对机体免疫的影响,且不影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氢吗啡酮的LC-MS测定法,并研究术后镇痛患者恒速静脉泵注盐酸氢吗啡酮后氢吗啡酮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乙酸乙酯提取后,进行LC-MS分析,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含1%甲酸)(12∶88,v/v)。氢吗啡酮检测离子为[M+H]+m/z 286.2,内标(纳洛酮)检测离子为[M+H]+m/z 328.2。测定手术后镇痛患者恒速静脉泵注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1.5 mg后血浆中氢吗啡酮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在0.06~6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为68.8%~75.7%。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氢吗啡酮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30.
术后镇痛对机体应激反应的调控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围术期应激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和转归。术后镇痛对机体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现就应激机制、应激评估指标及术后镇痛方法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等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