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9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为了评价心肌特异性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围术期诊断心肌缺血损伤的效率,将其与肌钙蛋白I(cTnI)、sCD40L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比较。方法随机择期OPCABG病人38例,在术前、术中吻合血管时、手术结束时、术后6h、18h和36h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hFABP、cTnI、sCD40L和CK—MB水平。结果有6例(16.7%)在手术中出现ECG的ST段上升〉0.1mV或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 Hg的心肌缺血损伤.其血清hFABP、cTnI、sCD40L、CK—MB系列浓度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血清hFABP浓度的峰值比cTnI、sCD40L、CK—MB浓度峰值均高并提前数小时出现;而32例病人(83.3%)血清hFABP、cTnI、sCIMOL、CK—MB系列浓度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结论与sCD40L、cTnI和CK—MB相比,hFABP对OPCABG围术期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更快速、更易于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概率在逐年增高。有资料表明在美国有2080万人被诊断为糖尿病,其中老年人居多,年龄>60岁的美国人患糖尿病的概率>18%。1997~2004年,美国糖尿病患者增加了54%。预计到2030年,全球约有3.66亿人患糖尿病,其中1.3亿患者年龄>64岁。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如何保障老年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值得临床医生重视。1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的风险手术风险性增大的原因是慢性血糖增高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靶器官的终末病变严重,使其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曲马多,吗啡术后自控镇痛对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采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ASA)分级,均为1-II级肺癌患者,择期行肺叶切除手术,随机分为曲马多,吗啡术后自控镇痛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吸入麻醉,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h,术后24h采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及CD4+/CD8+,结果:两组患者术毕及术后4hCD3^ ,CD4^ 及CD4^ /CD8^ 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24h曲马多组虽然仍低于术前值,但已有所恢复,反之吗啡组上述各数值尚未上升,结论:曲马多自控镇痛较吗啡能改善术后细胞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浆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 ,PGF1α)和血栓素B2 (TXB2 )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 2 0例 ,随机分两组 :Ⅰ组为硬膜外麻醉组 ;Ⅱ组为全身麻醉组。于麻醉前、诱导后、手术 10min、手术 5 0min及术毕采静脉血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PGF1α和TXB2 的含量。结果  ( 1)PGF1α在Ⅰ组麻醉后升高 ,术毕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 ) ;Ⅱ组诱导后下降 ,然后渐升 ,术毕达高峰 (P <0 .0 5 )。 ( 2 )TXB2 在Ⅰ组麻醉后均明显降低 (均为P <0 .0 1) ;Ⅱ组诱导后显著降低 (P <0 .0 1) ,但术毕却明显升高 (P <0 .0 5 )。 ( 3)PGF1α与TXB2 的比值 (K/T值 )在Ⅰ组麻醉后均显著升高 (均为P <0 .0 1) ,而Ⅱ组仅见诱导后显著增高。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减轻术后早期应激反应优于全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信号传导系统在气管平滑肌张力调节中的作用及氯胺酮、咪唑安定对其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PKC激动剂PMA(3×10-7~3×10-5mol/L)对静息状态下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研究两种浓度的PMA(3×10-6,3×10-5mol/L)及特异性PKC阻滞剂H-7(3×10-5mol/L)对乙酰胆碱(10-4mol/L)诱发气管平滑肌收缩力的调节作用及H-7、氯胺酮、咪唑安定对PMA效应的抑制作用。结果:3×10-7~3×10-5mol/L的PMA对静息状态下的气管平滑肌张力无明显影响,3×10-6mol/L的PMA可明显增强乙酰胆碱诱发张力的峰值和平台值,然而3×10-5mol/L的PMA并不能进一步增加乙酰胆碱的作用,张力平台值有所下降;3×10-5mol/L的H-7可完全抵消3×10-6mol/L的PMA效应。10-3mol/L氯胺酮和10-4mol/L咪唑安定和H-7有相似的效果。结论:PKC信号传导系统的激活并不能单独诱发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但可使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增加,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对PKC信号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预先给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8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n=3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CMC组)和齐墩果酸预处理组(OA组).OA组胃内灌注齐墩果酸混悬液100 mg/kg,CMC组以相同容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S组与IR组以相同容积的饮用水替代,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时IR组、CMC组和OA组采用阻断门静脉及肝动脉分支60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分离胆管及门静脉、肝动脉分支.于再灌注即刻、3、6和12 h时取下腔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LT活性;取左肝中叶组织,测定SOD活性、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和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p-Akt、Bcl-2、Bax、p-Bad和Bad的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CMC组和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p-PI3K、p-Akt、Bax、Bad、p-Bad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p-PIK、p-Akt、Bcl-2和p-Bad表达上调,Bad和Bax表达下调(P<0.05),CM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MC组比较,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p-PI3K、p-Akt、Bcl-2和p-Bad表达上调,Bad和Bax表达下调(P<0.05).OA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 齐墩果酸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内糖代谢限速酶活性的变化及不同麻醉方法对其的影响。方法 48例ASA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按麻醉方式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6例。Ⅰ组采用地氟醚吸入为主的全身麻醉;Ⅱ组采用异氟醚吸入为主的全身麻醉;Ⅲ组采用异氟醚吸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于麻醉前、手术90min、术后60min及术后第1、2天共五个时点分别测定血糖浓度及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磷酸果糖激酶(PFK)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三组患者血糖浓度自术中90min开始,至术后第2天升高显著(P<0.05);Ⅰ、Ⅱ两组术后第1天PFK活性显著下降(P<0.05),G-6PD、AR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Ⅲ组各时点红细胞内糖代谢限速酶活性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Ⅲ组术后第1天PFK值远低于Ⅰ组相应值。结论 开胸手术中、手术后存在明显的高血糖反应。术后第1天,红细胞内会出现糖酵解途径受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多元醇通路相应活跃现象。采用异氟醚吸入联合硬膜外阻滞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手术创伤对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外周静脉血辅助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Ⅱ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PCIA;Ⅲ组麻醉方法同Ⅱ组,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3组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2h(T1),术后4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Th1、Th2细胞胞内因子γ-干扰素(IFN-γ)、IL-4的水平,用CD3 CD8-IFN-γ 标识Th1细胞,用CD3 CD8-IL-4 标识Th2细胞,通过计算IFN-γ %/IL-4 %来测Th1/Th2值.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Th1/Th2值在T2时明显降低(P<0.05),Ⅱ、Ⅲ组在T3时Th1/Th2值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Ⅱ、Ⅲ组Th1/Th2值在T2时高于Ⅰ组,Ⅲ组Th1/Th2值在T3和T4时均高于Ⅱ组.结论: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皆出现Th1/Th2值的降低;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辅以术后硬膜外镇痛能够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的过度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为静脉复合全麻,术后经静脉曲马多(12mg/kg)自控镇痛;Ⅱ组为静脉复合全麻联合胸部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吗啡5mg+罗哌卡因75mg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1d、2d、5d5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各时点皮质醇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毕、术后1d、2d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毕、术后1d、2dⅡ组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升幅明显低于Ⅰ组(P〈0.05或P〈0.01)。结论 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麻醉能减轻术后皮质醇反应的影响,提示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阻滞是食管癌患者较为合适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外科创伤后炎性反应和免疫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亮  钱燕宁 《医学综述》2007,13(15):1121-1123
研究证实外科创伤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反映在创伤早期的过度炎性反应和随后的细胞免疫抑制。术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是术后感染,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病原因之一。临床医师通过免疫调节可改善创伤后免疫抑制。本文概述外科创伤介导的免疫抑制的机制和免疫调节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