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基础医学   4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本文通过多种方法处理的L615细胞免疫615系小鼠以诱导宿主的抗L615免疫反应,并用活L615细胞多次重复攻击使宿主的抗肿瘤免疫性获得加强,以便分析不同强度的宿主免疫对L615表型变化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瘤苗免疫后获得保护效应的各实验组动物除部份表现为典型L615(占40.2%)外,其L615生物学表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缓发型、皮下肉瘤型、胸腺瘤样型及肝瘤样型L615(统称非典型性L615)。这些非典型性L615的发生率与瘤苗免疫保护效应的强弱呈正相关(r=0.806,P<0.01),而且随着攻击次数的增多,抗肿瘤免疫的加强,其发生率不断上升,证示L615的表型变化与宿主的抗肿瘤免疫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对非典型性L615移植传代后的生长情况以及免疫影响L615生物学表型改变的可能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2.
我国实验白血病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主要以小鼠为对象。1979年程立根据先后在天津、上海、遵义等地建立的一些小鼠白血病株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病因和发病学关系,以该三地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将它们命名为T-S-Z小鼠白血病系统。这是我国实验性白血病瘤株独有的特点,对研究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癌变机  相似文献   
163.
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4.
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带瘤机体的免疫机能状态随肿瘤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探讨这个问题的规律和机理,对肿瘤发病学,肿瘤免疫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均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观察了615系小鼠于接种本室建立的遵医肿瘤755(ZM755)后,带瘤宿主脾细胞E玫瑰花环和EAC玫瑰花环反应的动态变化,发现随着肿瘤的不断增长,两者均明显地进行性抑制。现将结果扼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5.
分别从榄香烯复合瘤苗及卡介苗中提取纯化HSP70,并以榄香烯复合瘤作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免疫小鼠全脾细胞的细胞增殖周期、细胞表型、细胞毒活性,研究两者在免疫效应及机制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6.
榄香烯复合瘤苗的HSP70表达及其主动免疫预防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朴花  金梅  郭连英  施广霞  钱振超 《现代免疫学》2002,22(4):230-233,262
为进一步阐明本室专利榄香烯复合瘤苗(EC-TCV)的主动免疫效应与其HSP70-肿瘤肽之间的关系,本文以42℃热休克(H)为对照,首先检测了榄香烯(E)、丝裂霉素C(MMC)、戊二醛(G)单独或复合处理时对小鼠HCa-F肝癌、L615白血病细胞膜HSP(HSP70、HSP90)表达的影响,发现只有膜HSP70的表达在两种榄香烯复合瘤苗中均升高,随后以E-MMC复合处理的HCa-F细胞中提纯的HSP70-肿瘤肽(HHSP70)为免疫原,以小鼠HCa-F肝癌细胞为模型,研究了HHSP70的主动免疫预防效应及其特异性。结果表明,E、MMC、G同H相似,也具有应激原作用,能诱导应激蛋白HSP70的表达;而且HSP70在HCa-F和L615两种肿瘤细胞均以E-MMC-G三者复合处理时为最高;HHSP70能诱发机体产生主动抗瘤效应,且这种效应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7.
目的 :研究榄香烯或热休克对人肝癌细胞HepG2 HSP70膜表达及多种HS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免疫荧光和FCM观察榄香烯 (5 0 μg ml,1h)或热休克 (42℃ ,1h)处理后肿瘤细胞HSP70的膜表达 ,放线菌素D阻断基因转录。应用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经榄香烯或热休克处理的人肝癌细胞HepG2 多种热休克蛋白基因及与热休克蛋白调控相关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 :榄香烯或热休克处理 1h后 ,肿瘤细胞膜表面HSP70的表达均有增高 ,而以榄香烯处理为明显 ,放线菌素D的加入在两种处理中均增高了HSP70膜表达的阳性率。两种处理均使细胞的HSP70HP(EnhancerProtein)基因表达增高 ,而以热休克处理为更明显 ,HSPA2的表达均有所下降 ,也以热休克处理更明显 ,HSF1基因在热休克处理为上调 ,而在榄香烯处理则为下调 ,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的HSP70、HSP72、HSP75及HSP90、gp96基因的表达则没有变化。结论 :榄香烯较热休克处理早期能更多地促进HepG2 细胞HSP70的膜表达 ,其机制可能是与其改变胞内已存在的HSP70的分布 ,和 或促进HSP70mRNA的翻译有关。两种处理均能改变与HSPs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 ,并可引起HSPA2基因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68.
叶萍  程一  王艳  钱振超 《现代免疫学》2002,22(1):61-61,29
PHA LAK细胞和CD3AK细胞的活性均优于IL 2培养的常规LAK细胞[1,2 ] 。本文分析比较IL 7对PHA LAK、CD3AK细胞诱导和活性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主要试剂 IL 7(Pepro Tech Inc,美国 ) ;余参见文献 [3]。1 2 效应细胞的诱生与培养 常规方法从O型血分离单个核细胞 ,分别用PHA (12 5 μg/ml)预刺激 48h或抗CD3(1μg/ml)包被 4h ,然后与含rIL 2 (2 5 0u/ml)的RPMI 16 40培基 (含AB型血清 )共培养 ,诱生PHA LAK和CD3AK细胞 ,与IL 7(10ng/ml)诱生的I…  相似文献   
169.
HTA-HSP70-BCG诱导的DC疫苗体内抗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HTA-HSP70-BCG诱导的DC疫苗体内抗瘤效应和机制。方法:骨髓来源的不成熟DC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rmGM-CSF和rmIL-4培养5天获得。以HTA-HSP70-BCG冲激DC24小时获得DC疫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6和CD40的表达。取健康BALB/c(SPF)小鼠,第0天右腋皮下接种Hea-F细胞,第5天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①攻击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②CTX化疗组,第5天在接种部位注射CTX;③CTX+不成熟DC组,注射CTX6小时后,于小鼠左腋皮下注射不成熟DC;④CTX+HTA-HSP70-BCG组,注射CTX6小时后,于小鼠左腋皮下注射HTA-HSP70-BCG;⑤CTX+HTA-HSP70-BCG DC组,注射CTX6小时后,于小鼠左腋皮下注射HTA-HSP70-BCG冲激的DC,于第26天解剖小鼠,称瘤重。制备各组小鼠全脾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Hca-F瘤细胞为靶细胞,培养72小时,用MTT法测杀瘤活性。结果:DC经HTA-HSP70-BCG冲激后,CD86和CD40上调,分别为98.17%和90.08%(P〈0.05),HTA-HSP70-BCGDC组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小(P〈0.05),HTA-HSP70-BCGDC组的脾细胞比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有较强的杀Hea-F瘤细胞的能力(P〈0.05)。结论:体外构建的HTA-HSP70-BCGDC疫苗在小鼠体内可诱导出较强的杀瘤效应。  相似文献   
170.
TLR4介导HSP70BCG诱导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TLR4(Toll—likereceptor4)在卡介苗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DCG)冲激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IL-12分泌的作用。方法用rmGM—CSF和rmIL-4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在HSP70BCG冲激前加入抗TLR4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的CIM0和CD86表达;用ELISA法检测DCs上清液中的IL-12和脾T细胞上清液中的IL-2浓度。结果抗TLR4抗体对CIMO和CD86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抑制DCs分泌IL-12并进而抑制DCs致敏的脾细胞分泌IL-2。结论HSP70BCG可通过TLR4途径诱导DCs分泌IL-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