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基础医学   4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通过电镜和~(125)Ⅰ—udR标记肿瘤靶细胞DNA释放试验,对腹腔或皮下注射SpA或SpA菌体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效应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首次证明,小鼠腹腔注射SpA菌体后第5、14d,其腹腔巨噬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可达对照组的2—3倍;皱褶明显增多,有众多的伪足和指状突起,外形极不规则,形似海星;胞质内细胞器明显增多,尤以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为显著,胞质内充满吞噬体。实验进一步证明,小鼠腹腔注射SpA或SpA菌体后第5d,其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效应(细胞毒分别为42.0±7.8%和46.3±11.7%)比对照组(细胞毒为32.0±13.8%)明显增强,至第7d,细胞毒效应达峰值水平(分别为50.4±17.3%和56.9±13.4%)。根据实验结果,对SpA增强巨噬细胞杀伤效应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CFW系小鼠经β-榄香烯和丝裂霉素C处理的H_(22)/F_(23)瘤细胞腹腔免疫三次,末次免疫后两周分剐用H_(22)/F_0和H_(22)/F_(23)交叉进行攻击。实验结果表明:β-榄香烯及MMC瘤苗均能诱导不同程度的免疫保护效应,并以MMC瘤苗效果更佳。两种方法处理的H_(22)/F_(23)瘤苗免疫对H_(22)/F_(23)攻击的保护效应显著低于对H_(22)/F_0的保护效应,提示高淋巴道转移株H_(22)/F_(23)细胞的免疫原性较低。初步讨论了H_(22)/F_(23)免疫原性的改变与其转移能力增高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应用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模型(H_(22)/F23),初步探讨了瘤苗主动免疫对H_(22)/F23的免疫预防效应以及对肿瘤生长和淋巴道转移的治疗作用。CFW系小鼠经β-榄香烯和丝裂霉素C处理的H_(22)/F23瘤细胞腹腔免疫三次,末次免疫后两周分别用H_(22)/F23和H_(22)交叉进行攻击。结果表明:β-榄香烯及MMC瘤苗均能诱导不同程度的免疫保护效应,后者效果更为显著。两种方法处理的H_(22)/F23瘤苗免疫对H_(22)/F23攻击的保护效应显著低于对H_(22)的保护效应,提示高淋巴道转移株H_(22)/F23细胞的免疫原性较低,推测这可能与其转移能力的增高有一定关系。用MMC处理的瘤苗细胞和非特异性免疫制剂(CP)对带瘤小鼠进行免疫治疗的结果证示:免疫治疗不仅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可显著降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4.
瘤苗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围绕中药莪米及其有效成分疗,榄香烯的抗癌作用与原理的研究,用多种小鼠可移植性瘤株,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药(莪术油,β-榄香烯等)、化学药品(MMC,戊二醛等),放射能(^65Co、X线等)及/或病毒(痘苗病毒、新城鸡瘟病毒)等处理的肿瘤细胞疫苗或其膜组分(Mfr)的主动免疫防治效应及其规律和机制,获得了明显的可重复的阳性结果,解决了有关瘤苗制备、保存和使用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5.
HTA-HSP70BCG冲激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HTA、HSP70BCG、HTA-HSP70BCG体外冲激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观察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捕获能力及抗原提呈能力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冲激组树突状细胞对FITC-Dextran的摄取率;用MTT法检测不同冲激组树突状细胞对HCa-F的增殖抑制作用、对脾不黏附细胞的刺激增殖活性及活化后的脾不黏附细胞对HCa-F的杀伤活性;分别用ELISA法和一氧化氮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和NO的浓度。结果显示,冲激后的树突状细胞对FITC-Dextran的摄取率降低,对HCa-F的增殖抑制率、脾不黏附细胞的刺激增殖指数、活化后的脾不黏附细胞对HCa-F的杀伤率及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和NO的浓度均较对照组树突状细胞增高(P<0.05)。结果表明HTA-HSP70BCG及单独HTA、HSP70BCG均能促进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成熟后的树突状细胞抗原捕获能力下降,而抗原提呈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6.
小鼠TH1 /TH2亚群的发现为人的TH1 /TH2免疫偏斜研究提供了依据 ,细胞因子对TH1 /TH2的漂移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IL - 1 2、IL - 1 0是调节TH0→TH1 /TH2分化两个最重要的细胞因子。目的 :以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亚系HCa -F为模型 ,探讨榄香烯复合瘤苗对带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及脾细胞IL - 1 0、IL - 1 2产生的影响 ,观察榄香烯复合瘤苗及免疫化学疗法的抗瘤效果、分析其机制。方法 :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正常组、攻击对照组、瘤苗治疗组、环磷酰胺组及瘤苗 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组。在HC…  相似文献   
107.
热休克蛋白70-肿瘤肽的免疫保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多种应激条件下 ,细胞的一种适应性变化是基因表达谱明显改变 ,一组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被称之为热休克蛋白 (HSP)的家族 ,合成明显增加 ,其中HSP70是最保守和最受应激诱导的热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能参与肿瘤特异性免疫 ,肿瘤组织中的HSP70 -肽复合物具有肿瘤疫苗的作用 ,在体内外均能诱导出肿瘤特异的杀伤性γδT细胞。在本室榄香烯 /丝裂霉素C复合瘤苗专利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榄香烯复合处理的肿瘤细胞疫苗 (TCV)的抗瘤效应同HSP70 -肿瘤肽免疫效应间的关系。方法和结果 :通过ADP -琼脂糖亲和层析系统 ,从…  相似文献   
108.
榄香烯复合瘤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室已证明榄香烯复合瘤苗对多种小鼠肿瘤 (如L61 5白血病、H2 2 肝癌等 )有明显的主动免疫保护作用。巨噬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不仅作为抗原递呈细胞 ,而且也是参与肿瘤杀伤的效应细胞。本实验检测了榄香烯复合瘤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PEMΦ)的吞噬、杀瘤及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产生等功能的影响 ,以期从这一方面研究瘤苗免疫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及榄香烯复合瘤苗体外刺激正常小鼠PEMΦ的活性变化 ;通过PEMΦ的吞噬功能 (血红蛋白释放法 )、对肿瘤靶细胞(HCa-F、L92 9)的…  相似文献   
109.
很多资料表明,带瘤宿主的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发展而逐渐受到抑制。我们采用ANAE染色观察了两株晚期小鼠淋巴肉瘤白血病(L7710和L7711)外周血T和B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变化,获得了初步的结果。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分别接种了L7710、L7711白血病细胞的615系小鼠和正常615小鼠(对照)雌雄数相近,体重20克左右。  相似文献   
110.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研所培育的615近交系小鼠已较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等生物医学的实验研究,因而有必要对其正常生理数值进行系统的研究。鉴于615小鼠的胸腺、牌和肝指数以及外周血象正常生理数值尚未见公开报道。所以,我们在1979—1981年曾先后对三批共110只正常615小鼠进行了有关这方面的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