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是细胞分化重要的调控因子,通过调节其他转录因子的表达,参与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
目的:构建pEGFP-N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受体功能和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提供分子研究平台。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9/2008-07在南华大学附属一医院临床研究所完成。
材料:选择雄性2~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用于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法不断纯化。从正常小鼠的肝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获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cDNA,经Xho Ⅰ,Apa Ⅰ双酶切,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主要观察指标:经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脂质体介导下体外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瞬时表达及转染效率,提取总RNA和总蛋白,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
结果:获得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构建正确,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其中检测到目的基因及蛋白表达。
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pEGFP-N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重组质粒,同时在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获得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2.
23.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是细胞分化重要的调控因子,通过调节其他转录因子的表达,参与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目的:构建pEGFP.N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受体功能和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提供分子研究平台。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9/2008—07在南华大学附属一医院临床研究所完成。材料:选择雄性2~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用于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法不断纯化。从正常小鼠的肝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获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cDNA,经XhoI,ApaI双酶切,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主要观察指标:经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脂质体介导下体外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瞬时表达及转染效率,提取总RNA和总蛋白,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获得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构建正确,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其中检测到目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pEGFP-N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重组质粒,同时存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获得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内毒素致伤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LPS)、胰岛素组(RI)、处理组(LPS+RI).采用腹腔内注射LPS(6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及皮下注射胰岛素(0.5 U/kg)的方法,干预后6 h剖腹肉眼观察各组大鼠肠道黏膜充血情况并摄像,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PGR法检测肠道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全身炎症反应、血糖及摄食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结果 与LPS组比较,IPS+RJ组大鼠肠黏膜无明显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1);LPS组大鼠均于干预后4-5 h获得SIRS模型,而LPS+RI组大鼠均未出现伞身炎症反应;LPS组大鼠摄食明显减少,LPS组与其他各组大鼠的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可明显减轻内毒素致伤大鼠肠道炎症反应,早期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内毒素致伤大鼠SIRS的发生,而其对大鼠血糖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8周内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3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8周内导致粒细胞缺乏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粒缺患者中10例出现感染症状,其中呼吸系统感染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其中12例患者接受G-CSF治疗24 h后中性粒细胞上升至1.0×109/L以上,1 例患者1周后仍然粒细胞缺乏,最终因脓毒性休克死亡.结论 ATD导致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容易继发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常见.接受G-CSF治疗24 h后中性粒细胞上升至1.0×109/L以上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PRMT2和空载体细胞系SW579-PRMT2-V5、SW579-V5,探讨PRMT2对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T-V5-PRMT2和空载体pCDNA3.1/NT-V5导入SW579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得到稳定的克隆并扩大培养成细胞系,MTT法检测稳定表达PRMT2对SW579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NF-кB及相关基因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稳定表达PRMT2的SW579细胞.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PRMT2和空载体的细胞系SW579-PRMT2-V5、SW579-V5.PRMT2显著抑制SW579细胞体外增殖能力.而且在诱导SW579细胞发生凋亡的同时,PRMT2可下调NF-кB活性及其调节基因cyclin D1的表达.结论:PRMT2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NF-кB活性而抑制人甲状腺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2,PRMT2)基因在多种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外源性PRMT2基因过表达对乳腺癌SKBR-3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PRMT2基因在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建立稳定表达pcDNA3.1/NT-GFP-PRMT2的SKBR-3细胞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外源性PRMT2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检测在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4-OHT作用下过表达PRMT2基因对SKBR-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RMT2基因在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在转染PRMT2基因的SKBR-3细胞株中,雌激素反应元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s-luciferase reporter,ERE-luc)的转录活性明显升高.在无处理因子情况下,外源基因PRMT2在SKBR-3细胞中的表达对细胞的形态及生长速度无明显影响.与未转染及转染GFP空载体的SKBR-3细胞相比,稳定转染PRMT2基因的SKBR-3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明显下降,但其对4-OHT处理的敏感性降低无明显差异.结论:PRMT2基因表达的多少及部位与乳腺癌细胞中ERα的表达密切相关.外源性PRMT2基因在乳腺癌SKBR-3细胞中稳定表达使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但不增加细胞对ER拮抗剂4-OHT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S100A13、FGF-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瘤、14例甲状腺正常组织中S100A13及FGF-1的表达。结果S100A13与FGF-1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质。S100A13在少部分腺瘤和正常组织中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S100A1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甲状腺癌91.1%、甲状腺腺瘤66.7%、甲状腺正常组织64.3%;FGF-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3%、60.0%、57.1%;甲状腺癌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FGF-1在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100.0%)显著高于髓样癌(69.2%)(P〈0.05)。结论联合检测S100A13与FGF-1表达对鉴别甲状腺癌具有重要意义,两者表达水平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构建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MT2)基因的miRNA真核表达载体,鉴定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株后的生物活性.方法 根据PRMT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4对pre-miRNA片段,定向克隆到pcDNATM6.2-GW/EmGFP-miR真核表达载体上,采用菌落的PCR和测序分析鉴定插入序列的完整性;并将重组载体转染至MCF7细胞株中,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重组载体转染MCF7细胞后对PRMT2蛋白表达的干扰效果以确定其生物活性.结果 构建的重组体插入片段的碱基序列完全正确,并且重组体瞬时定转染MCF7细胞后成功干扰PRMT2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PRMT2基因的pcDNATM6.2-GW/EmGFP-miR真核表达载体,且在瞬时转染MCF7细胞后能下调PRMT2的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