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9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45篇 |
妇产科学 | 22篇 |
基础医学 | 38篇 |
口腔科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267篇 |
内科学 | 144篇 |
皮肤病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22篇 |
特种医学 | 62篇 |
外科学 | 56篇 |
综合类 | 438篇 |
预防医学 | 205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198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66篇 |
肿瘤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99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 探讨黄芩苷元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STZ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加药组大鼠口服黄芩苷元治疗。计算各组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胚胎总数和流产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含量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TNF-α和IL-10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50、100 mg/kg黄芩苷元组和二甲双胍200 mg/kg组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胚胎总数显著增多(P<0.05),流产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ALT、AST、TC、TG和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HDL... 相似文献
83.
<正>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戊型肝炎高黄疸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戊型肝炎高黄疸患者68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8例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9-70岁;总胆红素在170-660μmol/L。对照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0-60岁,总胆红素在160-600μmol/L。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9月起,ICU采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防止病人非计划拔管,比较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8月)、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4月)ICU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0.4%)明显低于实施前(4.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能够全面评估拔管风险,填补安全缝隙,阻断风险环节,降低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对再狭窄和临床易患因素关系的分析希望找出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0例(共67支血管)在我院成功进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并于术后6个月有完整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资料的病人,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再狭窄与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总再狭窄率为31.3%(21/67)。单因素分析中发现冠状动脉内支架≥3.5mm组的再狭窄率较低,和再狭窄的关系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吸烟、有到病变远端侧支循环、最大球囊充气压和术后最小管腔开放直径较小组的再狭窄率较高,以上4因素和再狭窄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直径≥3.5mm冠状动脉内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率,最大球囊充气压较大和吸烟可使再狭窄率增高。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直径大小、球囊最大充气压和吸烟为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7.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诊断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脂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8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以积分计 ,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作对照并进行 t检验和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组男女 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病变组女性 TC、TG高于对照组 (P<0 .0 5 ) ,男性 HDL低于对照组 (P<0 .0 5 )。冠状动脉单支病变 Hcy已显著增高 (P>0 .0 5 ) ;诊断类型中 AMI>AP>OMI>其他 ,提示 Hcy是冠状动脉早期病变及冠状动脉病变活动的预报因子。从单因素相关分析看 ,Hcy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积分 (P<0 .0 1)、年龄、性别 (P<0 .0 5 )呈正相关关系。将 Hcy、TC、TG、HDL、L DL、年龄、性别、吸烟史等 8个冠状动脉病变易患因素引入 L 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Hcy和年龄、性别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结论 1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直接关系。 2 Hcy同年龄、性别一样是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血浆β-内啡肽(β-EP)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机体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接受针刺的大鼠分为3h、6h、48h三组分别运用“贺氏三通法”予以治疗,然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血浆β-EP和ACTH含量。结果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β-EP含量均明显增高,而ACTH呈下降趋势,但以3h组逆转β-EP与ACTH的比值失调更为明显。结论“贺氏三通法”针法可以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大鼠β-EP与ACTH的比值失调,而以3h组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探讨低剂量氯胺酮联合利多卡因超前镇痛对子宫肌瘤手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以期为降低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50 例,随机单盲法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 例。阳性对照组术后给予镇痛仪镇痛,阴性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超前镇痛,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氯胺酮联合利多卡因超前镇痛。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及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 h 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8 h、12 h、24 h VAS 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阳性对照组同期、阴性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应激指标均高于术前,低于阳性对照组同期、阴性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服用镇痛药物,镇痛药物服用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低剂量氯胺酮联合利多卡因超前镇痛,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与应激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