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2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寻找利用加速器轨迹日志评估多叶准直器(MLC)性能的解决方案并对TrueBeam加速器MLC评估。方法 所有测量在不同机架/小机头组合下各测5次。用动、静态MLC构造宽度1 mm的狭缝,评估加速器小野到位精度控制能力。由MLC重复运动评估其重复性。由MLC构造宽度1 cm的狭缝以不同速度由-7 cm匀速滑至7 cm处停止或立马匀速滑回,评估其匀速、变方向运动。由交叉运动评估其在复杂计划中的表现。结果 动静态狭缝野MLC到位准确度高。重复性得机架0°、非0°时MLC误差频谱分布一致,绝对值差0.0011 mm。机架0°、MLC速度由5 mm/s增至25 mm/s时,其均方误差(RMSE)由0.0150 mm增至0.0598 mm。机架非0°时,RMSE变化趋势一致,但绝对值稍大。MLC变方向运动引起的“超速”较其由静止启动时明显性低,速度在交叉前后无明显变化,速度在设定速度附近上下波动,且与机架角度无关。结论 利用轨迹日志评估加速器MLC性能的方法,能对TrueBeam加速器MLC进行详细评估,可用于MLC快速质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中国医学物理分会京津冀鲁晋豫地区放射物理专业组为了解华北地区IGRT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方法 2014年12月25日至2015年4月25日采用普查方式,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发送表格的方法。结果 华北地区共有放疗单位507家,已有64家引进了IGRT设备,60家已开展应用。(1)人员:共3 407名,其中放射肿瘤科医师1101名(副高以上372名),物理师325名(副高以上42名),技师801名(副高以上23名),维修工程技术人员63名(副高以上15名),护士1 117名(副高以上55名)。(2)设备:治疗机共163台,其中图像引导治疗机91台。(3) IGRT应用情况:不同单位采用IGRT的比例差异较大,IGRT的应用策略也不尽相同。(4) QA:主要包括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均匀度、空间变形、图像中心与治疗中心一致性、信噪比,检测频率以月检为主。(5) IGRT经验:开展图像引导有助于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但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受量,需要针对性制定并实施适合的IGRT流程及应用策略。结论 我国放疗机普及水平与世界还有较大差距,目前IGRT工作开展情况差别较大,需要制定统一的应用规范以保证IGRT工作顺利开展和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对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增敏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增敏组在静脉滴注甘氨双唑钠后的60min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而对照组用维生素C 2.0 g静脉滴注后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单次剂量为5~8 Gy,3次/周,总剂量与常规放疗剂量的60~70 Gy相当.结果 应用甘氨双唑钠后肿瘤病灶达完全缓解时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46,达部分缓解时为1.52.近期疗效:增敏组的总有效率为91.7%(22/24),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1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的放射敏感性,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4.
垂体肿瘤为颅内的常见肿瘤 ,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第三位。 2 0 0 1年 2~ 1 2月对垂体腺瘤 1 1例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RT) ,现将治疗中视神经保护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例中 ,男性 5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6~ 71岁 ,平均 49岁。病灶体积 1 .6~ 1 0cm3,病灶距视神经或视交叉的距离≥ 2mm者 2例 ,其余 9例病灶与视神经或视交叉相切或被包绕其中。1 1例垂体腺瘤中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 3例 ,泌乳素腺瘤 (PRL) 5例 ,生长激素腺瘤 (GH) 2例 ,无功能腺瘤 1例。有 8例根据临床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另 3…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选择基于TOMO计划系统的全骨髓放疗计划的最佳优化参数组合,并进行剂量学递增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中心收治的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年龄5~12岁。处方剂量方案为12 Gy/6F,危及器官包括晶体、眼球、腮腺、心脏、肺、肾、胃、肝、小肠等。随机选取一例患儿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基于TOMO计划系统的3个优化参数[射野宽度(1.0、2.5、5.0 cm)、螺距(0.143、0.287、0.430)和调制因子(2.0、2.5、3.0)]的全骨髓放疗计划,统计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I)、出束时间以及机架周期。采用最佳优化参数,对全骨髓照射计划进行5种不同剂量级别(12、14、16、18和20 Gy)的剂量学研究,使全骨髓照射最大剂量时的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维持在全身照射方案12 Gy以下或者相近的剂量水平,绘制剂量体积直方图。结果:基于TOMO计划系统的全骨髓放疗计划的最佳优化参数为射野宽度5.0 cm,螺距0.287,调制因子3.0。采用最佳优化参数,全骨髓照射剂量为16 Gy时,肺平均照射剂量为8.40 Gy,其余危及器官照射...  相似文献   
26.
外照射加参麦注射液治疗肺癌的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外照射加参麦注射液治疗肺癌的免疫功能测定。方法:将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肺鳞癌、腺癌的病例40例,分成单纯放射治疗组和放射治疗加参麦注射液组。每组20例,两组病例全部进行放射治疗,用钻60—r射线或6MV—X线照射。参麦注射液组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1,3,5,7d静脉滴注,隔1周后重复一次,直到放射治疗结束。两组病例治疗中,治疗结束时进行免疫功能测定二次。结果: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免疫功能测定,T淋巴细胞仁核面积平均值为6.41,T淋巴细胞仁核光密度为6.28,两项平均为6.34,按软件系统标准均为轻度免疫功能低下。单纯放射治疗组:免疫功能测定,T淋巴细胞仁核面积平均为4.38,T淋巴细胞仁核光密度平均为4.03。两项平均为4.20,免疫功能为重度低下。结论:肺磷癌、腺癌放射治疗中加用参麦注射液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γ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在宫颈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并评估两者反映剂量偏差的能力。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VMAT病例,由TrueBeam投照、使用FC65-G及ArcCheck测量并与Eclipse计算点、面剂量比对。由3DVH软件重建患者剂量,比较重建靶区D_(mean)、D_(95)%、D_(98)%、D_(2)%,左右股骨头V_(20Gy),直肠V_(40Gy),脊髓D1cm^(3)及50%处方剂量包绕区(IDV)D_(98)%、D_(2)%、D_(50)%与计划值差异并对各器官行三维γ分析。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点剂量偏差、二维γ通过率及其平均值、各器官三维γ通过率与剂量偏差相关性。结果电离室实测、3DVH重建与计划计算点剂量间偏差小,二维γ比对均通过(3%/3 mm,≥90%)。靶区平均剂量、IDV各参数偏差小于3%,直肠V_(40Gy)偏差差异最大。左右股骨头三维γ通过率最高,脊髓差异波动最大。实测、重建点剂量偏差大都与剂量偏差呈中等强度相关,二维γ通过率与各器官剂量偏差未发现明显相关,各病例靶区三维γ通过率与自身及IDV D_(50)%偏差间存在极强相关,其余相关性强弱无规律。结论基于γ和DVH评估均能一定程度揭示剂量误差,但均存在一定局限,临床中应将两者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加速器机载影像(OBI)系统图像质量量化分析方法和图像质量保证警告与行动阈值设定。方法 利用瓦里安EDGE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半扇、全扇模式扫描Catphan604模体,基于Python编程语言自主实现软件分析图像CT值线性、几何线性、层厚、空间分辨率、均匀性和低对比度分辨率。将16个月内16次扫描图像指标定量分析结果归一平均值,计算标准偏差(σ),进行运行图分析,建立图像质量参数的警告与行动阈值。结果 自主编程软件可量化分析半扇、全扇扫描模式OBI系统各项图像指标,低对比度分辨率半扇优于全扇扫描,空间分辨率全扇优于半扇。归一化图像质量参数以1个σ设为警告阈值,2个σ设为行动阈值,且半扇容差水平均小于全扇。结论 自主开发软件可实现图像质量量化评价,建立了影像系统质量保证警告和行动容差,为图像引导放疗规范下图像质量保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配备HD-MLC的Edge加速器Eclipse模型建立与测试。方法 利用Razor、CC13采集小野百分深度剂量、离轴曲线、输出因子并与标准数据比对。使用EBT3、EPID、 SRS1000&SRS1500测量MLC半影、穿射漏射、凹凸槽、到位准确性、DLG,并根据测试例γ通过率选出最佳DLG/透射率值。利用 FC65-G对规则野、IMRT、VMAT病例行点剂量验证。使用Octavius 4D及EBT3对测试例行面剂量验证。结果 实测PDD与标准数据一致。3、4 cm射野半影较标准值小,6 cm的较标准值大。所有方野左右边界、射野大小、射野中心偏差分布为-1.0~0.4 mm、0.2~1.7 mm、-0.3~1.9 mm、-0.1~0.8 mm。左、右MLC在不同位置处的半影平均值分别为(2.5±0.042)、(2.7±0.005) mm;MLC透射率分布为 0.009~0.016。测得的DLG、透射因子分别为0.1861 cm、0.0116,最佳DLG、透射因子分别为0.015 cm、0.014。除 1例位于低剂量区外,其余所有测试点剂量偏差均位于 ±3%内。IMRT面剂量验证局部、全局γ通过率分别为 79.81%~100%、96.3%~100%(3%/3 mm),VMAT病例上述通过率分别为 71.3%~98.9%、94.3%~99.8%。结论 本研究方法能准确地实施HD-MLC&Edge系统Eclipse模型建立与测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建立加速器快速晨检工具,并进行评估。方法 用Synergy加速器EPID测得10 cm×10 cm开野及楔形野图像,由Matlab提取并分析图像参数,实现快速晨检。对EPID剂量-机械重复性、灰度值与MU值线性、输出量及射野大小测量准确性测试,用电离室、EPID分别测量Synergy输出量随MU变化情况,用DailyQA3及研究中所开发的工具对Synergy进行2个月的监测。结果 EPID剂量重复性测试稳定,射野大小和中心测试精度分别为0.5和1.0 mm,平坦度和对称性测试精度均为0.17%;机械精度测试结果与剂量重复性测试一致。EPID对加速器输出剂量响应线性相关(R2>0.999)。EPID对输出剂量和射野大小的探测灵敏度较高。EPID与DailyQA3所有临床测试结果均在允许限值内,且两种结果一致。结论 EPID剂量-机械稳定性及响应线性均良好,输出量及射野大小监测结果均准确,研究中建立的晨检工具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