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41篇
  免费   1555篇
  国内免费   941篇
耳鼻咽喉   174篇
儿科学   186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1173篇
口腔科学   366篇
临床医学   4119篇
内科学   2101篇
皮肤病学   216篇
神经病学   563篇
特种医学   9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13篇
综合类   7727篇
预防医学   3245篇
眼科学   306篇
药学   3177篇
  49篇
中国医学   3376篇
肿瘤学   780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680篇
  2022年   726篇
  2021年   618篇
  2020年   651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745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627篇
  2015年   673篇
  2014年   1400篇
  2013年   1393篇
  2012年   1497篇
  2011年   1660篇
  2010年   1540篇
  2009年   1458篇
  2008年   1473篇
  2007年   1397篇
  2006年   1307篇
  2005年   1246篇
  2004年   1186篇
  2003年   1078篇
  2002年   1015篇
  2001年   971篇
  2000年   762篇
  1999年   591篇
  1998年   538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448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266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清Nε-羧甲基赖氨酸(CML)、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与血管性眩晕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4例AS合并血管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按照1:1原则纳入同期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AS未合并血管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CML水平、血浆sCD40L水平,分析血清CML、血浆sCD40L水平与血管性眩晕关系.结果 AS合并血管性眩晕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清CML水平、血浆sCD40L水平及水平变化均高于AS未合并血管性眩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患者治疗前血清CML水平(OR=1.034,95%CI:1.009-1.060)、治疗3个月血清CML水平(OR=1.051,95% CI:1.021-1.081)、治疗3个月内血清CML水平变化(OR=1.333,95% CI:1.049-1.693)及治疗前血浆sCD40L水平(OR=1.025,95% CI:1.012-1.039)、治疗3个月血浆sCD40L水平(OR=1.040,95% CI:1.021-1.059)、治疗3个月内血浆sCD40L水平变化(OR=1.177,95% CI:1.079-1.284)均是血管性眩晕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AS患者治疗3个月内血清CML及血浆sCD40L水平变化单项及联合预测血管性眩晕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07、0.876,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均>0.80),cut-off值分别取16.370 ng·mL-1、22.790 pg·mL-1时可以获得最佳预测效能.结论 AS患者血清CML、血浆sCD40L水平变化与血管性眩晕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可将血清CML、血浆sCD40L水平变化作为血管性眩晕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探讨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和尺神经松解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伴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肘关节骨关节炎伴尺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和尺神经松解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坚骨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采用顾玉东建议的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测量肘关节活动度,进行肌电图检查。并统计两组患者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优良率为75.00%(30/40),与对照组的52.50%(21/40)相比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ME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E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肘关节旋前度数、旋后度数以及屈伸度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均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尺神经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小指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小指展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motor evoked potential latent period,MEPLP)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尺神经的NCV、小指展肌的C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指展肌的MEPLP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所有对象均无明显副反应发生。 结论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和尺神经松解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伴尺神经卡压综合征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手、肘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基于对右侧肾上腺血管的手术经验总结,探讨后腹腔镜右侧肾上腺切除术中以下腔静脉为解剖标志准确分离出肾上腺动静脉层面的临床可行性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右侧肾上腺腺瘤患者,均行后腹腔途径手术,手术由同一名手术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肾上腺总手术量大于300例)完成,以下腔静脉为解剖标志寻找并处理肾上腺动静脉并切除或部分切除右侧肾上腺。 结果本组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 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16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4 d。 结论后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手术过程中以下腔静脉为解剖标志进行肾上腺血管的解剖分离,可将肾上腺动静脉的前后层次关系安全显露,有利于准确控制中央静脉、更好地显露手术视野和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肝肾不足型儿童全面性发育迟缓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多指联按推拿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2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中发育年龄(DA)、发育商(DQ)的粗大运动(GM)评分、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粗大运动发育商(GMQ)评分。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DA、GM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GM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指联按推拿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肝肾不足型儿童全面性发育迟缓运动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临床上用碳酸锂治疗躁狂症尚有许多不良反应,其治疗剂量[(0 .5~1.4 )mmol/L]与中毒剂量(1.5mmol/L)十分接近,临床上必须经常监测锂盐浓度,以防止中毒现象的发生。锂盐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因特异性强,可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对《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8 ̄1998年论文引文分析,核定《临床检验杂志》在我国现阶段检验专业领域的地位。结果表明《临床检验杂志》已成为我国检验专业第二大信息源。  相似文献   
99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临床病症 ,首次破裂出血死亡率可达 5 0 %左右。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较多 ,但仍存在着不尽完善的问题。根据文献报道的方法 ,我院自 1997年至 2 0 0 0年为 1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施行股静脉穿刺、插管 ,经胃 肾静脉分流道  相似文献   
999.
应用目前较广泛的Microsoft出品的Excel5.0对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处理,克服手工计算,绘图繁琐精确性差的缺点,与专用软件包相比,也具有更强的扩充性和更大的灵活性,对实验数据的计算机管理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常见良、恶性单发结节的CT平扫及单期增强影像特征,应用多征象联合的方法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6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7例,腺瘤7例,甲状腺癌27例),比较分析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征象(包括是否囊变、增强后结节与甲状腺组织的边界、钙化、甲状腺边缘腺体的完整性、增强扫描结节实性成分密度是否均匀及颈部有无异常淋巴结),进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区分主要征象及次要征象,使用主次多征象联合方法判断结节性质.结果 经x2检验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以上影像征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囊变、增强后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边界不清晰及颈部异常淋巴结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危险征象(OR值分别为10.672、27.188、94.000),上述3个征象作为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主要征象,其他3个征象作为次要征象,以2个主要征象加1个次要征象或1个主要征象加3个次要征象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最低标准,诊断本组恶性结节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88.2%,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0.9%,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8.5%.结论 CT平扫及单期增强检查对评估甲状腺常见单发结节性质具有重要价值,应用主次多征象联合判断的方法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