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可行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去甲长春花碱 (NVB)联合顺铂 (DDP)治疗老年和中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毒性 ,探讨老年患者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将我院 1994年 6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以NVB联合DDP治疗的 139例晚期NSCLC患者按中国年龄段划分标准分为老年组 (年龄≥ 6 0岁 )和中青年组 (年龄 <6 0岁 ) ,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性。结果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38.2 %、12个月和 38.1%、9个月 ;两组的III~IV血色素、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分别为 9.1%、5 6 .4 %、5 .5 %和 4 .8%、5 9.5 %、2 .4 % ,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一般状况良好 (KPS≥ 80 )的老年患者能够耐受中等剂量化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胰腺转移的临床特点,探索提高预后生存质量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小细胞肺癌胰腺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发生胰腺转移时的中位年龄为45.0岁,胰腺转移发生率为同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0.63%,12例已死亡病例中发生胰腺转移后生存期为1.5~4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结论:小细胞肺癌发生胰腺转移临床上少见,但应争取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0例既往至少经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和(或)全脑放射治疗后未达缓解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每天150200mg·m-2,第1天200mg·m-2,第1天5天,伊立替康60 mg?m-2,iv,第1、8天,21d为1周期,最多化疗6周期。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60.0%),女性8例(40.0%),中位年龄为54岁,ECOG评分≤1分,治疗周期数1第5天,伊立替康60 mg?m-2,iv,第1、8天,21d为1周期,最多化疗6周期。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60.0%),女性8例(40.0%),中位年龄为54岁,ECOG评分≤1分,治疗周期数16周期,中位治疗3周期。其中2例部分缓解,近期有效率10%,4例稳定(20.0%),14例进展(70.0%)。毒副反应可耐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WBC)或中性粒细胞(NEUT)下降20例(100%),其中I6周期,中位治疗3周期。其中2例部分缓解,近期有效率10%,4例稳定(20.0%),14例进展(70.0%)。毒副反应可耐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WBC)或中性粒细胞(NEUT)下降20例(100%),其中III度14例(70.0%),III度5例(25.0%),IV度1例(5.0%);胃肠道反应较轻微,主要为III度14例(70.0%),III度5例(25.0%),IV度1例(5.0%);胃肠道反应较轻微,主要为III度15例(75.0%)。其余较常见的毒副反应还包括腹泻5例(25.0%),其中I度4例(20.0%),II度1例(5.0%),肝功能损害3例,均为I度(15.0%)。结论:替莫唑胺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NSCLC脑转移的化疗疗效良好,毒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4.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生长迅速、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的肿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ProGRP)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已在SCLC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治疗前后SCLC患者NSE、ProGRP和LDH的变化探讨标志物在肿瘤分期、疗效评价及预测复发方面的价值。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SCLC初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数据,包括临床特征、治疗前及2周期化疗后的血清NSE、ProGRP及LDH,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治疗前,广泛期(extensive disease, ED)患者NSE、ProGRP及LDH均高于局限期(limited disease, LD)(P<0.005);LD患者的NSE水平随淋巴结分期的升高而明显增加(P=0.010);有体重下降的患者NSE及LDH均高于无体重下降者(P=0.032, P=0.014)。化疗2周期后,有效患者的NSE及ProGRP下降程度明显高于疗效为稳定或无效的患者(P=0.015, P=0.002)。LD组化疗周期数>4个及治疗后ProGRP下降明显的患者较化疗周期数≤4个及ProGRP下降不明显的患者复发风险低;而远处转移数目≤2个、疗前LDH正常及治疗后ProGRP的明显下降,提示ED患者的近期复发风险低。此外,肿瘤复发类型(敏感复发、耐药复发、难治复发)与化疗后ProGRP下降程度呈负相关(P=0.044)。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治疗周期数是LD组SCLC近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远处转移数目及治疗后ProGRP的下降程度是ED组SCLC近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程度与肿瘤负荷相关,ProGRP在治疗后的下降程度可能预测疗效及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