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大肠结核2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大肠结核临床表现的复杂性,误诊原因和诊断策略,方法:对20例术前被误诊的大肠结核的临床资料,诊断难点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痛、腹块和大便习惯改变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大肠结核易误诊为大肠肿瘤、克罗恩病和阑尾周围脓肿,17例剖腹手术者术中仍有10例(58.8%)被误诊为肿瘤和克罗恩病,即使术后在病理学报告前仍有多数不能确诊。3例其他方法诊断。全消化道造影,结肠镜及细针抽吸细胞学(FNAC)和腹腔镜等检查将能提高其诊断率,剖腹探查检是最后采用的诊断方法,但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结论:大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全面认识是提高诊断水平的重要环节。只要诊断明确,治疗上并不困难;若能术前确认,则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对于大肠结核,不论病灶切除与否,6个月的抗痨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2.
改良法小切口胆囊切除与皮肤免缝合105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1651例,其中皮肤切口采用常规缝合293例,WAB胶粘合300例,另外1058例采用自创的皮肤免缝技术。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058例,其中男438例,女620例,年龄22~72岁,平均55.6岁。其中胆囊结石973例,胆囊息肉81例,胆囊癌4例。2.方法:①进腹:本组MC切口均选择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4~6cm,平均5.5cm。常规手术刀切开表皮后,改用电刀切开易渗血的真皮层,皮下脂肪以手术刀全层切开,散在出血点逐一电凝止血。切开腹直肌前鞘后,根据患者消瘦与肥胖程度决定钝性牵开或横断腹直肌。后者我们常采…  相似文献   
113.
胆总管探查术中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胆道外科感染的常见细菌及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胆总管探查术中抽取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406例胆汁标本中有265例呈阳性,阳性率为65.3%.革兰氏阴性细菌148株(55.8%),革兰氏阳性细菌117株(44.2%).对胆道细菌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结论 胆道感染菌群在变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控制胆道外科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4.
[摘要]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胆囊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胆囊腺癌组织MMP-9与VEGF的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胆囊腺癌组织MMP-9与VEGF阳性率分别为56.1%、52.6%.MMP-9的表达与胆囊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MMP-9与VEGF在胆囊腺癌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MP-9与VEGF参与胆囊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评估胆囊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5.
目的随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如何决策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及时中转外科手术,手术时机的选择是提高治疗 SAP 疗效的关键。本文探讨 SAP 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998~2003年间收治的65例 SAP 患者的非手术治疗中转外科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及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死亡率在13.85%,死亡和临床病理改变有关,手术时机的选择以“个体化”为原则,手术方式以胆胰联合手术,胰坏死病灶清除引流为主。结论 SAP手术时机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应与 SAP 自然病程相适应,术式选择以简单有效,充分引流,清除坏死病灶,去除病因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在脾脏外科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12月对9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mmbocytopenia purpum,ITP),2例脾血管瘤,2例脾亢及1例脾破裂进行LS.结果 1例中转开腹,其余13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控制适应证的条件下LS是安全可靠的,脾蒂处理是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提高对胆囊床胆管及其损伤的认识和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胆囊切除后胆囊床胆管损伤 37例的诊治情况。结果  37例中 ,证实为Luschka胆管 17例、胆囊肝管 4例、右前叶肝管及其分支 3例 ;其余 13例仅发现胆瘘而未见损伤胆管。本组 30例经胆瘘处缝合引流或单纯引流治愈 ,4例未置引流者因局限性胆汁积聚经皮置管或穿刺引流治愈 ,另 3例因病情恶化而再次剖腹手术。结论 胆囊切除时易致胆囊床胆管损伤 ,术中仔细检查裸露胆囊床有无胆瘘应列为常规步骤 ,一旦发现有胆瘘 ,不论对胆漏处如何处理均应放置引流  相似文献   
118.
我院1986年~1995年间共收治肝门部胆管癌39例,其中手术探查24例,切除15例,切除率62.5%。现结合手术切除病例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手术切除治疗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7例,女8例,年龄45~70岁,平均58.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其中10例伴有上腹部胀痛。病程1周~3个月,平均40.5天。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血清胆红素增高,其中超过171μmol/L8例,最高达583.1μmol/L。1例合并有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均以B超为首选检查,同时行CT检查9例。全部病例术前行PTC,获得明确诊断。 2.胆管癌类型和手术方式:按Bismuth的肝门部胆管癌分型法分型,本组I型5例,Ⅱ型4例,Ⅲ型4例,Ⅳ型2例。行胆管癌切除、左右肝管整形、胆肠  相似文献   
119.
本院1980~1987年间对14例腹腔脓肿进行诊断与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就临床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10~70  相似文献   
120.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51例,并结合文献对AAC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探讨。除胆道本身异常外,胆囊缺血、胆囊排空障碍和细菌感染亦可引起AAC。AAC可能还与抗生素过敏有关。B超可作为诊断AAC的首选检查。胆囊切除是AAC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