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3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核仁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热休克反应(42℃ 1h,37℃恢复12h)诱导C2C12细胞中HSP70的高表达;构建HSP70与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C2C12肌原细胞后,用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热休克反应及基因转染诱导的HSP70表达;在分离纯化核仁和胞质蛋白组分后,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技术及免疫印迹检测氧化应激(0.5mmol/L H2O2)诱导的HSP70的分布改变。结果:免疫印迹显示,热休克反应和瞬时转染重组质粒,均能导致C2C12细胞中HSP70的高表达;荧光示踪显示,过氧化氢处理1h后,可见胞核有较强的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及细胞组分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热休克处理的细胞暴露于过氧化氢1h后,HSP70从细胞质向细胞核及核仁移位。结论: 氧化应激能导致HSP70从胞质向核仁移位。 相似文献
72.
设计性实验——科研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前奏——七年制01级病理生理学设计性实验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通过应试来选拔人才的教育观念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界通过自我反思,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特别是应试教育暴露出来的弊端,提出了素质教育.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和教育层次,素质教育应该有不同的重点和手段.大学阶段,教育目标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教育内容也具有显著的专业特点.对身心发育跨入成熟期的医学生来讲,素质教育理应结合专业教育步入一个较高的阶段.在实验教学方面,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过渡到设计性实验,是医学实验教学体制的必然转变.这一转变,也必将成为科研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前奏. 相似文献
73.
胰液细胞抑癌蛋白表达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胰液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抑癌蛋白的表达异常在提高胰腺癌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共20例进行ERCP术并静注100u促胰泌素收胰液,胰液经离心后行细胞涂片,胰液细胞涂片进行巴氏染色,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 System检测p16,p21,p53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胰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巴氏染色)。10例胰腺癌患者的胰液中6例找到瘤细胞,而非癌组10例均未找到瘤细胞,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53和p16蛋白的表达改变,又有2例胰液中的可疑细胞被判断为瘤细胞,总阳性率为8/10(80.0%)。特异性为100.0%,准确性为90.0%。结论:胰液脱落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细胞化学法检测抑癌蛋白 表达异常对鉴别胰腺疾病的良、恶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 比较0.5%左旋布比卡因和0.5%布比卡因在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于T12~L1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cm;下管取L3~L4行硬膜外穿刺,向尾侧置管3cm。于上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试验量,5min后注入首剂0.5%左旋布比卡因(A组)或布比卡因(B组)8~15ml,左旋布比卡因总量不超过200mg,布比卡因总量不超过100mg。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总量、肌松效果、感觉阻滞及VAS评分无显著差异,A组对血压、心率影响更小。结论 0.5%左旋布比卡因比0.5%布比卡因更适用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无痛苦内镜在伴有焦虑、抑郁性神经症状患者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伴有焦虑、抑郁性神经症状合并消化系统症状患者30例,分为无痛苦内镜组和普通内镜组各15例,比较两组患者内镜检查完成情况,术中恶心、躁动等不适,舒适满意度,愿意复诊率。结果两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患者反应、舒适满意率、愿意复诊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痛苦内镜检查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率,活检阳性率,避免漏诊,对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病情恶化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不同肿瘤病从对硫喷妥纳的耐受情况,确定一适当用量,以指导肿瘤病从麻醉用药,保证手术安全,保护其免疫功能不受损害。方法:随机观察61例肿瘤病人全麻诱导时硫喷妥纳用量,入睡时间,血浆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含量,硫喷妥纳诱导前后心率变化和硫喷妥纳诱导后的并发症。结果:男女肿瘤病人的血浆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但男性肿瘤病从硫喷妥纳用量较女性者大,男性肿瘤病人的入睡时间也较女性肿瘤病人长,消化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肿瘤病人使用异丙酚麻醉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及头颈部肿瘤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2组,S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0.8mL/kg(参附组,n=15),P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乳酸林格氏液0.8ml/kg(异丙酚组,n=15),5分钟后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麻醉诱导。于麻醉前静息状态下、诱导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分别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结果:S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及插管时血流动力较为稳定,并且情况优于P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维持肿瘤病人使用异丙酚麻醉诱导期间循环的稳定。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纳米紫杉醇体内对BCML-TA299乳癌的抑制作用和凋亡的诱导。方法:建立小鼠体内荷BCML-TA299乳癌模型,用纳米紫杉醇载体注入小鼠皮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肿瘤体内抑瘤率,应用HE染色形态学观察、BaxmRNA原位杂交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了解纳米控释紫杉醇诱导小鼠乳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纳米紫杉醇10mg/kg、15mg/kg给小鼠乳癌原位注射,对BCML-TA299乳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且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纳米紫杉醇体内对BCML-TA299乳癌模型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主要途径可能是凋亡。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内镜下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胃镜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2002~2005年5年间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病理。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无人群特定性,但中老年人比例较高。70%以上患者表现有上腹痛。胃镜缺乏特异性表现,常呈多形性、弥漫性、范围广的特征,镜下难于同其他胃恶性肿瘤鉴别。全部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是临床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为提高诊断率,对胃镜下隆起性病变尤其是肿块表面伴糜烂溃疡时应高度怀疑,注意病理取材方法及质量,预后一般优于胃其他肿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