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CD4+T、CD8+T细胞表达变化及其在腹主动脉血管钙化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血液透析方式和透析器均相同的MHD患者为试验组,以侧腹部X射线平片评价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再分为钙化组(男8例,女7例)和非钙化组(男7例,女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男女各5例)。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患者静脉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sCRP)。以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MHD两组患者年龄、血压、血钙、血磷、血sCRP和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以及CD3+T细胞和CD4+CD3+T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CD8+CD3+T细胞百分数为(23.54±4.62)%,较非钙化组的(39.22±7.21)%明显下降(P<0.01);钙化组CD4+/CD8+T细胞比值为(1.81±0.30),较非钙化组的(1.26±0.39)上升(P<0.01),其中CD4+/CD8+T细胞比值在1.5以上及1.5以下血管钙化发生率分别是73%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D4+/CD8+T细胞比值在1.5以上和以下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CD4+/CD8+T细胞表达变化,CD4+/CD8+T细胞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但CD4+/CD8+T细胞在血管钙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卡铂胸腔注入合并盖诺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 ,而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方法。我院1 997年~ 2 0 0 2年应用卡铂合并盖诺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2 5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材料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治疗组 :2 5例中 ,男 1 5例、女 1 0例 ,年龄 35~ 70岁、中位年龄 5 7岁 ;对照组 :30例中 ,男 1 8例、女 1 2例 ,年龄 5 0~ 70岁、中位年龄 6 0岁。两组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正常。治疗前经B超检查胸腔积液量 >80 0ml。Karnofsky标准评分在 6 5~ 75分。1 .2 治疗方法 首先经B超定…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化疗期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科近几年治疗的20例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春霞  李丽  邹杨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9(3):258-259,261
目的 :探讨抗抑郁治疗对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6 0名肿瘤抑郁病人随机分成A、B二组 ,其中A组 80例 ,予化疗加抗抑郁治疗 ;B组 80例 ,单纯化疗。 8周后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免疫指标的评定。结果 :A组病人的情绪抑郁、睡眠障碍、治疗依从性较B组明显改善 ,有显著差异性。免疫指标CD3+、CD4 +/CD3 +(Th)、CD8+/CD3 +(Ts)、NK +/CD3 和Th/Ts ,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增高 ,而B组CD3+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CD3+、CD4 +/CD3+、Th/Ts治疗后A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轻化疗的免疫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与中性粒细胞胶原酶(MMP-8)、明胶酶B(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检测813例AS患者、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MP-8、MMP-9、hs-CRP浓度变化.结果 经酶免疫测定,AS组血清MMP-8浓度为(6.01±1.42)ng/mL,较对照组(1.08±0.65)ng/m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血清MMP-9浓度值(48.2±5.30)ng/mL,较对照组(5.01±1.88)ng/mL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血清hs-CRP浓度值(15.4±1.80)ng/L,较对照组(3.75±1.46)ng/L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可能与MMP-8、MMP-9、hs-CRP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螺旋电极临床应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翼状电极(被动固定)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但RVA起搏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导致心脏组织及电学重塑,引起左右心室电一机械活动的不同步,使心脏丧失了整体协调性。而螺旋电极(主动固定)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能基本保持左、右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同步收缩,增加心排血量,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分析影响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四川省15家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的老年MHD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腹部侧位X线片,骨盆X线片及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心血管钙化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腹主动脉、髂股动脉或心脏瓣膜钙化分为钙化与非钙化组,比较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9例老年MHD患者,男性41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8.61±6.72)岁,透析龄平均(61.95±44.83)个月,糖尿病肾病占老年MHD患者原发病因首位(25.3%);②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高达81.0%;钙化组(n=64)年龄、脉压差、矫正钙高于无钙化组(n=15)(P0.05), HGB、TC水平低于无钙化组(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HGB和TC是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危险因素(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磷是老年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的心血管钙化发生率高达81.0%;高钙、高磷、低HGB和低TC是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危险因素,改善上述指标,可能会降低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扩大切除术并不一定能改善预后,因此,保留乳房手术后辅以放射治疗逐渐成为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向。现将本院使用保留乳房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已知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肾脏组织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拟进一步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3/2007-05在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神经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由澳大利亚Monash医学中心肾内科实验室提供;转化生长因子β 1由cytolab公司提供.②实验分组:将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无转化生长因子β1干预;实验组:又分为在同一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2μ g/L)下,培养6,12,24 h;在不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2,5,10 μ g/L)下,培养24 h.③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同一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2 μ g/L)干预不同时间后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蛋白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选择出最佳的作用时间点;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ting以检测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不同转化生长冈子β1浓度干预下培养24 h后的mRNA、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①培养12,24h时,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蛋白表达比0h增高(P<0.05);24h时表达略高于12h(P>0.05).提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到达一_甲台期,24h为最佳的作用时间点.②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证实,2 μ g/L转化生长因子β 1干预24 h后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增大,表达呈下降趋势,10 μ g/L时表达低于2 μ g/L时的表达(P<0.05).结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正常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干预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能参与了肾问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10年6月在我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有完整基本资料登记、年龄≥60岁老年患者10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至2013年6月30日. 结果 105例患者中位年龄69岁,中位透析龄27个月.截止2013年6月30日死亡33例,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11例(33.3%)、肺部感染7例(21.2%)及脑血管疾病5例(15.2%).死亡组患者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及外周血管钙化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死亡组合并高血压比例、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死亡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体质指数、尿素清除指数及钙化评分等因素后,合并心血管疾病(HR=2.143,95%CI:1.010~4.613,P=0.049)、不合并高血压(HR=0.293,95%CI:0.097~0.889,P=0.03)及低血浆白蛋白(HR=0.838,95%CI:0.748~0.904,P=0.002)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