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婴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 response,ABR)与多频稳态反应(auditorysteady-state response,ASSR)的关系.方法 对2035例婴儿进行ABR和ASSR检测,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相关分析、t检验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①ABR反应阈与ASSR不同频率反应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732~0.915 (P<0.05).②在t检验中,ABR反应阈值与ASSR 4 kHz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有意义(P<0.05).③ABR预测ASSR0.5、1、2、4 kHz、高频均值、均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979x-6.921,y=0.909x-1.705,y=0.948x-3.647,y=1.117x-5.113,y=1.033x-4.380,y=0.988x-4.346.结论 婴儿ABR与ASSR反应阈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主要是反映ASSR 4 kHz的反应阈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价耳穴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综合检索国内外大型数据库,经过严格筛选后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结果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profiler 3.6软件对结果证据质量进行评级。 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1 243例患者。分析发现耳穴疗法联合药物在恶心呕吐发生率[RR=0.50,95%CI(0.39,0.63)]、便秘发生率[RR=0.53,95%CI(0.44,0.65)]、疼痛评分[SMD=-0.52,95%CI(-0.74,-0.30)]、药物用量[WMD=-12.03,95%CI(-20.64,-3.41)]方面好于单纯应用药物,在疼痛缓解率[RD=0.12,95%CI(0.07,0.17)]、Kamofsky氏活动状态评分[WMD=0.98,95%CI(-0.46,2.42)]方面,与单纯应用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据等级:疼痛缓解率评级为非常低,恶心呕吐发生率评级为低,便秘发生率评级为低,7 d用药量评级为非常低,KPS评分评级为低,疼痛评分评级为低。结论 耳穴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癌性疼痛好于单纯应用药物。该结论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研究结论需谨慎对待,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3.
总结63例心脏—声带综合征婴幼儿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配合及护理经验,认为重点是做好检查前准备、心理护理,重视与患儿和家长的沟通,取得患儿和家长的良好配合;检查中与医生熟练配合,严密观察患儿意识、面色、口唇、呼吸、哭声,以及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本组病例检查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4.
艾庆  申强  包忠武  周俊  邹宇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68-169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导管射频消融后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4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检测Tp-Ted、Tp-Tecd、QTd、QTcd变化情况,并选取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其差异性。结果室性心律失常者手术后Tp-Ted、Tp-Tecd、QTd、QTcd和手术前对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和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以提高心肌复极稳定性,减少Tp-Te间期。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川芎原药材中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冰醋酸(35∶65∶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1nm,流速1ml.min^-1,柱温:室温。结果 当阿魏酸的浓度在2.53~40.40μg.ml-1范围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99.67%,RSD=1.8%。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川芎原药材或含有川芎的中成药建立对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时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应用站立海绵垫的方法干扰人体直立时的本体觉,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the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PPV-PSC)患者在本体觉受到干扰时的姿势平衡.方法 39名确诊为BPPV-PSC患者进行以下四种感觉条件下的姿势稳定性定量测量:T1:睁眼站立于坚硬平板;T2:闭眼站立于坚硬平板;T3:睁眼站立于海绵垫;T4:闭眼站立于海绵垫,所有测试均于姿势描记仪上完成.采用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的平均晃动速度(sway velocity, SV)为研究参数,并与39名正常人姿势稳定性作为对照.结果 ①应用海绵垫干扰本体觉后,BPPV-PSC组睁眼(t=11.905, P<0.001)及闭眼(t=11.457, P<0.001)时的SV均增加,对照组睁眼(t=9.701, P<0.001)及闭眼(t=17.604, P<0.001)时的SV亦均增加;②相同感觉条件下两组SV比较,除T1外(t=1.810, P=0.078),T2~T4条件下BPPV-PSC组的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79~5.177, P=0.002~0.000).结论 BPPV-PSC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在视觉和/或本体觉受到干扰时低于正常人,其机制可能与患者半规管流体动力学变化导致的前庭终器传入感觉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测定注射用磷霉素钠中的磷霉素钠二醇物含量,并与现行中国药典方法比较,提高对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Promosil CN(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5 mmol.L-1醋酸铵-甲醇(82∶18),采用(-)ESI电离源,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 154.9→80.9(磷霉素二醇物)和m/z 120.9→77.1(内标苯甲酸)。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采用Agilent Zorb-ax NH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10.89 g.L-1磷酸二氢钾溶液,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6℃;检测器温度为35℃。结果: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二醇物在22.46~359.4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4.492 ng.mL-1,每一样品的分析时间为5 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二醇物在0.104~5.205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为0.7%,重复性良好。结论:本研究2种方法专属性高、简便、可靠,可用于注射用磷霉素钠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对甲基-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PC12细胞c-Jun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后,加入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Jun和phospho-c-jun蛋白表达。结果 MPP+处理72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hospho-c-ju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组phospho-c-ju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之间c-jun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c-Jun磷酸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9.
金银花的药理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银药的药理与临床作用。结果金银花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结论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湿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毒、蜂窝状组织炎,痢疾等多种疾病,有"中药之中的青霉素"之称。  相似文献   
80.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临床上常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利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热毒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现对大黄的药理作用,应用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