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2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18篇 |
临床医学 | 44篇 |
内科学 | 46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100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33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以SPA包被的磁珠和富含SP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福氏志贺菌的多抗血清结合,制备福氏志贺菌特异的多抗磁珠和抗体致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协同凝集试剂与免疫比浊试剂,利用免疫比浊分析探索其在福氏志贺菌自动快速定量检测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福氏志贺菌F1a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多抗血清,磁珠包被SPA后再与多抗偶联,制成多抗免疫磁珠.以该磁珠捕获模拟标本的福氏志贺菌,接种MH平板37℃培养18~24 h,菌落计数后计算免疫磁珠的特异富集作用.富含SP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o 1800株)经甲醛灭活后,与福氏志贺菌的多抗血清结合,制备特异抗体致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协同凝集试剂和自动定量检测的免疫比浊试剂,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编制程序进行自动检测并进行初步的方法学评价.结果 福氏志贺菌Fla免疫日本大耳白兔获得了高质量的多抗血清,特异性好,凝集效价达1:320;制备多抗免疫磁珠对福氏志贺菌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菌落计数显示磁珠处理的细菌捕获效率约为30%;抗体致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协同凝集试剂和自动定量检测的免疫比浊试剂,在玻片上能与待测福氏志贺菌产生明显的凝集现象,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定量检测灵敏、特异、线性良好.结论以福氏志贺菌的多抗血清分别致敏SPA包被的磁珠和富含SP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特异的多抗磁珠对福氏志贺菌有一定的特异捕获与富集作用,抗体致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协同凝集试剂与免疫比浊试剂对福氏志贺菌的自动、快速、定量检测具有较好的效果,为病原菌的快速诊断和自动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HP感染蒙古沙土鼠致Barrett食管及胃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蒙古沙土鼠的动物模型,观察HP及HP与N-甲基-N′-硝基-N-亚甲基胍(MNNG)共同作用后食管和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96只SPF级蒙古沙土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A组单用HP菌液灌胃;B组在接种HP后4周,摄入MNNG水(20μg/ml),连续30周;C组单用MNNG水(20μg/ml),连续30周;D组为对照组.各组分别在实验后12、24和48周3个时相点各处死8只,取食管和胃黏膜行组织学检查,用Warthin-Starry银染、PCR和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结果 累计至48周,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A组(62.5%,33.3%,37.5%)、B组(62.5%,20.8%,54.2%)显著高于C组(37.5%,4.2%,8.3%)、D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有1例发生胃癌,2例出现Barrett食管.结论 HP感染可以直接导致胃癌发生,同时也能诱发出Barrett食管. 相似文献
23.
单链抗体是一种小分子基因工程抗体,以其独有的优势在显像定位诊断、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方面展示了乐观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分子内佐剂融合疫苗的构建、纯化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LTB)的分子内佐剂融合蛋白疫苗,并通过口服免疫小鼠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naDA—LTB融合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napA—LTB,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表达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柱Chelating Sepharose进行纯化,Tris—Tricin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GM1-EUSA检测rNAP-LTB与神经节苷脂的结合。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重组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重叠延伸PCR扩增出了约760bp的napA—LTB融合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相关序列一致。重组融合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0%,Tris—Tricin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29000,纯化后纯度大于90%。Western blot检测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蛋白保持了与GM1神经节苷脂结合的生物学活性。动物实验表明,分子内佐剂疫苗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和胃黏液、肠黏液的抗原特异性sIgA抗体显著高于无佐剂单一亚单位疫苗。结论所获得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黏膜佐剂活性,为进一步的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索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人才的案例教学模式。方法 以学校2018年至2022年选修“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订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教研室原创性疫苗研发为主要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法、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授课,在产学研平台落实以创新思维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过程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该教学实践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其中有5名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教研室原创性疫苗研发。结论 基于原创性疫苗研发的案例教学课可用于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6.
目的构建表达肠血性大肠杆菌(EHEC)0157:H7Ⅲ型分泌蛋白EspA与紧密粘附素G端免疫保护性片断(Intindn C300)的融合蛋白(EspA-IntiminC300)。方法采用PCR技术从EHEC0157lH7基因组中扩增EspA的编码基因espA及IntiminC300的编码基因eaeC300,T-A克·隆后依次构建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宿主细胞E.coliBL21(DE3),测序鉴定,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其表达量及表达形式,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免疫反应性。结果PCR法自EHEC0157tH7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了约580bp(espA)和900bp(eaeC300)的目的片段,将二者融合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espA-eaeC300,测序结果与理论预测值一致性为99.9%(1501/1502)。融合蛋白在工程菌中表达量约40%,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Mr)约54×10^3Da,破菌后电泳证实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武表达,包涵体洗涤后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纯度约90%。免疫印迹显示融合蛋白能分别与兔抗EspA和IntiminC300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结论高效表达了融合蛋白(EspA-IntiminC300),此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为研制EHEC0157:H7多亚单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参与多种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人类病原体 ,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并与胃癌密切相关 ,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Hp在全世界人群中的慢性感染率达到 5 0 %以上 ,中国人群约有 6亿人口受累于Hp感染 ,大大超过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Hp感染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粘附定居 ,其定居因素包括动力、尿素酶和粘附素等。组织学研究表明 ,在胃内Hp只见于胃上皮细胞 ,一般大量存在于胃窦部 ,在胃内定植是Hp致病的前提 ,而粘附则是定植的关键〔1,2〕。Hp之所以能够在胃蠕动时不与食物一起被驱除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3年Marshall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耶)以来,国内外学者对Hp及其致病性进行了大量研究。Hp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的病原菌。在发达国家,成人感染率为50%左右;在发展中国家,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达50%。成人感染率达80%以上,且3/4是在儿童时期获得感染。现有资料表明:局部炎症可造成系统损害,持续感染能诱发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引起感染局部和远位器官的损害。除胃肠疾病与Hp相关外,Hp感染还可引起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肝胆、自身免疫性、皮肤、贫血等疾病。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9.
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近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HspA)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均是有效的抗原成分。由于Hp属微需氧菌,培养条件要求高,难以获得大量天然来源的UreB,HspA,VacA等成分。我们运用PCR技术克隆HphspA基因,并构建载体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材料与方法一、材料质粒PinPointTMXa3购自Promega公司。大肠杆菌JM109及Hp菌株系本室保存菌种。EcoRV、HindⅢ(宝灵曼公司),T4连接酶,TaqDNA聚合酶和PCR分子量标准(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相似文献
30.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于1975年被首次分离,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酸耐受性强,在pH3~5条件下,可长期生存,能产生致死性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1982年被确认为严重致病菌。其感染具有暴发流行趋势、强烈的致病性与致死性和抗生素治疗可加剧病情的危险性等特点,已经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