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小飞蓬药材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TLC鉴别小飞蓬中的槲皮素,HPLC测定小飞蓬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TLC以正己烷-乙酸丁酯-甲酸(6∶5∶1)为展开系统,可以清晰地检测槲皮素;HPLC采用日本岛津Shimadzu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47∶53),检测波长257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槲皮素在0.504~1.134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7%%,RSD分别为1.2%。结论:该法可作为小飞蓬药材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优选蚊子草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并测定抗氧化提取物及其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蚊子草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采用DPPH法研究抗氧化提取物及其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0h;抗氧化提取物及其纯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约为70%,9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蚊子草抗氧化物及其纯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毛冬青总黄酮、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总黄酮、总皂苷的吸附率和转移率为指标,考察上样药液质量浓度、pH、树脂径高比、树脂药材比、洗脱乙醇体积分数等影响因素。结果: 毛冬青纯化工艺为上样药液质量浓度0.4g ·mL-1,药液pH 4.5,药材-树脂比1∶8,树脂径高比1∶15,分别用12 BV水洗,10 BV 30%乙醇洗脱,10 BV 70%乙醇洗脱得总皂苷。结论: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可较好地纯化毛冬青总黄酮与总皂苷,纯化后毛冬青总黄酮含量、总皂苷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84.
严铭铭  邵帅  叶豆丹  黄耀玲  孙永嘉  闫向竹  周媛 《中草药》2012,43(10):1920-1922
目的 对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其他多种色谱方法对小飞蓬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MS、1H-NMR、3C-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小飞蓬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12个化合物,其中8个生物碱类:对羟基苯甲酰胺(1)、carbamic acid,N,N'-(4-methyl-1,3-phenylene) bis-C,C'-dimethyl ester (2)、硫酸阿托品(3)、3,4-二羟基苯甲酰胺(4)、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胺(5)、2-羟基-5-甲氧基苯甲酰胺(6)、甜菜碱(7)、盐酸小檗碱(8);4个五环三萜类:α-香树脂醇(9)、β-谷甾醇(10)、齐墩果酸(11)、β-胡萝卜苷(12).结论 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5.
细胞许多新陈代谢活动都伴随着离子浓度的改变,通过对离子浓度的检测可以间接检测细胞代谢状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可以实现在活细胞内对离子浓度微弱变化的动态检测,为细胞离子代谢的可视化检测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FRET技术在离子浓度、离子通道以及膜电位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加味黄连膏对湿疹模型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60只,采用二硝基氯苯(1-chloro-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建立皮肤湿疹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基质(模型对照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组(加味黄连膏治疗组),对湿疹部位皮肤连续涂抹给药11d,以HE染色实验结果评价皮肤中炎症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p-p38和p38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中p38MAPK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鼠皮肤肿胀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TNF-α和IFN-γ)的水平,加味黄连膏治疗组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与模型组相比,加味黄连膏治疗组皮肤组织中p-p38MAPK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p38MAPK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加味黄连膏可以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治疗皮炎湿疹。  相似文献   
87.
目的基于TLR5-NF-κB通路建立报告基因系统筛选四物汤中的有效成分。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in 2000将含有hTLR5基因和NF-κB Luc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入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加入药物刺激后再检测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水平,筛选出能够激活TLR5受体及其下游NF-κB通路的有效成分。结果果糖、腺嘌呤能够显著激活此通路,且随果糖、腺嘌呤作用浓度的增加对细胞膜表面TLR5受体及其下游的NF-κB通路激活作用也随之增强,叶酸、东莨菪内酯、芍药苷、盐酸川芎嗪、β-谷甾醇、阿魏酸也能一定程度激活此通路。结论通过TLR5受体介导NF-κB通路激活剂筛选模型,筛选出四物汤内果糖、腺嘌呤、芍药苷、盐酸川芎嗪、叶酸、东莨菪内酯、β-谷甾醇、阿魏酸8种单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激活TLR5受体及其下游的NF-κB通路。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4-6脊髓中神经调节蛋白(NRG) 1及其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 2表达以及坐骨神经损伤点处髓鞘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7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19只。模型组和推拿组夹持右侧坐骨神经造模;假手术组仅分离后暴露坐骨神经,不夹持。术后7 d,推拿组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模拟点法、拨法、揉法,作用于殷门、承山、阳陵泉,分别于造模前、术后7 d、28 d行斜板测试,于术后3 d、7 d、28 d,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4-6脊髓NRG1、ErbB2蛋白表达,术后28 d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损伤点处髓鞘的变化。结果 术后7 d和28 d,模型组和推拿组斜板测试角度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28 d,推拿组评分高于模型组(P< 0.05)。坐骨神经损伤点中,术后3 d,模型组和推拿组NRG1、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7 d和28 d,各组NRG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28 d,模型组和推拿组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L4-6脊髓中,术后3 d,模型组和推拿组NRG1、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7 d,模型组和推拿组NRG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 0.05),模型组和推拿组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28 d,推拿组NRG1表达高于模型组(P< 0.05),ErbB2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28 d,模型组髓鞘崩脱严重,推拿组神经损伤点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神经纤维髓鞘保留较完整;模型组g-ratio值低于假手术组(P< 0.05),推拿组高于模型组(P< 0.05),且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三法三穴”推拿手法能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推拿干预周围神经损伤起效机制与维持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 4-6脊髓中NRG1和ErbB2蛋白表达,维持正常髓鞘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可行走分娩镇痛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待产妇280例,根据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140例为分娩镇痛组(Z组),常规分娩组140例(C组)。镇痛组(Z组)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穿刺操作,成功后开始镇痛;常规分娩组(C组)不做麻醉干预。观察组记录镇痛前即刻(T0)及镇痛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宫口开全时(T4)VAS评分,C组记录宫口开3 cm时(T0)及以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宫口开全时(T4)VAS评分;两组中转剖宫产率、产程进展及产后出血情况、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改良Bromoge分级评分都是0分,两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中是可行且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丙泊酚诱导大鼠丘脑镇静作用的新型调节机制。方法①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丙泊酚(100 mg·kg-1,ip)诱导镇静模型SD大鼠丘脑差异磷酸化蛋白质进行标记和定量分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的生物进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丘脑酪氨酸羟化酶(TH)第19位丝氨酸磷酸化表达水平。②利用TH抑制剂甲基酪氨酸(20 mg·kg-1,提前30 min ip给药),考察其对丙泊酚诱导C57BL/6J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诱导时间、持续时间和翻正反射消失率的影响。结果质谱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丙泊酚组SD大鼠丘脑中共92个磷酸化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其中TH第19位丝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Western印迹法结果一致(P<0.05)。丙泊酚(70~120 mg·kg-1)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小鼠的翻正反射消失率,TH抑制剂甲基酪氨酸预处理可使丙泊酚诱导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率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由92.32 mg·kg-1(95%CI:90.60~94.08,R2=0.9969)降至85.38 mg·kg-1(95%CI:81.30~89.67,R2=0.9768),量效曲线左移。与单用丙泊酚组比较,甲基酪氨酸预处理组可显著延长丙泊酚(90,100和120 mg·kg-1)诱导的C57BL/6J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P<0.05)。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大鼠丘脑中多种磷酸化蛋白质参与调控丙泊酚诱导的镇静效应,抑制TH的活性可显著增强丙泊酚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