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术前内镜引流在疑似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我院在2010.1~2014.12期间,对收治入院的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将评估后的病人分成3组:肿瘤可切除组;肿瘤肯定不能切除组;肿瘤疑似可切除组。可切除组采用手术治疗,肯定不能切除组采用内镜治疗(内镜治疗不成功者采用PTCD),对疑似可切除组采用术前内镜引流,1~2天后再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探查能够切除肿瘤者则予以切除,不能切除者则直接关腹。本文主要对疑似可切除这一组病人(共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46~63岁,平均年龄52岁。术前Bismuth分型:Ⅱ型2例,Ⅲ型11例,Ⅳ型4例。术前影像学评估均不能确定肿瘤能否切除,外科手术前1~2天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11例)或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6例)。术中探查提示:胆囊癌侵及肝门部胆管3例,均行姑息性胆囊切除术;肝癌侵及肝门部胆管4例,行左半肝切除联合右肝管空肠RY内引流术1例,3例行肿瘤活检术;原发性胆管癌10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2例,余6例仅行肿瘤活检。7例病人术后1~2周将鼻胆管引流改为塑料支架引流。全组1患者出院时均无胆道外引流管,黄疸有效缓解率为100%。结论对疑似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患者术前1~2天先行内镜引流,既可增加该类病人外科手术切除的机会,也可有效避免对术中明确不能切除的患者实施"U"型管外引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该类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2.
阔叶黄檀三萜类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黄檀属植物中阔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将阔叶黄檀心材50.0 kg,粉碎,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浸膏。浸膏经水分散,通过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制备得到上述4个萃取部位。然后分别采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C18色谱柱(ODS)及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分析、波谱分析及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阔叶黄檀中分离鉴定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3-O-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1),β-sitostenone(2),β-sitosterol(3),豆甾醇(4),β-香树脂酸乙酸酯(5),β-香树脂醇-3-棕榈酸酯(6),3-乙酰齐墩果酸(7)。结论: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阔叶黄檀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调查当前我国人群心理健康现状,并对比30年前后心理症状分数差异,为促进我国人群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国12个省市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8岁以上人群1216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其心理症状。结果:我国人群SCL-90各因子得分均值在1.23~1.66之间,未发现有明显峰值;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在2015显著高于1986年;除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以外(P0.05),其余各因子女性得分均高于男性得分(均P0.05);18~44岁组(青年组)因子得分最高。结论:我国人群SCL-90常模更新后总体心理健康状态相对稳定,而女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青年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和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免疫状态和胰岛素抵抗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信封法分为治疗组(48例,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和对照组(48例,普通肠内营养).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和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对数化胰岛素抵抗指数(lnHOMA-IR)、降钙素原、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1±4.3)%比(30.1±5.7)%,P=0.043;1.76±0.21比1.36±0.12,P=0.038;(19.3±4.8)%比(13.3±3.2)%,P=0.032];而空腹胰岛素、lnHOMA-IR及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7.3±1.7) mU/L比(10.2±2.1) mU/L,P=0.041;0.60±0.05比0.88±0.06,P=0.039;(0.12±0.07) μg/L比(0.35±0.12)μg/L,P=0.028].治疗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8.8%(9/48)]明显低于对照组[39.6%(19/48),P=0.025].结论 对于由上消化道穿孔所致的腹腔感染患者,应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及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能改善免疫状态,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儿童血浆中吗替麦考酚酸(MPA)的方法,以进行吗替麦考酚酯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采用C18柱(Waters Spherisorb 5μm ODS,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三乙胺(40:60:0.3)(磷酸调pH至3.5);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2 nm。结果:当吗替麦考酚酸浓度在0.5~60mg/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高、中、低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1.5%,93.7%和96.9%,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3.3%,95.6%和104.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目前采用此方法已测定儿童谷浓度血样20份,浓度范围在0.76~2.67 mg/L。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方法简便,可用于儿童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比较小叶菝葜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实验以及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实验研究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结果 小叶菝葜乙醇提取的总浸膏、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均可降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和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乙酸乙酯部位效果最为显著;总浸膏和乙酸乙酯部位能明显的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结论 小叶菝葜乙醇总浸膏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萃取后乙酸乙酯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针对妇科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掌握其感染特点,以便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医院感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治患者12 424例,发生医院感染435例,感染率为3.5%,其中手术患者共386例,占88.7%;化疗患者49例,占11.3%;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道、盆/腹腔、皮肤/切口,分别占49.2%、29.7%、11.3%;共分离出病原菌34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94株,革兰阴性杆菌118株,真菌28株.结论 重视并减少妇科肿瘤患者的易感染因素,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小叶菝葜是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草药,探讨行质量评价方法很有必要。菝葜科植物中的标志性化合物—白藜芦醇是公认的具有明确疗效的化合物。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流动相乙腈-水(25颐75);检测波长320 nm。结果:该方法可以用于小叶菝葜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结论:本研究可建立小叶菝葜中白藜芦醇的测定含量方法,为进一步制定该中草药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中CXCR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术后肿瘤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癌旁组织中CXCR4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转移复发以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XCR4在胃癌中表达为60.3%,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CXCR4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淋巴转移、浸润深度、胰腺包膜累及与否有关(p<0.05)。多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胃癌术后复发与胃癌组织中CXCR4表达有关(p<0.05)。胃癌CXCR4阴性组生存率优于阳性组(P<0.05)。结论:CXCR4在胃癌中存在过度表达,与胃癌淋巴转移、术后转移复发呈正相关性,胃癌CXCR4阴性组生存率优于阳性组,有望作为预测胃癌淋巴转移、术后复发以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0.
建立大鼠血浆中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法。生物样品中槲皮素-3’-O-葡萄糖苷和卡马西平(内标)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HPLC-MS/MS方法采用多离子反应模式(MRM)进行检测,被测物质和内标均在3.5min内出峰。槲皮素-3’-O-葡萄糖苷在血浆中的最低定量限是10.625ng/mL,最低检测限是4.25ng/mL,平均回收率大于66.80%,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的RSD值均小于10.44%。尾静脉注射10mg/kg槲皮素-3’-O-葡萄糖苷后,其t1/2和AUC分别是(0.02±0.01)h和(1.22±0.28)×104μg/L·h。本法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