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不断总结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今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滞后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22.
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的常见症状,药物止痛是其主要方法,但药物治疗易产生依赖性和相关副作用。我们将热疗引入肾绞痛的治疗中,并将热疗综合治疗与单纯药物止痛组作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S180腹水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S180腹水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S180腹水瘤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TAT-N24腹腔内注射,观察TAT-N24对腹水瘤小鼠腹水生成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腹水瘤细胞细胞周期进程,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检测TAT-N24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验证TAT-N24的抗肿瘤作用. 结果腹水测量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腹水为(8.3±2.3)mL,实验组分别为:TAT-N24 5 μL组(3.2±1.2)mL,TAT-N24 20 μL组(2.7±1.0)mL,TAT-N24 100 μL组(1.3±0.2)mL;结果提示给予腹腔注射TAT-N24能显著抑制腹水的生成(P<0.05);BrdU/PI双掺入法检测细胞DNA合成结果显示,对照组BrdU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比例为(25.86±3.54)%,而给予TAT-N24高剂量(100 μL)组BrdU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比例为(5.91±0.5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动物腹水瘤细胞中G0/G1期细胞为(63.88±4.01)%,S期和G2/M期细胞分别为(23.93±2.91)%和(12.19±1.62)%,而TAT-N24高剂量组动物腹水瘤细胞G0/G1期细胞增加至(83.71±1.53)%,S期和G2/M期细胞分别为(7.56±1.40)%和(8.72±0.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融合多肽TAT-N24能有效抑制S180腹水瘤小鼠的腹水生成,阻滞腹水瘤细胞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DNA合成.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干扰素/维甲酸诱导死亡基因(retinoidinterferoninduced mortality,GRIM19)对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GRIM19真核表达载体(pCMVFlagGRIM19),转染入SW480细胞中,Western blotting检测GRIM19及凋亡相关蛋白Balxl的表达,采用AnnexinV/PI和线粒体膜电位JC-1染色检测SW480细胞的凋亡。结果:成功构建pCMVFlagGRIM19真核表达载体。pCMV-Flag-GRIM-19质粒转染SW480细胞后,GRIM19的表达上调,凋亡抑制蛋白Bclxl的表达则下调。转染空质粒pCMVFlag组SW480细胞凋亡率为(7.7±1.39)%,转染pCMV-Flag-GRIM-19质粒后SW480细胞凋亡率为(15.0±2.52)%(P<0.05)。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显示转染空质粒pCMVFlag组SW480细胞膜电位降低细胞为(7.5±2.09)%,而转染pCMVFlagGRIM19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为(17.5±3.07)%(P<0.05)。结论:GRIM-19体外转染可有效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5.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输液用药的重要工具。静脉留置针摒弃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的输液方式,对于四肢静脉多次穿刺、静脉显露不明显、穿刺困难而又需连续输液或按时静脉  相似文献   
26.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u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Uni-VATS)的推广,是近年微创胸外科最重大的进展之一。随着腔镜下成像设备、切割缝合器械及电分离器械的改进,单孔VATS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肺组织活检术逐渐扩大到解剖性肺叶/段切除、全肺切除、支气管/血管袖式吻合。多中心大量报道已证实:单孔VATS行肺叶切除安全、可行,清扫纵隔淋巴结的组数及总数均不低于传统多孔VATS,在疼痛、创伤及术后恢复方面也有积极的结果。虽然暂未得到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数据如5年生存率,但有序地逐步开展单孔VATS仍是微创胸外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将围绕单孔VATS的原理及具体操作细节,结合肺癌根治术的基本操作理念进行讨论及综述,以期为单孔VATS的有序、规范化开展提出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7.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首发于中国武汉。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均已有确诊病例。该病传播迅速,且存在明确的人际传播。但对于围手术期,尤其是胸外科,NCP患者则尚未见报道。本例病案主要描述了1例肺癌围手术期合并NCP患者从术前检查到术后最终确诊的诊治全过程,包括患者术前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术后发热症状及胸部CT影像演变过程和相应治疗防护措施以及确诊后的诊治流程等,为胸外科围手术期合并NCP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特殊防护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8.
目的从TGF-α、TGF-β配体成员(TGF-β1、TGF-β2、TGF-β3)、TIMP-1、TIMP-2、MMP-2筛选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RNA水平异常表达的细胞因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SCLC组织和毗邻正常组织中TGF-α、TGF-β1、TGF-β2、TGF-β3、TIMP-1、TIMP-2、MMP-2 mRNA表达量,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TGF-α、TGF-β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046 vs 0.005,P0.01;16.91 vs 11.76,P=0.04),TIMP-2水平降低(25.23 vs 207.85,P=0.02),而NSCLC中MMP-2/TIMP-2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0.77 vs 0.02,P=0.04)。III-IV期NSCLC组织的TGF-α水平高于III期(0.06 vs 0.02,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TGF-β1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7.70 vs 10.00,P0.01)。鳞癌组织中TIMP-2水平低于腺癌组织(20.06 vs 33.51,P=0.02),无淋巴结转移组TIMP-2水平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30.02 vs 20.56,P=0.03)。结论 TGF-α与NSCLC进展密切相关;TGF-β1在NSCL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MMP-2/TIMP-2可能是较敏感的肿瘤生物学指标,且TIMP-2与NSCLC侵袭转移相关,相对高表达的TIMP-2可能提示腺癌。  相似文献   
29.
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穿膜融合多肽TAT-2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观察TAT-N24对HT29细胞内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T29细胞周期进程,应用BrdU掺入的方法检测TAT-N24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证实TAT-N24的抗肿瘤作用。 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T-N24能够有效进入细胞内,TAT-N24处理的细胞内Rb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变化,但可见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BrdU/PI双掺入法检测细胞DNA合成结果显示,对照组BrdU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的比例为(52.2±1.88)%,而TAT-N24组BrdU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的比例为(29.9 ±2.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HT29细胞中G0/G1期细胞为(55.27±2.48)%,S期和G2/M期细胞数分别为(26.97±0.94)%和(17.76±1.77)%,而TAT-N24组HT29细胞G0/G1期细胞减少到(65.10 ± 1.79)%,S期和G2/M期细胞分别为(18.49±0.68)%和(16.40±1.51)%,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融合多肽TAT-24能有效抑制Rb蛋白磷酸化,阻滞结肠癌HT29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DNA合成。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医护人员面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DRPI)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后方医院压疮管理小组和前线队伍护士长、护理小组组长联合建立战地DRPI管理小组,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面部防护与DRPI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抗疫一线临床实践与某院手术室DRPI管理经验制订对策进行干预。结果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面部DRPI的发生率从51.64%下降至0。结论面对突发COVID-19疫情,加强前后方联动,建立战地DRPI管理小组,联系抗疫一线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利于避免或减少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面部DRPI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