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249篇 |
免费 | 2556篇 |
国内免费 | 18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2篇 |
儿科学 | 506篇 |
妇产科学 | 189篇 |
基础医学 | 2300篇 |
口腔科学 | 524篇 |
临床医学 | 6755篇 |
内科学 | 4024篇 |
皮肤病学 | 882篇 |
神经病学 | 1396篇 |
特种医学 | 199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4篇 |
外科学 | 3317篇 |
综合类 | 14353篇 |
预防医学 | 5698篇 |
眼科学 | 781篇 |
药学 | 6416篇 |
91篇 | |
中国医学 | 5655篇 |
肿瘤学 | 1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1篇 |
2023年 | 1208篇 |
2022年 | 1360篇 |
2021年 | 1725篇 |
2020年 | 1215篇 |
2019年 | 1182篇 |
2018年 | 1285篇 |
2017年 | 693篇 |
2016年 | 939篇 |
2015年 | 1023篇 |
2014年 | 2710篇 |
2013年 | 2343篇 |
2012年 | 2603篇 |
2011年 | 2831篇 |
2010年 | 2784篇 |
2009年 | 2668篇 |
2008年 | 2631篇 |
2007年 | 2390篇 |
2006年 | 2414篇 |
2005年 | 2357篇 |
2004年 | 2185篇 |
2003年 | 2018篇 |
2002年 | 1725篇 |
2001年 | 1570篇 |
2000年 | 1483篇 |
1999年 | 1233篇 |
1998年 | 1038篇 |
1997年 | 917篇 |
1996年 | 999篇 |
1995年 | 859篇 |
1994年 | 799篇 |
1993年 | 681篇 |
1992年 | 617篇 |
1991年 | 530篇 |
1990年 | 515篇 |
1989年 | 446篇 |
1988年 | 358篇 |
1987年 | 355篇 |
1986年 | 254篇 |
1985年 | 232篇 |
1984年 | 203篇 |
1983年 | 168篇 |
1982年 | 210篇 |
1981年 | 119篇 |
1980年 | 111篇 |
1979年 | 69篇 |
1978年 | 42篇 |
1977年 | 29篇 |
1965年 | 18篇 |
1960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外用氨甲环酸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BALB/c小鼠背部制备慢性皮炎模型,皮损处分别涂抹5%氨甲环酸水溶液(氨甲环酸组)及蒸馏水(基质组),1次/d,共14d。测定两组小鼠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及丝聚蛋白、外皮蛋白、转谷氨酰胺酶1和激肽释放酶7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基质组[(12.10±1.33)g/(m2·h)]相比,氨甲环酸组小鼠背部皮损处经表皮水分丢失量[(9.78±0.54)g/(m2·h)]显著降低(P=0.003),而表皮丝聚蛋白、外皮蛋白表达强度增强。氨甲环酸组丝聚蛋白(269.76±140.02vs1335.80±396.34)、激肽释放酶7(113.49±71.80vs659.44±368.3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基质组(P<0.05)。结论氨甲环酸可能通过影响某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脱落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在治疗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中巩膜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比单纯巩膜硅压手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我院联合手术治疗的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各位患者均采用巩膜外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修复脱离的视网膜,术后随诊3~14mo,对手术后的解剖复位、视力提高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考察。结果:所有患者(30眼)均1次手术复位成功并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没有发现任何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并发症。结论:在治疗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中,巩膜外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比单纯巩膜硅压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成功率的提高与玻璃体切割术提高周边视网膜的可见度,以及减少PVR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93.
Sturge-Weber综合征(SWS)的特征为面部皮肤、同侧脑膜和眼脉络膜血管瘤,33%病例同侧眼伴有青光眼发生。现报告我院所见的1例患者。 相似文献
994.
5—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寻常疣86例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临床资料 86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5 4例 ,女 32例 ,年龄 4~ 5 5岁 ,病程 2周~ 2年 ;皮损多分布于手、足及指 (趾 )部 ,单发或多发 ,86例共 132个疣体 ,疣体直径 0 .2~ 2 .0cm。局部均未合并感染。2 治疗方法 将 2 .5 % 5 氟尿嘧啶注射液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和 2 %利多卡因注射液配成 1∶1的溶液备用。疣体局部常规消毒后 ,用 5号针头将溶液均匀地注入疣体内部使疣体发白为止 ,根据疣体大小每次每个注入溶液约 0 .5ml左右。注射后局部加压 1~ 2min。 2周后复诊观察疗效 ,根据皮损变化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 相似文献
995.
化妆品皮炎与化妆品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化妆品皮炎与化妆品管理赵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后,审美观念的变化,化妆品的应用日渐广泛,而化妆品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国外在70年代对化妆品安全性已予高度的重视。1化妆品的范围哪些产品属于化妆品,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定义。美国... 相似文献
996.
新外用抗真菌制剂—霉克及霉克指(趾)甲药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外用抗真菌制剂──霉克及霉克指(趾)甲药盒赵辨霉克(Mycospor)霉克是德国拜耳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新的广谱抗真菌外用制剂,除霉克霜外还有霉克液、霉克凝胶及霉克粉等制剂。霉克为联苯苄唑(Bifonazole)的商品名。在100克霜剂中含1克联苯苄... 相似文献
997.
保法止R(Propecia)为每片含有1mg非那雄胺(finasteride的片剂,1997年12月美国FDA批准用于男性型雄激素性脱发。1非那雄胺的药理及药代动力学非那雄胺,其化学名称为N-(1,1-二甲基乙基)-3-氧-4-氮杂-5α-甾-1-烯-17β-酰胺。是一种合成的甾体类化合物。它是雄激素睾酮代谢成为双氢睾酮过程中的细胞内酶Ⅱ型5α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非那雄胺对雄激素受体没有亲和力,也没有雄激素样、抗雄激素样、雌激素样、抗雌激素样或促孕作用。对该酶的抑制能阻碍外周组织中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化,使血清及组织…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二钠与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单独及联合使用对肺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使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培美曲塞二钠和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各自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分别计算出两种药物的IC20和IC50,接着参照各自IC20的药物浓度及预实验结果确定作为放射增敏的浓度。2、采用体外培养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培美曲塞二钠和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联合放射线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其存活分数,同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3、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4、提取蛋白,使用Western-blot,检测Akt和pAkt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索两药联合及放射增敏效应的可能作用机制及细胞信号通路。结果:1.MTT结果显示培美曲塞二钠和吉非替尼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培美曲塞二钠的IC50为(1485.326) ng/ml;吉非替尼的IC50为(7.196) uM。2.体外培养克隆形成实验分析显示,放疗+两药联用组的Dq、D0及SF2均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放疗+培美曲塞二钠组及放疗+吉非替尼组;培美曲塞二钠和吉非替尼SER分别为1.17和1.48,两药联合 SER为2.62。两药联用的放射增敏效应明显高于各自单药的放射增敏效应,两药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放射增敏作用。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培美曲塞二钠和吉非替尼可以使细胞阻滞在G1/G0期;与放射线联合作用后,使S期细胞比例减少,两药合用作用更明显。检测凋亡结果显示培美曲塞二钠和吉非替尼均可以提高放射线诱导的凋亡,但两药联用可以使其凋亡率达到最高,提示两药联合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放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前后、照射前后及药物增敏照射后Akt在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培美曲塞二钠和吉非替尼均能抑制p-Akt的表达;与单纯照射组相比,培美曲塞二钠和吉非替尼联合照射组p-Akt蛋白的表达减低,两药联用并联合照射组p-Akt/Akt的比值最低。结论:培美曲塞二钠和吉非替尼各自均有放射增敏的作用,两药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放射效应。其机制可能涉及到使细胞周期中对放射线不敏感的S期细胞减少到最低,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放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另外可以推断培美曲塞二钠和吉非替尼两药都可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为两药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放射增敏效应的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