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6篇 |
免费 | 87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7篇 |
口腔科学 | 37篇 |
临床医学 | 224篇 |
内科学 | 113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3篇 |
特种医学 | 57篇 |
外科学 | 27篇 |
综合类 | 266篇 |
预防医学 | 102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139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124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barbiturate infusion for intractable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nd its effect on brain tissue oxygen ( PbtO2 ). Method 60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tow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btO2 an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were continuous monitored. Follow-up was more than 3 months and the prognosis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When pentobarbital administration began, the mean PbtO2 [ 72 h: (26. 7 ±6. 7)mmHg] at 24h, 48h and 72h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 72 h: ( 21. 1 ± 7. 2) mmHg ] ( P < 0. 05 ). The mean ICP [ 5 d: (2. 48 ± 1.11 ) kPa ] in the third and fifth day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 5 d: (3. 12 ± 1.09 ) kPa ]. Prognosis of pentobarbi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 05 ). Conclusions Pentobarbita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nd improve brain tissue oxygen. PbtO2 is an ideal monitoring marker, and it can predict prognosis to a certain extent. 相似文献
32.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MSCTCTA)技术及实用价值。方法60例接受腹部增强检查的病人以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所用设备为GELightspeed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层厚7.5mm,螺距0.938~1.375,进床速度27.5mm/周。将扫描数据经重建后传送至同机工作站(GEAdvantageWindows4.0)进行后期处理并获取腹部的血管图像。结果显示肝脏血管瘤21例,腹部血管变异17例,门静脉高压症或Budd-Chiari综合征12例,腹部恶性肿瘤10例。所有图像均可显示局部血管的立体结构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并可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可重复进行。结论作为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显示腹部血管的方法,MSCTCTA可对疾病的诊断特别是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3.
34.
1临床资料 1970年以来作者等采用外科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272例。其中男62例,女210例。年龄4岁~7岁,平均16岁,均采用全麻。常温闭式缝合13例,低温闭式缝合1例,低温直视缝合58例,体外循环直视闭合200例,一并处理需手术的合并心血管畸形。术中所见ASD为1~3孔或筛孔状,总长径1~6cm,合并心包粘连和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各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8例,57例复合心血管畸形2~5种,肺静脉心内异位连接22例,室间隔缺损14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双上腔静脉和二尖瓣大瓣裂各4例,三尖瓣闭锁和狭窄各2例,三尖瓣隔瓣裂和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第二代双源CT前门控大螺距螺旋扫描(FLASH扫描)与序列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CT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第二代双源CT行前门控FIASH扫描(A组)与序列扫描(B组)冠状动脉CTA连续各50例患者,入组标准为心率70次/min以下,窦性心律,心率波动范围在10次/min以内。评价这2种成像模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扫描参数:2组均采用Z轴飞焦点技术采集,探测器准直宽度0.6 mm,重建层厚0.75 mm,扫描时间0.28 s/r,单扇区时间分辨率75 ms,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值设定管电压:100kV(BMI<24 kg/m~2)、120 kV(BMI≥24 kg/m~2),参考管电流370 mAs,采用管电流调制方案;FLASH扫描前门控心电触发选在60%R-R间期,螺距3.4;序列扫描采集时相为35%~75%R-R间期,步进采集宽度34.5 mm。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为4级(1级为优异,1~3级为可评价血管,4级为不可评价血管),相应评为1~4分。应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评分,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A、B 2组患者的年龄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 2组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百分比分别为98.21%和98.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4,P=0.621),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30±0.60和1.28±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9,P=0.625)。A、B 2组扫描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99±0.34)mSv和(4.80±2.21)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48,P=0.000),FLASH扫描剂量明显低于序列扫描。结论:在心率低于70次/min、心律稳定的情况下,第二代双源CT前门控FLASH扫描可获得与序列扫描相似的高质量图像,但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改良超声评分量表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前置或低置胎盘怀疑胎盘植入的55例患者的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各病例超声征象联合病史制订改良超声评分量表,评价其对胎盘植入及不同类型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并与种氏超声评分量表对比,分析两者对不同类型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术中临床诊断为标准,无胎盘植入11例,粘连型24例,植入型14例,穿透型6例,其改良超声评分分别为(3.36±0.67)、(4.50±1.14)、(6.71±1.44)、(10.50±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171,P<0.001)。改良超声评分量表诊断无胎盘植入和粘连型界值为4分(敏感度83.3%、特异度63.6%),粘连型和植入型界值为6分(敏感度85.7%、特异度95.8%),植入型和穿透型界值为9分(敏感度100%、特异度92.9%);诊断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胎盘植入准确度分别为81.8%、92.7%、98.2%,与手术结果高度一致。与种氏超声评分量表诊断粘连型、植入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83... 相似文献
37.
38.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近年来,使用机械通气收到一定疗效,但仍欠满意,国内虽有使用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NRDS的尝试,但经验尚不多,现将我院对7例重症NRDS使用P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7月~2001年6月,我院共收治73例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实施肝动脉化疗并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作者旨在通过对73例的临床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1 一般资料 本组73例,男56例,女17例,年龄24~77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均有B超、CT、肝动脉造影的影像诊断依据,其中原发肝癌47例,肝转移癌26例,有病理证实28例,合并肝硬化23例,门脉瘤栓7例,肝外转移9例,甲胎蛋白(AFP)值升高34例(其中19例AFP值大于400mg/L)。按child分级法,肝功能A级27例,B级43例,C级3例。 2 …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Q)技术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243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使用VTQ技术于术前检测肿瘤内部的剪切波速度,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VTQ技术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特异度、灵敏度;并分析乳腺肿块大小、深度、钙化及液化对剪切波速度的影响。结果乳腺恶性肿块的内部剪切波速度均高于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肿块内部剪切波速度3.91m/s为临界值,VTQ技术诊断肿瘤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8,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92%。良性、恶性肿瘤有钙化组剪切波速度均低于无钙化组,伴液化组均低于无液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T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肿瘤内部伴钙化、液化是影响剪切波速度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