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综合类 | 33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赵震亚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3,15(1):66-6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素(TH)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多食,多汗,面部烘热,消瘦,倦怠乏力,心悸,口渴,甲状腺肿大,突眼,烦躁,抑郁,手、舌、眼睑颤动,腹泻等组织代谢增高,神经兴奋性增强的一组全身症状及局部病理体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影响多系统进行性加重的内分泌疾病。 相似文献
62.
老年病人用药依从性改变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震华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6(10):762-763
病人用药依从性为病人遵守医嘱的程度。依从性的高低是病人能否得到有效药物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但实践证明,尤其是在长期用药的慢性病人中,大约50%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其中,老年病人占42%。而老年病人用药依从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疗效降低,甚至造成病人病情加重,使医疗资源浪费,医疗支出增加。因此,对于老年病人用药依从性的改变,必须引起广大药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MID1在人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9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中MID1的表达,分析MID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关系,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MID1的表达对大肠癌的术后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显著性负相关(r=-0.204,P=0.034<0.05);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223,P=0.020<0.05);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0.236,P=0.014<0.05);MID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年龄、性别及其病理类型没有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随访期内MID1高中低各组7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2%、45.0%、30.0%;高中低各表达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91.101mo±6.127mo,69.389mo±7.512mo,50.358mo±8.091mo,Log-rank检验证明,整体水平及各组间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MID1低表达、淋巴结的转移可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P<0.05).结论:MID1可以作为大肠癌分化、侵袭、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管介入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28例。随访1年,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血管介入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术后1年内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5.
2005年6月-2006年3月对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小儿肺炎应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测定前臂骨密度预测绝经后妇女的骨折危险性(附38例分析)董慎安,朱国良,张薇,周月霞,赵震华,姜继伟一、资料与方法3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腰椎骨折患者为苏州地区妇女,年龄50~76岁,绝经年限0.5~24年;以32例育龄妇女(25~48岁)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67.
68.
69.
目的通过对109例结肠癌患者中多配体聚糖结合蛋白(SDCBP)表达的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
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9例有10年随访资料,诊断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SDCB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各
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法。结果SDCBP的表达对结直肠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及术后的生存期均有显著影响(P=0.001)、(P=0.033)、(P=0.004),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以
及病理类型没有关系。Kaplan-Meier法检验,结果显示,10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SDCBP高低表达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及7年累计生
存率分别为:52.300±6.508(月)、86.184±5.358(月);38.6±6.4(%)、61.5±6.7(%),整体水平及各组间水平的差异经Log-rank法分
析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5,P=0.001);Cox回归分析法发现:SDCBP的高表达和发生淋巴结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
素(B=0.605,P=0.034;B=0.677,P=0.013)。结论SDCBP可作为提示大肠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9例有10年随访资料,诊断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SDCB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各
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法。结果SDCBP的表达对结直肠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及术后的生存期均有显著影响(P=0.001)、(P=0.033)、(P=0.004),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以
及病理类型没有关系。Kaplan-Meier法检验,结果显示,10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SDCBP高低表达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及7年累计生
存率分别为:52.300±6.508(月)、86.184±5.358(月);38.6±6.4(%)、61.5±6.7(%),整体水平及各组间水平的差异经Log-rank法分
析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5,P=0.001);Cox回归分析法发现:SDCBP的高表达和发生淋巴结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
素(B=0.605,P=0.034;B=0.677,P=0.013)。结论SDCBP可作为提示大肠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根据cTnI的值分为二组,根据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cTnI与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它们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中有34例cTnI升高,3例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升高,cTnI升高与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ST段改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例近期存活者中87例进行了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24±8)个月,共有21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其发生与cTnI升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是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性的指标,是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