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院于 1998年 2月~ 1999年 7月收治急性淋菌性尿道炎 13 1例 ,采用单剂量阿奇霉素 (azitromycin ,克罗地亚共和国普利瓦大药厂制造 )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3 1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8~ 61岁 ,平均 3 5 .2岁 ;病程 2~ 10d ,平均 5 .4d ,潜伏期 2~ 7d ,平均 3 .2d。12 6例承认有不洁性生活史。临床表现为尿痛、尿道外口红肿、流浓 ,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 :细胞内、外均见G- 双球菌。细菌培养 :T M培养基中见圆形、凸起、湿润、光滑、半透明或白色菌落。1.2 治疗方法 阿奇霉素顿…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1个周期的化疗,其中治疗组化疗前24 h给予rhG-CSF 150 μg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不给予rhG-CSF。结果 入组52例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WBC<4.0×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19.23 %和53.85 %(P<0.05),白细胞减少发生率Ⅰ度分别为7.69 %和19.23 %,Ⅱ度7.69 %和15.39 %,Ⅲ度3.85 %和1.54 %,Ⅳ度0和7.69 %; 持续时间分别为1.27 d和4.04 d(P<0.05);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69 %和26.92 %(P<0.0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85 %和26.92 %(P<0.05)。rhG-CSF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骼肌肉疼痛、乏力、头晕等。结论 化疗前应用rhG-CSF能有效控制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降低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结肠癌预后分析的价值。方法:研究120例结肠癌患者病例资料,测定患者术前、术后血清TSGF值,并进行随访。对术前TSGF阳性与阴性组患者之间,A、B、C、D各期患者术前术后TSGF差值不同水平组之间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前TSGF值、肿瘤的大小、年龄、性别、血红蛋白(HB)、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术前TSGF阳性与阴性组患者之间,A、B、C、D各期术前术后TSGF差值不同水平组之间生存率log-rank检验,χ^2值分别为4.038、2.592、11.437、5.536、5.382,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前TSGF值、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相关具有显著性,相对风险度(RR值)分别为1.034、2.397、0.313。结论:血清TSGF是结肠癌预后进行判断的重要指针之一,TSGF阳性或TSGF术后未显著下降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腹腔严重感染病人应用3升生理氯化钠溶液袋暂时性关腹技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间7例严重腹腔感染应用3升生理氯化钠溶液袋暂时性关腹,观察治疗效果、预后。结果本组痊愈5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3升生理氯化钠溶液袋暂时性关腹技术是一种价格低廉、有效的特殊情况时使用的暂时性关腹手段。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一期关腹困难患者应用塑料薄膜袋双层暂时性关腹技术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9例因严重创伤、腹腔感染导致的一期关腹困难患者应用塑料薄膜袋双层进行夹心式减张缝合而暂时性关腹,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应用塑料薄膜袋双层暂时性关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7例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死亡率与基础疾病有关,而非暂时性关腹技术本身.结论 应用塑料薄膜袋双层暂时性关腹技术是一种价廉、安全有效的暂时性关腹手段.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3月以来诊治的1 24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资料,其中236例经下肢顺性静脉造影证实。男667例,女579例;左下肢1 024例,右下肢112例,双下肢110例。结果64.04%(798例)患者病因明确,其中妇产科、普外科和骨科手术术后为发病的前3位原因,分别占25.86%(195)例、30.64%(231例)和33.42%(252例),为术后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35.96%)(448例)病因不明。非手术治疗1 210例,主要给与溶栓、抗凝、祛聚并辅以中成药或血化瘀治疗;股静脉切开取栓治疗36例.结论血液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综合作用造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抗血小板聚集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病人45例共50条患肢,分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常规非手术治疗对照组,随访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随访满1年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病人和对照组总体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3.9%和33.3%,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为临床探索一种更简便安全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途径。方法 建立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将取于自体的骨髓细胞制成悬液注射于缺血部位,2周后行动脉造影,测定毛细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动脉造影显示缺血肢体侧支动脉明显增多。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望成为一种简单的、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例1,女性,45岁。右上腹间断疼痛6个月,体内劳动时加重,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高血压病史10年。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提示门静脉主干起始部瘤样扩张(图1),行门静脉瘤部分切除加门静脉成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腹痛消失,病理结果为先天性发育不良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