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院于 1998年 2月~ 1999年 7月收治急性淋菌性尿道炎 13 1例 ,采用单剂量阿奇霉素 (azitromycin ,克罗地亚共和国普利瓦大药厂制造 )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3 1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8~ 61岁 ,平均 3 5 .2岁 ;病程 2~ 10d ,平均 5 .4d ,潜伏期 2~ 7d ,平均 3 .2d。12 6例承认有不洁性生活史。临床表现为尿痛、尿道外口红肿、流浓 ,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 :细胞内、外均见G- 双球菌。细菌培养 :T M培养基中见圆形、凸起、湿润、光滑、半透明或白色菌落。1.2 治疗方法 阿奇霉素顿…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1个周期的化疗,其中治疗组化疗前24 h给予rhG-CSF 150 μg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不给予rhG-CSF。结果 入组52例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WBC<4.0×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19.23 %和53.85 %(P<0.05),白细胞减少发生率Ⅰ度分别为7.69 %和19.23 %,Ⅱ度7.69 %和15.39 %,Ⅲ度3.85 %和1.54 %,Ⅳ度0和7.69 %; 持续时间分别为1.27 d和4.04 d(P<0.05);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69 %和26.92 %(P<0.0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85 %和26.92 %(P<0.05)。rhG-CSF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骼肌肉疼痛、乏力、头晕等。结论 化疗前应用rhG-CSF能有效控制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降低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结肠癌预后分析的价值。方法:研究120例结肠癌患者病例资料,测定患者术前、术后血清TSGF值,并进行随访。对术前TSGF阳性与阴性组患者之间,A、B、C、D各期患者术前术后TSGF差值不同水平组之间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前TSGF值、肿瘤的大小、年龄、性别、血红蛋白(HB)、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术前TSGF阳性与阴性组患者之间,A、B、C、D各期术前术后TSGF差值不同水平组之间生存率log-rank检验,χ^2值分别为4.038、2.592、11.437、5.536、5.382,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前TSGF值、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相关具有显著性,相对风险度(RR值)分别为1.034、2.397、0.313。结论:血清TSGF是结肠癌预后进行判断的重要指针之一,TSGF阳性或TSGF术后未显著下降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4.
65.
66.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3月以来诊治的1 24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资料,其中236例经下肢顺性静脉造影证实。男667例,女579例;左下肢1 024例,右下肢112例,双下肢110例。结果64.04%(798例)患者病因明确,其中妇产科、普外科和骨科手术术后为发病的前3位原因,分别占25.86%(195)例、30.64%(231例)和33.42%(252例),为术后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35.96%)(448例)病因不明。非手术治疗1 210例,主要给与溶栓、抗凝、祛聚并辅以中成药或血化瘀治疗;股静脉切开取栓治疗36例.结论血液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综合作用造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抗血小板聚集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68.
69.
例1,女性,45岁。右上腹间断疼痛6个月,体内劳动时加重,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高血压病史10年。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提示门静脉主干起始部瘤样扩张(图1),行门静脉瘤部分切除加门静脉成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腹痛消失,病理结果为先天性发育不良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