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观察促血管生成素(Ang)-1、Ang-2及其受体Tie-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观察50例大肠癌和1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Ang-1、Ang-2、Tie-2的表达,采用CD105标记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大肠癌组织Ang-1的表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Ang-2、Tie-2的表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1、Ang-2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Ang-1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低于无转移组(<0.05);Ang-2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0.05),在Dukes'C、D期明显高于Dukes'A、B期(<0.01);Tie-2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0.05);Ang-2、Tie-2的表达与MVD均呈正相关(=0.345,<0.05;=0.299,<0.05)。结论 促血管生成素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且在大肠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品管圈的发展历史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结合2013年7月开展的7个品管圈活动,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表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员工个人和组织均起到正能量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在医院管理中使用品管圈的一些心得体会及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23.
DNA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是机体内DNA修复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在防止基因突变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最早研究发现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与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错配修复基因功能缺失在一部分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就错配修复基因与大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别对5例遗传性凝血因子V(FV)缺陷患者进行基因分析和家系调查,鉴定导致FV缺陷症的基因突变.方法 采用一期法检测血浆FV活性,ELISA法检测血浆FV的抗原含量,PCR法扩增FV基因的2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DNA测序并与基因文库比对以确定基因异常,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或直接测序患者直系家属及正常人相应的等位基因排除多态性影响.结果 5例患者血浆FV活性和抗原含量均明显降低,基因分析共发现6个致病突变,分别为G69969T(G2079V)、C45533T(R712Ter)、C46796T(R1133Ter)、G45366A(C656Y)、C46253T(R952C)及G16088C(D68H),后3个是新的突变位点,其中C46253T(R952C)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位于B区的错义突变.通过对直系亲属和正常人相应的等位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或酶切分析证实了3个新的突变不是基因多态性所致.结论 鉴定了5例Ⅰ型遗传性FV缺陷症的基因突变,其中包括2种无义突变和4种错义突变;错义突变导致FV蛋白稳定性降低,引起血浆中FV的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加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CD4+CD25highT)细胞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RITP患者ATRA治疗前后及17名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0(IL-10)、IL-4、IL-2、干扰素γ(IFN-γ)。结果ATRA对RITP总有效率为53.6%。治疗有效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从(25.7±9.6)×109/L升至(109.1±30.1)×109/L(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组治疗后患者CD4+CD25highT细胞阳性率及血清TGF-β1、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4则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2和IL-10在治疗后未见改变。结论ATRA对半数以上RITP患者有效,可能是通过提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促进了RITP患者的免疫紊乱向生理性平衡恢复。  相似文献   
26.
摘要:目的 探讨北京市怀柔区流感确诊住院患者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 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 征。方法 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北京怀柔医院内流感实验室确诊患者,描述并比较其和非流感 SARI病例在人口学、慢性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程等方面差异。采用SPSS16.0 软件,运用χ 2 检验 和Mann Whitney犝检验,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监测SARI患者798例,其中流感确诊患 者189例(23.68%)。流感确诊患者中,男性109 例(57.67%),人群以<5 岁年龄组(23.28%) 和≥ 60 岁(35.45%)为主;82例(43.39%)至少有1种慢性基础性疾病;咳嗽187例(98.94%)、发热183 例(96.83%)、X 线或CT 表现为肺部异常168例(88.89%);出现并发症75例(39.68%),肺炎最常见, 49 例(25.93%);流感组和非流感组在年龄分布(犣= -2.82,犘=0.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χ 2 = 4.25,犘=0.039);咳嗽(χ 2=15.92,犘<0.001);X 线或CT 表现为肺部异常(χ 2=10.12,犘=0.001); 咳痰(χ 2=9.17,犘=0.002);咽痛(χ 2=8.49,犘=0.004);心功能不全(χ 2=8.58,犘=0.003);呼吸 衰竭(χ 2=8.48,犘=0.004)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5岁儿童,≥60岁老年人以及患有某 些慢性疾病患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流感住院患者并发呼吸衰竭和心功能不全概率高于非流感患者。 关键词:住院患者;实验室确诊流感;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181.3,R5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2 0124 05  相似文献   
27.
目的:我院325例小儿腹泻病原学因素分析。方法:对该院收治的325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方案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年龄0~3岁儿童,儿童腹泻的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因素占67.5%。3~6岁儿童中,感染因素占68.5%,引起腹泻的因素。结论:感染是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正确分析腹泻的原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治疗小儿腹泻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中老年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抽取3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综合护理。结果通过对比临床效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老年膝关节骨质增生病人采取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此外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早日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8例。观察患者临床发病特点,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化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于春季发病率最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且需持续进行,临床治疗需全面了解病症的发病特点,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心血管外科冠脉搭桥患者术后伤口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86例患者为对照组,21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治疗护理,试验组采用品管圈进行伤口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日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93.6%,试验组的丙级愈合率为0.5%,低于对照组的2.1%,经秩和检验Z=-2.3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0.91±0.34) d,少于对照组的(12.03±0.44) d,经t检验的t=3.3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满意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经秩和检验得Z=-7.2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品管圈进行伤口管理可提高患者冠脉搭桥术后伤口的愈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及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