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改良Blalock-Taussig(BT)管道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行改良BT分流术患儿29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管道闭塞分为闭塞组9例和非闭塞组281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测定2组患儿术后24 h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 PCT);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改良BT分流术后发生管道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例、身高、体质量、人造管道直径以及肺动脉闭锁、法洛四联症等其他病种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塞组PDW[(21.03±6.37)%]和MPV[(15.12±6.59)fL]高于非闭塞组[(14.95±2.14)%、(8.03±3.17)fL](P<0.05),PLT[(210.13±26.54)×10~9/L]和PCT[(0.17±0.03)%]与非闭塞组[(197.25±28.43)×10~9/L、(0.16±0.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W>17%和MPV>10 fL为改良BT分流术后发生管道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42,95%CI:1.675~3.943,P=0.008;OR=2.227,95%CI:1.521~2.563,P=0.028)。结论 PDW、MPV升高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改良BT分流术后发生管道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监测体外循环过程中脑血流变化,研究其与脑损伤生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脑血流降低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31例接受中低温全流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先心病患儿进行体外循环前后经颅多普勒脑血流监测,同时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术中、术后多时点测定脑损伤标记物S100B 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数值.对全组患儿进行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功能评价.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术中脑血流变化、体外循环时间与脑损伤标记物测定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初步探讨脑血流变化与术后神经系统异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0.72±28.72)min,主动脉阻断期间术中大脑中动脉脑血流流速稳定后的平均流速/术前麻醉后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为(56±18)%.相关性分析表明,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结束时点(Tc),术后6 h(T6),术后12 h(T12),术后24 h(T24) 时点的S100B值呈正相关(r=0.510,P=0.003;r=0.538,P=0.002;r=0.469,P=0.007;r=0.403,P=0.022),脑血流变化率与Tc、T6时点S100B值呈负相关(r=-0.368,P=0.038;r=-0.482,P=0.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主动脉阻断时间与Tc及T12时点的S100B显著正相关(t=2.221,P=0.035;t=2.163,P=0.039).Vm%与T24时点的NSE呈负相关(r=-0.449,P=0.0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Vm%与T12时点的NSE显著负相关(t=-2.136,P=0.042).全组31例患儿中,12例出现术后神经系统异常体征,Vm%<50%患儿术后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发生率较Vm%≥50%患儿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体外循环过程中脑血流流速降低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临床应用经颅多普勒监测围手术期脑损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体重5 kg以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手术矫治体重5 kg以下各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52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对心上型采取经左、右心房联合切口或心上入路完成肺静脉共腔与左房的侧侧吻合;心内型剪除冠状静脉...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制备出猪心包塑形三瓣叶管道,在体外条件下检测其抗反流性、力学强度、抗酶降解能力、血液相容性和免疫原性,并与牛颈静脉三瓣管道相比较,以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以心包制备三瓣叶管道共计12根,并取与猪心包三瓣叶管道直径大致相同的带瓣牛颈静脉8根,通过 HE染色、Masson 三色染色和 Elastica-vall-Gienson 染色粗略了解管道的免疫原性;以蠕动泵模拟心脏搏动以评价管道的抗反流特性;计算最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来评价力学性能;以胶原蛋白酶降解管道来比较抗酶降解的能力;以体外溶血率比较管道的血液相容性。结果①牛颈静脉管道组(A 组)的溶解百分比为30.12%±2.37%,猪心包管道组(B 组)的溶解百分比为36.27%±4.62%;②蠕动泵转数为30 r/min 时,A 组反流比率为24.17%±10.53%,B 组为18.91%±13.48%,50 r/min 时,A 组反流比率为47.6%±9.8%,B 组为44.9%±9.64%,70 r/min 时,A 组反流率为57.2%±10.7%,B 组为53.3%±19.4%;③横轴血管片最大拉伸强度分别为 A 组(2.82±1.2)N /mm2、B 组为(11.84±4.69)N /mm2,断裂伸长率分别为 A 组78.43%±19.24%、B 组49.26%±11.27%,纵轴血管片最大拉伸强度 A 组(1.92±1.25)N /mm2、B 组(13.29±5.08)N /mm2,纵轴断裂延伸率分别为 A 组77.07%±18.74%、B组49.72%±15.85%;④A 组溶血率为0.14%±0.465%,B 组溶血率0.0975%±0.445%。结论自制的猪心包带瓣管道,大体和微观形态无明显改变,在抗反流性能上与牛颈静脉无明显差异,机械性能明显优于牛颈静脉,短期抗酶降解能力较牛颈静脉略有不足,免疫原性上优于牛颈静脉管道,具备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25.
卵巢恶性肿瘤不易早期诊断,发现时常为晚期,且发展迅速,故预后差,死亡率高.我们对近10年来我科卵巢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快速康复(fast track, FT)的影响因素。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 074例,术后进行FT者597例为FT组,未进行FT者477例为非FT组。收集2组患儿临床指标以及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Score, PRISMⅢ)、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the Pediatric Logistic Organ Dysfunction, PELOD)、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分级评估(the Risk Adjustment for 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RACHS-1)、术后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 VI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FT的影响因素。结果 FT组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3.5%)和病死率(0.5%)低于非FT组(6.9%、2.3%)(P0.05),ICU治疗时间[(1.58±0.73)d]和住院时间[(5.86±1.37)d]短于非FT组[(5.49±0.82)、(8.72±1.42)d](P0.05);FT组患儿年龄3个月(2.5%)、体质量≤5 kg(3.5%)、术前有肺动脉高压(7.7%)、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时间150 min(4.4%)、PRISMⅢ≥10分(2.0%)、PELOD≥5分(3.0%)、RACHS-1≥3级(9.2%)、术后VIS≥20分(6.2%)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0.8%)比率均低于非FT组(6.1%、9.0%、18.6%、11.1%、7.5%、9.2%、26.0%、13.0%、47.6%)(P0.05);年龄3个月(OR=0.802,95%CI:0.726~0.845,P=0.005)、体质量≤5 kg (OR=0.751,95%CI:0.694~0.813,P0.001)、术前有肺动脉高压(OR=0.937,95%CI:0.875~0.986,P=0.013)、CPB时间150 min(OR=0.806,95%CI:0.728~0.861,P0.001)、PRISMⅢ≥10分(OR=0.774,95%CI:0.683~0.852,P0.001)、PELOD≥5分(OR=0.716,95%CI:0.613~0.825,P=0.002)、RACHS-1≥3级(OR=0.759,95%CI:0.684~0.817,P0.001)、术后VIS≥20分(OR=0.826,95%CI:0.775~0.883,P=0.005)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OR=0.781,95%CI:0.702~0.859,P0.001)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F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3个月、体质量低、CPB时间长、病情严重是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F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5月-2008年8月共8例AOPA患儿接受外科治疗.男女各4例;年龄1~96个月;体质量4~24 kg.7例为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同时并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其中4例并卵圆孔未闭.1例左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同时并法洛四联症型肺动脉闭锁.病例术前均经心血管增强CT确诊.其中7例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的病例,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游离并切断右肺动脉,将切断的右肺动脉直接吻合于主肺动脉.1例左肺动脉起源异常,由于并法洛四联症型肺动脉闭锁,肺动脉发育较差,因此游离左肺动脉后采用7 mm Goretex管道行中央分流.结果 本组患儿均成活,术后恢复顺利,手术效果良好.术后1个月超声复查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吻合口流速(1.71±0.24)m/s,压差(1.60±0.45)kPa,均未见明显狭窄.结论 AOPA肺动脉高压产生快,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近期手术效果良好.但仍需远期观察,以评估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患儿血浆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含量及外泌体中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变化。方法先天性心脏畸形患儿60例,均于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分别于CPB前及再灌注1、6、12h采集桡动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cTnT)水平,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血浆中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中HSP70表达。结果 CPB前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直径40~100nm,呈椭圆形或圆形;再灌注6h,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直径、形态与CPB前无明显变化;再灌注1、6、12h,血浆cTnT水平[(1.347±0.215)、(1.648±0.235)、(1.254±0.201)μg/L]、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含量[(167.14±26.54)×10~6微粒/mL、(210.34±31.20)×10~6微粒/mL、(189.64±26.45)×10~6微粒/mL]、外泌体中HSP70表达(0.76±0.12、0.85±0.14、0.73±0.09)均明显高于CPB前[(0.014±0.001)μg/L、(76.34±13.20)×10~6微粒/mL、0.18±0.03](P0.05);再灌注6h时各指标均高于再灌注1、12h(P0.05),再灌注1h与再灌注12h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可增加行CPB下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患儿血浆中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含量及外泌体中HSP70表达。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对术后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到2013年6月我们对7例患儿经心脏表面电极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19.29±28.93)个月,平均体重(7.91±4.05)kg,完全房室通道缺损3例,术后均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其中1例为Ⅱ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1例,术后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静脉或口服激素治疗1个月,心律无恢复,6例侧开胸安装单腔起搏器,1例正中开胸安装房室顺序起搏器。结果术后死亡1例,1例切口破溃。1例术后起搏电极导线断裂,但已恢复正常心律。结论激素电极心脏表面永久起搏器是应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安全和有效手段,可以维持患儿生存和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30.
目的将逆行自体血液预充(RAP)应用于婴儿体外循环(CPB)中,以降低婴儿围手术期异体血输入量。方法 160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在CPB开始前行RAP置换液量(47.1±10.9)mL,对照组不做RAP,通过计算在CPB预充液中加入异体血,维持CPB中Hct 25%。分别监测2组患儿CPB前(T1)、CPB开始15 min(T2)、CPB停止后(T3)及术后24 h的Hct、乳酸(Lac)、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以及围手术期的输血量和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通过RAP减少预充液量(47.1±10.9)mL,实验组Hct、Lac、SvO2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的异体输血量实验组(101.62±55.84)mL,对照组(123.88±56.96)mL(P<0.05),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实验组(86.42±28.26)mL、对照组(105.40±38.24)mL(P<0.05)。结论 RAP应用于婴儿CPB手术可以有效减少围手术期患儿的异体血输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