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比较传统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与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两组除闭式引流外其余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采用广州凌捷直型12Fr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韩国产16Ga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结果留置引流导管与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差别显著,治疗组32例29例治愈,3例行外科手术修补胸膜破口,治愈率90.6%;对照组32例15例治愈,治愈率为46.8%,17例改为留置引流导管后13例治愈,4例行手术修补。结论传统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的可靠疗法。  相似文献   
82.
应用胶质银技术对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石蜡切片进行核仁组成区蛋白定量研究。发现随病变进展,核仁形成区蛋白计数明显递增,其大小、形态、分布也明显改变。核仁形成区蛋白均值除Ⅱ、Ⅲ级非典型增生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2),其余各病变组间均有显著与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01)。表明核仁形成区蛋白定量可鉴别癌及癌前病变,并为食管脱落细胞学诊断奠定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83.
肿瘤标记物已发现数百种,且逐渐走向成熟道并用于临床。但多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测定用于食管癌者资料尚不多见,目前食管癌尚缺乏特异性血清学检验指标。我们选择四种分布较广的肿瘤标记物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血清学,肿瘤标记物联合、连续测定,以探讨其对食管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以期找到一种对食管癌血清学检验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儿童AL骨髓细胞的PCNA和P^53。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非淋巴白血病(ANLL)组PCNA、P^53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CNA表达在ALL标危组显著高于高危组。PCNA阳性表达者缓解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3年无病生存率无差异;P^53阳性表达者缓解率较阴性表达者无差异,而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PCNA、P^53基因均参与了儿童AL发病过程,但基作用机制可能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时Bcl_2、P53蛋白表达与化疗效果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用SP免疫组化法对不同组骨髓细胞进行Bcl_2、P53蛋白检测。结果显示 ,Bcl_2、P53蛋白表达率在初治组与难治复发组均显著大于缓解组与对照组 (P<0.05,P<0.001);难治复发组Bcl_2、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初治组(P<0.05) ;Bcl_2蛋白表达率在初治组中ANLL显著高于ALL ,而在难治复发组中无差异。随访20例中 ,Bcl_2、P53蛋白同时阳性者2例 ,6周内均未缓解 ;2种蛋白均阴性者6例 ,缓解率达100 %(P<0.05) ,随访3年均持续完全缓解。提示检测骨髓细胞Bcl_2、P53蛋白表达水平 ,可预测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及预后状态  相似文献   
86.
以组织学诊断为依据,用细胞学进行定量比较研究,计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浆、核“量”的变化数字表明:鉴别癌与非癌细胞时,在细胞核增大的前提下,要考虑胞浆的多寡,即细胞大小为主要参考依据,单一强调细胞核的大小或胞浆的多少,缺乏全面性。计测数字表明,运用细胞浆、核的比值来鉴别重度增生与早期癌细胞根据不足。细胞测量研究是细胞学筛选和诊断自动化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计测结果为自动化筛选癌细胞提供了部分理论根据及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87.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的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形成情况的关系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对2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9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33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3组间VEGF表达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MVD表达有显著差异(P良交界<0.05,P良恶<0.01,P交界恶<0.05),VEGF与MVD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VEGF表达评分仅能反映组织血管生成的潜能,而MVD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黄芪增免散 (黄芪 ,女贞子 ,枸杞子 ,肉苁蓉 ,红参等 )对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局部组织的影响。方法 :用黄芪增免散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 37例 ,共 4周。采用APAAP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及分类 ;对手术切除标本 ,采用甲苯胺蓝和S 10 0蛋白ABC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治疗后癌组织内 (包括Langerhans细胞、肥大细胞、微血管、淋巴细胞等 )变化 ,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 14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及T4/T8、癌组织内Langerhans细胞、肥大细胞数量及微血管损伤明显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黄芪增免散对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整体和局部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9.
应用胶质银技术,作者对豫北地区1984年~1988年食管活检及手术切除的正常食管粘膜上皮34例,慢性食管炎(上皮单纯性增生)94例,非典型增生51例,原位癌24例及浸润癌135例进行了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定量研究。除浸润癌外,余标本均以食管活检为主。在135例手术切除的浸润癌患者中,术后5年随访资料完整者89例。  相似文献   
90.
用30例切除食管癌标本,自癌的中心点切开,向两断端等距离取材8—12块,粘膜及切面涂片,分别进行组织学、白细胞学检查。按正常、轻增、重增、早期癌四类,以组织学作对照,进行细胞浆、细胞核的定量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