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307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是新一代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它使用特殊的增强表面直接捕获待测样本中的蛋白质分子,能够快速、敏感地发现并鉴定蛋白,提供一个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平台。最初主要应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目前在预测肿瘤化疗敏感性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除对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做详尽的介绍外,重点阐述其在预测肿瘤化疗敏感性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方法:将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空腹血糖受损(IFG)相关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当血糖水平为5.6 mmol/L-6.0 mmol/L时,中医确认证候所占比例较血糖3.9 mmol/L-5.5mmol/L水平有所升高,并且其比例还略高于血糖为6.1 mmol/L-6.9 mmol/L的水平.如果IFG需要治疗,那么从纠正中医证候的微观指标来讲,当血糖为5.6 mmol/L-6.0mmol/L时应同6.1 mmol/L-6.9mmol/L一样进行中医药的干预,即本组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结果支持将IFG的节点从6.1 mmol/L提前至5.6 mmol/L;②血糖水平为5.6 mmol/L-6.1 mmol/L,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中的痰浊阻遏证显著增加,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如何对IFG进行中医药干预提供了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600例血脂异常中医症状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具有中医病名诊断意义的特异性症状较少;②症状统计支持血脂异常的辨证从虚论治,特别是支持以补肾为先治疗原则的确定;③中医辨证所依据的症状很少由单纯的血脂异常所导致,而大多是由MS及其各组分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所引起;④中医症状的分布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无相关性规律,与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诊断也无相关规律性发现.总之,既总结出了一些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同时也对目前血脂异常研究中的一些所谓"共识"提出了疑义,期望能对血脂异常的症状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4.
基础医学的教育及科研与临床的隔阂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研究的发展.建议建立基础医学教师临床见习培养模式,以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5.
陈兰兰  赵健 《药学教育》2012,28(1):11-13
在健康养生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普遍追求的今天,高素质、高层次的药学类专业学生备受有关用人单位的青睐.但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加,药学类专业学生亦要面对各种新的挑战,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正确的自我认识、合理定位、情绪控制、职业分析、树立正确择业观与职业目标等,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寻找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与敏感患者血清中的差异小分子蛋白,通过分离纯化进行质谱鉴定。方法:用WCX2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分别检测14例化疗敏感和26例化疗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蛋白质谱,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质谱。Clinprot磁珠分离纯化后,进行基质辅助激光吸附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鉴定。结果:SELDI-TOF-MS检测到100个有效蛋白峰,其中P<0.05的差异蛋白峰23个,联合质荷比(m/z)为3193.14Da和3263.61Da的差异蛋白建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模型,敏感性90.23%,特异性98.56%。进行MALDI-TOF/TOF-MS鉴定,质荷比(m/z)为3263.61Da的蛋白为DNA结合相关蛋白。结论:SELDI-TOF-MS技术可以筛选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了解非典型鳞状细胞(ASC)的两种不同亚型--ASC-US和ASC-H患者临床结局的差异,以及HPV-DNA分型检测在两种不同亚型中的意义.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宫颈脱落细胞学判读为ASC的1256例(其中580例同时行HPV-DNA分型检测)行阴道镜及活检,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1256例ASC中ASC-US和ASC-H分别占90.1%和9.9%,经阴道镜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2及以上的分别为8.5%和24.2%(P=0.000).在ASC-US组HPV高危亚型的感染率为67.2%,不同的HPV-DNA检测结果与阴道镜以及病理检查结果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ASC.H组HPV高危亚型的感染率为47.3%,不同的HPV-DNA检测结果与阴道镜以及病理检查结果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 ASC的两种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结局不同,应区别对待.HPV-DNA分型检测在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有意义,但对于ASC-H患者建议全部行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98.
RNA干扰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来产生基因转录后沉默的效果,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已经得到成功应用。转基因RNAi小鼠的出现,使得该技术在哺乳动物中研究靶基因的敲低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转基因RNAi小鼠的制备方法,转基因RNAi小鼠的应用并展望了转基因RNAi小鼠对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贡献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构建miRNA let-7a1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在肺癌A549细胞株的表达及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肺癌细胞A549的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miRNA pre-let-7a1基因序列, 将miRNA pre-let-7a1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TM4.1-CMV neo中,构建成pSilencerTM 4.1-let-7a1重组体。将pSilencerTM 4.1-let-7a1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肺癌A549细胞,RT-PCR法检测miRNA let-7a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根据miRBase Targets数据库,查hsa-let-7a1靶序列,构建 let-7a1靶序列-报道基因融合质粒pMIR-report-let-7a1T,与pSilencerTM 4.1-let-7a1表达载体共转染A549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pSilencerTM 4.1-let-7a1质粒对其靶序列的作用。MTT法检测pSilencerTM 4.1-let-7a1转染A549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SilencerTM 4.1-let-7a1真核表达栽体和let-7a1靶序列-报道基因融合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pSilencerTM 4.1-let-7a1转染 A549细胞后,经RT-PCR证明能有效表达miRNA let-7a1。 pSilencerTM 4.1-let-7a1 质粒和pMIR-report-let-7a1T质粒共转染A549细胞后,通过报告基因检测,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表明pSilencerTM 4.1-let-7a1转染A549细胞后,可表达let-7a1并具有生物学活性。MTT检测结果显示:pSilencerTM 4.1-let-7a1 转染后的A549活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TM 4.1-let-7a1,转染肺腺癌A549细胞后能有效表达,miRNA let-7a1基因过表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重度局灶性脑缺血状态下大鼠顶叶皮质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过程,探讨NOS阳性神经元表达与脑血流量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1、6、24 h组.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测量脑血流量,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法,观察脑血流量低于20%正常值时顶叶皮质NOS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1 h组顶叶皮质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及缺血1 h组比较,缺血6 h组顶叶皮质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缺血1 h组比较,缺血24 h组顶叶皮质NOS阳性神经元数量进一步减少并几乎消失,与脑缺血6 h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当血流量仅轻度下降时,顶叶皮质NOS阳性神经元表达并无明显变化.结论:缺血侧脑血流量低于正常值20%时,顶叶皮质NOS阳性神经元在缺血1 h时显著增加,缺血6、 24 h急剧减少;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表达,不仅与缺血持续时间有关,还与缺血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