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4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局部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IK细胞局部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不良反应和初步疗效,探索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新方法。方法神经外科显微镜下尽量彻底切除肿瘤,术中行快速冰冻,对病理为恶性(WHO分类Ⅲ级以上)并符合其他条件的6例埋置Ommaya储液囊;术后患者常规先行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先化疗2个疗程;然后进行局部免疫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根据不良反应判断其对治疗的耐受性;治疗前后行头颅MR检查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初步判断治疗的疗效。结果有6例患者共接受10个疗程CIK细胞局部治疗。随访7~24个月,随访率100%。不良反应:发热2例4个疗程,头痛3例4个疗程,失语1例,肢体肌力下降1例,分别用物理降温、甘露醇脱水、加用镇痛药等对症治疗好转。疗效:本组自首次CIK细胞治疗至随访终点平均生存期12.5个月。6例中2例CR,1例PR,1例SD,2例PD。结论脑恶性胶质瘤CIK细胞局部免疫治疗不良反应轻,对症处理均能缓解;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该方法安全,患者能够耐受,并初步显示部分病例有一定疗效;对常规治疗手段失败的患者可以选择这一措施。 相似文献
52.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GSC)在胶质瘤发展及治疗抗拒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新型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STAT3 inhibitor,STI)WP1193能够诱导GSC产生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STI是否能在体外诱导GSC产生自噬现象。方法:从手术切除的胶质母细胞瘤中分离及培养GSC。使用STI处理GSC。利用细胞计数法检测STI对GSC增殖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情况。吖啶橙染色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酸性自噬小体。使用透射电镜检测GSC中自噬小体。结果:STI剂量依赖性的抑制GSC的增殖。STI处理后,GSC中出现LC3表达的切换。STI处理后,GSC中出现自噬小体,且出现自噬小体细胞的比例增加。结论:STI能够在GSC中诱导自噬现象的产生。自噬在STI治疗中的意义及调节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积极处理原发灶能否使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脑转移患者受益,以寻找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9例NSCLC同步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1年生存率为52.6%,2年生存率为17.5%.肺原发灶的处理不同,患者生存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32,P=0.005),其中脑转移瘤术后行肺叶切除+化疗组、化疗组和姑息治疗组患者生存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生存率高于多发脑转移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2,P=.049).结论 NSCLC同步脑转移,尤其是单发脑转移患者,在处理转移灶的同时,积极处理原发肿瘤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分析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显微减压对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挑选本院30例患者,进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显微减压的手术,患者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4例,年龄在26~62岁,平均年龄为46.5岁。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有1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5例。对13例患者用Bryan假体进行治疗,对17例患者用ProDisc-C假体进行治疗,同时在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DI)以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手术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没有出现假体偏移下沉的现象。VAS、NDI、VA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显微减压对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正高级别胶质瘤作为高度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具有致死率高,治疗抵抗,易复发等特点,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在15~19个月。具备多向分化等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的胶质瘤干细胞的存在,将成为高级别胶质瘤治疗的关键[1]。近来肿瘤代谢方式的异常改变受到了广泛关注,例如研究证实,高水平的合成代谢将会驱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一型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及二型已糖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在肿瘤专科医院治疗脑肿瘤的特点,促进对脑肿瘤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探索。方法回顾性分析757例住院治疗的脑肿瘤病例。将脑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分析不同性质脑肿瘤的发病规律,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治疗效果。结果757例中良性脑瘤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手术配合适当的辅助治疗效果理想。恶性脑瘤以患者肿瘤的个体特点为基础,实施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有效的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脑肿瘤具有肿瘤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经专科的特殊性。其治疗的目标是消灭肿瘤,保全神经功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57.
背景与目的:室管膜瘤与少突胶质瘤混合十分罕见,本文报道我们收治的一例儿童间变性混合型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中枢神经系统间变性混合型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该例患者首次发病年龄为10岁,首发部位为右额叶,在5年内原位复发一次,颅内远隔部位复发3次,先后接受5次手术,3程放疗和多程不同方案的化疗。病理诊断为间变性混合型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与一般胶质瘤反复在原手术区域局部复发不同,本例患者多次出现颅内新的远隔部位转移病灶,经过反复手术+局部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病理为间变性混合型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病例十分罕见,而其生物学特性和治疗预后明显区别于单一成分的间变性室管膜瘤或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临床上应予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8.
多学科协作,将神经肿瘤变为历史——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神经肿瘤中心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克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8,6(1):72-74
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为北美最具影响力的癌症中心之一,2007年被评为全美最佳癌症研究机构。MD安德森癌症中心神经肿瘤中心于1993年组建,旨在整合多个学科优势,最大限度提高神经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本文将对MD安德森癌症中心神经肿瘤中心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9.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mainly used for protecting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gliomas. Methods Thirty - eight patients with gliomas were recruited to undergo DTI test and assess the status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liomas and adjacent white matter(WM) tracts, DTI can be classfied as the following types : type Ⅰ - displacement; type Ⅱ - Infiltration; type Ⅲ - Disruption.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s before surgery were compared in three groups,as well as the change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s after surgery was also compared in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14 cases in type Ⅰ , 16 cases in type Ⅱ, and 8 cases in type Ⅲ.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TI types and preoperative neurological functions, as well as between DTI types and the change of postoperative neurological functions ( P < 0. 05 ). Conclusions DTI allows to visualiz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gliomas and adjacent WM tracts, which represent the different growth patterns of gliomas. It is useful for neurosurgeons to select suitable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determine appropriate extent of resection. 相似文献
60.
背景与目的:恶性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性脑肿瘤,预后仍不理想。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脑肿瘤干细胞是GBM进展及治疗耐受的主要原因,只有针对脑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才能更加有效的治疗GBM。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WP1193在体外对脑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从新鲜手术切除的GBM标本中,分离、培养及鉴定脑肿瘤干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WP1193给药后,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使用神经球形成实验评估WP1193对GBM干细胞形成神经球能力的影响。利用RT-PCR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P1193对CD133阳性细胞的影响。采用MTS及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P1193对GBM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AnnexinV流式细胞术分析WP1193对GBM干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结果:WP1193抑制GBM干细胞STAT3磷酸化及下游基因的表达。WP1193有效抑制GBM干细胞形成神经球的能力及增殖,并可将细胞阻滞于G1期。WP1193在体外通过改变Bax/Bcl-2比例诱导GBM干细胞凋亡。结论:WP1193通过抑制STAT3信号转导通路,有效的抑制GBM干细胞的增殖及形成神经球的能力,并能诱导凋亡。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可作为GBM干细胞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