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p53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高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为我国汉族人群CAG发病机制的探寻及高危人群的筛选提供有意义的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110例CAG患者的家族史和基因测序方法,观察p53 5~8外显子内的第62位、72位和92位内含子多态性改变,并进行单纯病例研究和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检出p53基因内含子多态性82例,检出率74.55%(P<0.05,ORI=4.740)。结论:p53基因内含子多态性改变伴家族史者患CAG的危险度大。  相似文献   
43.
目的在形态学基础上开展更加灵敏准确的体液肿瘤细胞基因变异临床应用转化项目。方法常规形态学诊断后,应用多重荧光PCR、基因测序和FISH法分别检测尿液细胞DNA微卫星的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缺失、胸/腹水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结果29例尿液样本中的10例泌尿系肿瘤患者有4个低度MSI,5个高度MSI,1例为正常,1例膀胱癌尿液发现P16缺失/CSP17三体;诊断阳性敏感度达90%。而7例膀胱癌术后尿液复查患者,9例泌尿系统炎症,血尿和膀胱异型增生患者及3例正常体检者中仅发现一例微卫星不稳定现象,阴性特异性达95%。30例肺癌患者的胸/腹水细胞中有3例分别检测出EGFR基因第19外显子746-750del缺失1例,752-759del缺失1例,18外显子281del缺失1例及c-kit基因第11外显子558-565del缺失1例。结论应用多重PCR,FISH和基因测序法检测体液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缺失及DNA微卫星的不稳定性,可早期确诊和提高体液癌细胞阳性率(90%),细胞HE染色后也可进行微卫星和基因测序检测,适于晚期肿瘤胸腹水和膀胱癌治疗后复查,是无创性的诊断高度敏感特异的分子病理临床应用新项目。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依据益肾活血清利法组方对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活血清利方低剂量组、益肾活血清利方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观察用药21d对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大鼠肾间质病理变化及大鼠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用药组较模型组对血肌酐、尿素氮,大鼠肾间质病理变化及大鼠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作用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中药高剂量组优于苯那普利组。结论益肾活血清利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5.
本文24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与11例乳腺导管癌标本,采用细胞角蛋白,肌动蛋白和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良性上皮细胞或癌细胞,细胞角蛋白均阳性,而肌上皮细胞阴性。肌动蛋白染色上皮和癌细胞均阴性,良性病变肌上皮细胞阳性。S-100蛋白染色结果与肌动蛋白大致相仿,但反应较弱,结果提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以采用肌动蛋白为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老年牙周炎牙龈组织中T和B淋巴细胞的分布,并与成人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吕的情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利用人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株(HK2),通过含药血清观察益肾清利活血复方对HK-2细胞株转分化过程中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取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以TGF-β1为诱导剂,与含药血清孵育后,观察HK-2细胞波形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HK2细胞经TGF-β作用48h后,失去原来形态,表现为不规则的多脚形态;并可见大量的波形蛋白表达。中药低、高剂量组对波形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优于苯那普利组。结论:益肾活血清利复方能显著下调HK2细胞波形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对HK2细胞EMT过程具有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仁术健胃颗粒抗胃癌癌前病变的病理及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前病变指胃粘膜腺上皮肠化和异型增生,研究认为胃癌源于这些病变。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世界上居第2位的癌症,但胃癌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因此对癌前期病变的研究,无疑对胃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前期临床观察,益气清热活血法组成的药方及在此方基础上研制的仁术健胃颗粒,可以明显降低致癌物造成的损伤,肿瘤发生率下降,肿瘤生长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仁术健胃颗粒的作用机制,作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益肾灵对马兜铃酸肾病肾组织TGF-β1、CTGF、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析肾组织中TGF-β1、TIMP-1、CTGFmRNA表达。结果:本研究的大鼠肾组织RT-PCR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组织TGF-β1、CTGF和TIMP-1mRNA表达明显上调,而益肾灵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均显著下降。这些结果提示益肾灵可能通过下调促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因子TGF-β1和CTGF及抑制ECM降解因子TIMP-1在肾脏内的表达,而减轻肾间质ECM的蓄积及纤维化。结论:马兜铃酸具有慢性肾毒性作用,本研究结果已初步证实应用益肾灵早期干预CAAN动物模型,能显著减轻肾间质ECM蓄积及纤维化,改善肾功能。该实验结果为今后临床使用中药治疗CAAN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