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三聚氰胺导致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介绍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3N6H6,分子量126.12.不该出现在食品当中.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观察榄香烯及5-氟脲嘧啶(5-Fu)生化调节方案治疗胃肠道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法将60例胃肠道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给予5-Fu及顺氯氨铂(DDP)单纯化疗.观察组40例,给予榄香烯联合5-Fu/DDP化疗,观察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TC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观察肿瘤病灶大小变化,同时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及化疗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癌灶缓解率分别为42.5%和25%,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榄香烯联合化疗的疗效较单纯化疗好,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总结儿童胰腺炎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儿童胰腺炎及其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81例临床确诊及手术后胰腺炎患儿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81例患儿中,有明确病因的60例(74.1%,60/81).其中确诊的先天性胆道畸形29例(35.8%,29/81).10例(12.3%)超声检查胰腺及其周围未见明确改变,71例(87.7%)超声检查胰腺及其周围可见明确改变.超声声像图改变分为胰腺改变和胰外改变两部分.胰腺改变包括:(1)形态改变,多数表现为胰腺增厚(64/81),偶见变薄(4/81)或不完整(3/81);(2)回声增粗增强,偶见减低(1/81),可均匀或不均匀;(3)胰管可均匀(42/81)或不均匀扩张,偶见囊状扩张,扩张胰管内偶见结石(3/81).胰外改变包括:(1)假性胰腺囊肿(18/81),呈壁厚不均匀,囊液浑浊,有全或不全分隔的囊状回声,多数位于胰头(50%,9/18);(2)周围软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胰腺周围不规则低回声粘连;(3)小网膜囊及腹盆腔积液(24/81);(4)胃肠道积气积液淤张(14/81);(5)胸腔积液等(3/81).胆道畸形继发的胰腺炎同时可发现胆总管囊状或柱状扩张;胆囊和(或)扩张胆总管内多发胆泥或胆色素结石堆积;均合并胆囊炎症等改变.结论儿童胰腺炎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而且对于占儿童胰腺炎病因约1/3的胆总管扩张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对儿童胰腺炎的定性诊断及病因探寻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34.
正骨组织仅次于肺和肝,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3好发器官,常见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为:前列腺癌84%、乳腺癌73%、甲状腺癌50%、肺癌33%、膀胱癌26%、肾癌24%、子宫颈癌22%。骨转移常导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一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LNT)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方法将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接受香菇多糖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21例接受白细胞介素2腔内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改善有效率为63.64%,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LNT腔内注射能有效控制MPE,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MPE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6.
金龙胶囊的免疫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对32例SA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标准治疗方案加金龙胶囊)12例和对照组(标准治疗方案)20例,观察其治疗时间、临床症状改善率和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CD4/CD8 T细胞比值由治疗前1.69降至1.41.结论金龙胶囊联合四联标准救治方案治疗SARS,可以恢复Th/Ts系统平衡,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7.
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宁  贾立群   《放射学实践》2010,25(4):451-453
目的:探讨出现临床表现的儿童美克尔憩室的超声影像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儿童美克尔憩室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3例与超声诊断一致,诊断符合率94.3%(33/35)。结果:美克尔憩室出现并发症时,患儿将出现临床症状,此时超声可检查到憩室,表现为壁较正常肠壁增厚,固定的肠管结构,一端与小肠相通,另一端为盲端。结论:小儿美克尔憩室出现并发症后,在超声图像上具有特异性,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8.
贾立群,男,1953年11月出生,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为国内著名的儿科超声专家。从事儿科影像学工作39年,其中儿科超声诊断专业28年。在儿童腹部超声诊断方面造诣很深。擅长小儿泌尿系畸形、急腹症、胃肠道疾病、肿瘤等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从医近40年来,认真钻研B超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众多疑难病例做出了明确诊断,以一流的诊断水平赢得了患者和医生们的尊敬和信任。担任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席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超声科学系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超声医学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超声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眼科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腹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编委。主编《实用儿科腹部超声诊断学》,参编《实用儿科学》《小儿泌尿外科学》《现代小儿肿瘤外科学》《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小儿内分泌学》《超声科诊疗常规》等书中的儿科超声章节。曾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等称号。2013年被授予“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第四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第六届健康中国榜样人物”,“全国当代大医精神代表”,“全国医德标兵”,“2012年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第四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称号。2014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5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7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总结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超声声像图特点。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横纹肌肉瘤40例患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 结果40例患儿(男性27例,女性13例)术前超声均显示膀胱腔内肿物,肿物位于膀胱三角区36例(占90%),非三角区4例(占10%),最小肿物2.6 cm×1.7 cm×2.2 cm,最大肿物6.2 cm×4.4 cm×5.5 cm;36例肿物呈葡萄状或分叶状低回声或等回声包块。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超声正确诊断膀胱肿物35例(87.5%)且与病理诊断相符合,其余5例(4例误判为膀胱炎症,1例仅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与病理诊断不符合。 结论因排尿困难就诊的男性患儿,超声检查发现膀胱三角区肿物,应首先考虑膀胱横纹肌肉瘤。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超声表现有特异性,是本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0.
正恶性胸、腹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约50%的乳腺癌、肺癌患者可出现恶性胸腔积液~([1]),60%以上的胃肠道肿瘤在晚期出现恶性腹腔积液,恶性胸腹腔积液通常是肿瘤的晚期表现,出现相关症状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数周至数月~([2])。临床表现常见疼痛、食欲减退、憋气、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此类患者大多食欲较差,常规口服中药的方法在临床不易为患者所接受。笔者根据贾立群教授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经验,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