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319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393篇
综合类   730篇
预防医学   235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245篇
  2篇
中国医学   420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6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9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干预急性呼吸衰竭(ARF)行无创机械通气(NIV)躁动患者的镇静作用情况。 方法将118例ARF行NIV治疗的躁动患者分为布托啡诺组(57例)及丙泊酚组(61例),两组患者分别予以输注布托啡诺和丙泊酚,维持镇静躁动评分(SAS)于3 ~ 4分,在治疗过程中根据需要给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NIV不耐受评分、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呼吸频率、pH值、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aO2 / 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咪达唑仑和芬太尼使用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布托啡诺组和丙泊酚组患者治疗后NIV不耐受评分[(1.2 ± 0.5)分vs.(1.3 ± 0.7)分]、SAS评分[(3.5 ± 0.4)分vs.(3.6 ± 0.5)分]、VAS评分[(1.8 ± 0.3)分vs.(1.7 ± 0.3)分]、呼吸频率[(20.1 ± 6.4)次/ min vs.(21.3 ± 4.4)次/ min]、pH值[(7.41 ± 0.06)vs.(7.40 ± 0.06)]、FiO2 [(0.40 ± 0.12)vs.(0.42 ± 0.11)]、PaO2 [(97 ± 40)mmHg vs.(95 ± 40)mmHg]、PaO2 / FiO2 [(290 ± 48)mmHg vs.(282 ± 51)mmHg]及PaCO2 [(34 ± 8)mmHg vs.(35 ± 7)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887、1.194、1.809、1.194、0.905、0.945、0.311、0.808、0.836,P = 0.377、0.235、0.072、0.235、0.367、0.347、0.756、0.421、0.4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V不耐受评分、SAS评分、VAS评分、呼吸频率、FiO2和PaCO2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pH值及PaO2 / FiO2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 0.05)。布托啡诺组和丙泊酚组患者咪达唑仑使用情况(44 / 57 vs. 48 / 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038,P = 0.845);而芬太尼使用情况(4 / 57 vs. 49 / 61)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9 / 57 vs. 26 / 6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4.007、10.169,P < 0.001、= 0.001)。其中,两组患者的低血压(2 / 57 vs. 16 / 61)及低血容量(1 / 57 vs. 13 / 61)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137、4.213,P = 0.042、0.040)。 结论与丙泊酚相比较,持续静脉输注布托啡诺可以减少ARF行NIV躁动患者芬太尼的需要量,并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992.
中医体质学说源远流长,经历代医家努力,日趋完善。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逐渐受到重视。但体质分类方法众多,阴阳分类、五行分类、三阴三阳分类以及九分法,各有特色,应该结合养生与临床治病实践,引入临床流行病学、量表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在于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自身抗体大量产生以及多器官多系统广泛损害,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X染色体可编码116种miRNA,其中约16%的X染色体编码miRNA与免疫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存在miRNA的异常表达,表明miRNA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主要对X染色体编码的miRNA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女性骨密度和骨量分布情况以及影响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珠海地区的575例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测,并对个人疾病史、生活习性及月经史进行调查,根据OP发生与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女性骨密度和骨量呈现年龄分布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糖尿病、骨折以及慢性病对OP存在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慢性病是OP发病的危险因素,而BMI是OP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骨密度随年龄的增长、绝经年限的增加而逐步下降,而保持一定体型及体重,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及提高;及时发现、治疗糖尿病、慢性病(如甲亢、风湿)等,对防治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对比分析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或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患者32例(联合光凝组),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患者32例(联合剥除组),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末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联合光凝组术后视网膜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59.4%,联合剥除组复位率为8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1),但联合剥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联合光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光凝组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轻度出血、继发性青光眼等,联合剥除组为术中轻度视网膜损伤、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等.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好于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光凝.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人血清精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石英毛细管(70 cm×75μm,有效长度58 cm),分离电压15 kv,检测波长254 nm,高压进样15 s,电泳缓冲溶液比例20 mmol/L pH9.33四硼酸钠:166 mmol/L SDS∶乙腈=10∶10∶3。结果:线性范围为0.03 mmol/L~1.50 mmol/L(r=0.998);以噪声比(S/N)=2时浓度为最低检测限为0.01 mmol/L,精密度为2.4%~4.0%,重复性为2.3%~2.9%,回收率为90.5%~114.2%;检测烧伤患者住院后血中精氨酸含量变化,14 d含量达到高峰。结论:该方法样品预处理简单,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肝癌手术治疗的4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低重组(n=73,BMI<18.5 kg/m~2)、正常组(n=298,BMI 18.5~25.0 kg/m~2)与超重组(n=70,BMI≥25.0 kg/m~2)。分析不同BM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BMI与肝癌血管侵犯、三酰甘油、总胆固醇、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数目、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血管侵犯、BMI均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正常组、超重组5年存活率均高于低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是影响肝癌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有利于提高其远期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人胰腺癌MUC1与survivin mRNA联合转染树突细胞(DC)体外激发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能力,为构建负载多抗原表位DC疫苗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自6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并鉴定DC.常规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采用RT-PCR方法扩增MUC1和survivin mRNA.应用电穿孔法将两种mRNA单独或联合转染DC,分别命名为DC-MUC1、DC-survivin、DC-MUC1+ survivin.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DC的MUC1、survivin mRNA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C存活率;使用混合细胞培养法检测转染DC体外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应用ELISA法检测转染DC体外激发抗原特异性CTL释放Th1型细胞因子IL-2、IL-10、granzyme B、IFN-γ的水平.结果 成功获得成熟的DC,成熟DC的表面标志物CD40、HLA-DR、CD83和CD8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31%、50.21%、89.17%和73.62%.DC-MUC1的MUC1 mRNA表达量为36.24±5.17;DC-survivin的survivin mRNA表达量为34.53±4.02;DC-MUC1+survivin的MUC1、survivin mRNA表达量分别为31.79±4.26和14.67±2.96,显著低于单转染的DC(P值均<0.05).DC-MUC1+ survivin的存活率呈现时间依赖性下降,96 h时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单转染DC(50.21%比80%左右,P值均<0.05).当作为刺激细胞的DC和作为效应细胞的T淋巴细胞比例为1∶10、1∶20时,DC-MUC1+ survivin刺激自体T细胞的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单转染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比例为1∶40、1∶80时的增殖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DC∶T为1∶10孵育14 d时,DC-MUC1、DC-survivin、DC-MUC1+survivin的IL-2水平分别为(892.73±32.90)、(713.62±56.37)、(1884.37±95.21) pg/ml;granzyme B水平分别为(501.62±12.30)、(203.84±12.55)、(1193.15±86.04) pg/ml;IFN-γ水平分别为(981.50±47.82)、(696.05±41.66)、(2237.94±189.55) pg/ml.DC-MUC1+ survivin显著高于单转染的DC,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清热祛湿颗粒治疗感冒(暑湿证)的有效性、临床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将239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7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开水冲服广东凉茶颗粒,10 g/次,2次/d;试验组开水冲服清热祛湿颗粒,10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愈显率分别是80.70%、85.39%,总有效率分别是92.98%、96.63%,两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PPS分析,对照组、试验组愈显率分别是80.00%、85.03%,总有效率分别是92.73%、97.01%,两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FAS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上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1.67%、94.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AS分析,试验组单项症状喷嚏、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四肢腰酸背痛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颗粒治疗感冒(暑湿证)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暑湿感冒初期,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门静脉支架及经动脉药物治疗栓塞(TACE)联合或未联合血管内植入碘-125(125I)粒子条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 对106例(男9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23岁)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6例(A组)在门静脉内植入支架及125I粒子条,余50例(B组)仅在门静脉内植入支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支架通畅率及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后各测量值的改变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时间及支架通畅期.结果 门静脉内植入支架及125I粒子条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5 d(A组)及146 d(B组),P=0.001(P<0.05)及HR=2.244;两组患者支架的中位通畅期分别为400d (A组)及190d(B组),P=0.005(P<0.05)及HR=2.479.结论 门静脉支架及TACE联合血管内植入125I粒子条能显著延长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