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C臂X线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统计术前、术后Cobb角、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55 min,术中注入骨水泥2~5 mL,56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少或消失。 VAS:术前(7.9±1.5)分,术后(2.3±1.2)分;Cobb角:术前(25.8±4.9)°,术后(12.6±3.6)°。术后3~7 d患者在腰围保护下可以下床活动,经过2~14个月的随访,所有腰椎骨折患者疼痛均消失,未发生神经损伤、肺栓塞、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痛苦,恢复正常活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IMN)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8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42例行经皮LCP固定,45例行IMN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足踝功能AOF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IMN组高于经皮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经皮LCP组高于IM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N和经皮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膝关节疼痛、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方面经皮LCP内固定更具有优势,但应注意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用于上颈椎不稳的效果。方法 2005年2月~2009年5月,23例上颈椎不稳患者,年龄17~64岁,平均43.6岁,男15例,女8例。新鲜骨折12例,陈旧性骨折7例,寰椎横韧带断裂4例;齿状突骨折按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1例,Ⅲ型8例;7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所有患者术前给予颅骨牵引,根据术前三维CT成像的指导确定寰枢椎进针角度以及长度。一般为椎弓根螺钉3.5mm,寰椎14~16mm,枢椎24~28mm。对术前三维CT提示寰椎有异常的病例在开口点打开皮质后给予刮齿行进钉通道松质骨刮出,直接显露出约8~10mm通道,避开椎管后顺势植入螺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10~170min,术中出血量210~600ml,平均350ml。术前7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术后均完全恢复。1例术后摄片提示为寰椎椎弓根钉偏离,耳周疼痛,6月后三维CT复查,植骨融合,拔除内固定。术后复查全部患者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头部活动受限均不明显。结论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固定阶段短,三维固定,融合率高,对头颈部活动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评估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14髋)因各种因为行保留股骨颈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采用改良Moore小切口,在头下位置将股骨头截断,保留完整的股骨颈;选择合适的外杯.外翻55°装入,内杯为超高分子聚乙烯,超半径设计保持外翻45°.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摄...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骨折伴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骨折患者40例,分为骨折伴颅脑损伤组及单纯骨折组,每组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并摄X线片观察骨痂出现及骨折愈合情况,分析VEGF水平变化及骨折愈合过程。结果骨折伴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在7d左右出现高峰期(519±44ng/ml),维持较高水平至42d,以后逐渐下降;单纯骨折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在14d左右为高峰期(438±28ng/ml),28d左右开始逐渐下降。骨折伴颅脑损伤患者骨痂形成时间(8d±0.3d)明显早于单纯骨折患者(18d±0.1d),P<0.01;骨折伴颅腑损伤患者骨折愈合时间(42d±0.4d)明显早于单纯骨折患者(84d±0.2d),P<0.01。结论骨折伴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单纯骨折患者,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单纯骨折患者所需时间短。颅脑损伤患者VEGF升高可能是骨折愈合加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6.
<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预测[1],全世界髋部骨折人数将由1990年的166万/年升高至626万/年。由于股骨颈的特殊解剖形态及其血液供应,骨折后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2],对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因此寻求满意的治疗方法处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对同一块牙周膜组织重复培养获得的原代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PDLSC)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进行比较,评价重复培养得到的PDLSC能否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正畸治疗拔除的前磨牙,组织块法进行PDLSC原代培养。首次传代后收集剩余的牙周膜组织重复进行组织块法细胞培养,多次培养获得原代PDLSC。每次培养的原代PDLSC进行扩增培养,选取第1、3、5次培养获得的PDLSC分为A、B、C组。分别绘制细胞增殖曲线,STRO-1表面标记物表达的检测鉴定,细胞周期分布检测和观察成骨诱导,测定各组PDLSC端粒长度和端粒酶表达水平。结果 三组细胞的STRO-1表达均呈阳性;生长趋势和扩增数量相似;A、B两组细胞周期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C组与A、B组比较细胞周期分布差异显著(P<0.05);地塞米松诱导三组PDLSC成骨,21d时均有茜素红染色阳性的钙化结节;A、B两组PDLSC端粒长度、端粒酶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PDLSC端粒长度显著长于A、B组(P<0.05),端粒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 通过同一块牙周膜组织培养得到的PDLSC生物学功能相同,但在细胞安全性上是否能够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ND∶YAP、ND∶YAG激光联合38%氟化氨银、牙本质黏结剂、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牙本质敏感患者的330颗牙本质过敏(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患牙随机分为11个治疗组,其中5组分别进行38%氟化氨银、牙本质黏结剂、Gluma脱敏剂、ND∶YAP激光、ND∶YAG激光脱敏治疗,另外6组进行激光联合治疗,评价各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和8周对温度刺激敏感度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温度敏感度进行检测。结果 单独治疗各组术后即刻温度刺激均有改善(P<0.05),治疗效果随时间推移减弱;治疗第8周,氟化氨银组、牙本质黏结剂组、Gluma脱敏剂组完全失效(P<0.05),ND∶YAP激光组、ND∶YAG激光组疗效减弱(P<0.05)。在激光联合治疗中:各组在治疗后3个时间点均有效果(P<0.05);在治疗后第8周,ND∶YAP激光组、ND∶YAG激光组与联合治疗组均维持治疗效果(P<0.05),激光单独治疗组效果弱于联合治疗组(P<0.05)。结论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具有稳定持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9.
本文旨在探讨保留不同残余基质床厚度(RST)的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兔角膜在体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选取24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A、B组,A组RST为角膜中央厚度(CCT)的30%,B组RST为CCT的50%,两组角膜帽厚度均设置为CCT的1/3,于术前以及术后1周、1月和3月分别行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检查,从而获取角膜生物力学和形态学相关参数,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组术后1周及1月角膜硬度显著高于B组,术后3月时两组大多数生物力学参数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术后CCT和RST是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中,两组角膜后表面高度值(PE)均无显著差异。提示制备较厚角膜帽、保留较少RST的SMILE术在短期内虽然抵抗变形能力有所下降,但尚无圆锥角膜倾向,可能与保留较多前基质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