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病例报告 骨样骨瘤约占良性骨肿瘤的1.66%~10%[1-5],多发生于7~25岁青少年,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长管状骨,以股骨、胫骨的骨干多见,髋臼骨样骨瘤十分罕见,文献报道很少,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和骨干等常见部位不同,常常引起漏诊或误诊.我院收治髋臼骨样骨瘤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角膜阻力因子(CRF)和角膜滞后量(CH)与中央角膜厚度的关系;比较LASIK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2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要求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84例(168眼)。根据角膜厚度为分为A组(550—643μm,67眼)、B组(500—549μm,72眼)、C组(450~499μm,29眼),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定这些术眼的CRF和CH,并进行比较分析。对其中已手术并定期完成12个月随访有完整资料的40例(80眼)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1、3、6、12个月)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术前三组的CRF和CH分别为11.11±1.69和10.79±1.48、9.83±1.39和9.87±1.29、9.06±1.96和9.79+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55、8.54,P〈O.01)。4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CRF与CH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88、60.80,P〈O.011。术后各时间段各组CRF与C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F和CH与中央角膜厚度有关,随着角膜厚度的减小而降低。LASIK术后残留角膜基质床厚度为整个角膜厚度的50%以上时,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基本稳定,是安全的切削范围。  相似文献   
103.
患者,男,24岁,要求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矫正术,于2015年5月19日来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患者无戴接触镜史,无其他眼部疾病及手术史.眼科检查:裸眼视力(UCVA):右眼0.25,左眼0.5,最佳矫正视力(BCVA):右眼1.0,左眼1.0;散瞳检影度数:右眼:-2.25 D-0.75 D×105,左眼:-1.00 D-1.00 D×20;电脑验光仪示角膜曲率:右眼为43.00 D,左眼为41.75 D;A超测中央角膜厚度:右眼为573 μm,左眼为615 μm;0culus Pentacam角膜地形图示角膜前表面曲率:右眼为42.8 D,左眼为41.5 D;角膜瞳孔中央角膜厚度为右眼562 μm,左眼602μm,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图无异常,角膜厚度空间分布图及角膜厚度变化率在正常范围内(见图1-4);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右眼18.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9.0 mmHg;眼前节检查无异常;角膜内皮镜检查示:右眼内皮细胞密度3 002个/mm-2,左眼内皮细胞密度2 948个/mm2,细胞形态、大小正常(见图5-6).  相似文献   
104.
背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其中46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0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期随访的影像学指标、腰背疼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18-4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与传统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的改善程度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随访期间两组矫正度丢失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缓解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趋于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中期随访对伤椎畸形的矫正和内固定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合并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CroweⅣ型DDH患者(24髋)行THA伴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肢体长度变化、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无坐骨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1例出现术后截骨端的延迟愈合,行Ⅱ期自体髂骨植骨术,植骨后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截骨端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的假体松动或脱位。20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跛行症状,末次随访时仅2例患者仍有轻度跛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肢体长度差异:术前为2.0~6.5(4.6±1.7)cm,末次随访时为0.5~1.0(0.7±0.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术前为36~68(46±8)分,末次随访时为78~96(9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roweⅣ型DDH患者行THA合并转子下短缩截骨术,有助于正常髋关节中心的恢复,降低假体置换的难度,减少术后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其近期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人眼角膜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并预测术后角膜刚度。方法利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的测量结果,计算表征角膜刚度的瞬时刚度系数(S_(TSC))和表征黏性的能量吸收面积(A_(absorbed)),分析屈光术后角膜刚度和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LASIK术后角膜S_(TSC)和A_(absorbed)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获得角膜刚度预测公式为:S_(术前)=1. 055bIOP_(术前)+0. 015CCT_(术前),S术后=0. 937S_(术前)+0. 019CCT_(术后)。结论 LASIK手术不仅改变角膜厚度,也降低角膜的刚度和黏性。预测术后角膜刚度可为临床手术的设计提供指导,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经前路颌下血管神经间隙入路治疗Hangman骨折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9月~ 2009年7月,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9~67岁,骨折类型依Levine-Edwards标准,Ⅰ型6例,Ⅱ型11例,ⅡA型8例,合并寰椎后弓骨折2例,合并下颈椎椎间盘突出1例.入院后13例先行颅骨牵引,然后择期行C2、3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30~150 ml,平均50 ml,术前有C2、3滑脱19例术中均完全复位.2例患者术后出现饮水呛咳,术后5d内恢复正常.术后无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椎间植骨均融合.[结论]前路颌下血管神经间隙入路治疗Hangman骨折手术并发症少,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变化在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L4,5 DLS患者中随机选取115例作为观察组,男28例,女87例;年龄41~76岁,平均57.3岁。自体检人群(无脊柱滑脱及腰腿痛表现)中随机选取与DLS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5例作为对照组,男31例,女84例;年龄45~77岁,平均56.4岁。两组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CT平扫及多层面重建检查。于侧位X线片测量DLS组患者腰椎滑脱程度(Taillard指数),CT图像分别测量滑脱组及对照组L3,4、L4,5节段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并评估两组小关节不对称程度,矢状面CT重建图像测量两组L3,4、L4,5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pedicle facet angle,P?F角),对两组相应节段所测角度进行比较分析;CT横断面骨窗下对两组L4,5关节突关节进行退变程度分级并比较,且对DLS组不同退变等级之间的滑脱程度进行分析。对DLS组L4,5的关节突关节角、P?F角与滑脱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LS组L4,5均为Ⅰ度滑脱。DLS组L3,4、L4,5节段关节突关节角与对照组相应节段相比明显偏向矢状位;P?F角均较对照组大,更倾向于水平位。小关节不对称程度,L4,5节段DL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3,4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4,5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S组患者L4,5关节突关节不同退变等级之间,滑脱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LS组L4,5滑脱程度与其关节突关节角、P?F角无相关性。结论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变化(更小的关节突关节角、水平化的P?F角、小关节不对称)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病因学意义,但其作用不应被夸大;关节突关节退变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继发性改变,而腰椎滑脱加剧了小关节的退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2年1月97例脊柱外科手术病例在显微外科技术及C型臂X线配合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诊疗记录过程分析。临床神经症状和病人状况采用住院期间每天随访,出院后3~6个月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结果在脊柱外科不同疾病手术中均有极少数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已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同的手术需要采取灵活的组合监测方式就能极大满足手术医生的要求,尽量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为脊柱外科手术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