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IDET)对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49个病变椎间盘)DLBP患者行CT联合"C臂"X线机引导下IDET的治疗,其中Pfirrmann分级Ⅱ级26例,Ⅲ级23例。采用WHO疼痛缓解标准,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无缓解、轻微缓解、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结果对49个椎间盘均穿刺成功并行IDET治疗。术后1周及1、3和6个月随访,Ⅱ级、Ⅲ级两组患者疼痛缓解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术后6个月时Ⅱ级患者有效率[88.46%(23/26)]高于Ⅲ级患者[60.87%(14/23),P0.05]。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IDET治疗DLBP近期疗效较好,术后6个月时Pfirrmann分级为Ⅱ级的患者疗效优于Ⅲ级。  相似文献   
22.
高龄前列腺增生的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前列腺内支架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的老年患者进行前列腺内支架植入术。结果32例患者前列腺内支架均一次植入成功,术后立即自行排尿,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32例患者术后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5.50±5.51)ml/s降至术后(6.51±3.87)ml/s(P<0.01),最大尿流率从术前(1.55±3.64)ml/s增至术后(14.21±3.15)ml/s(P<0.01)。结论前列腺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其疗效迅速、可靠、创伤小,尤其对治疗高龄、高危且不适宜手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125I粒子植入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动态水平.方法 对2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施行CT引导下植入125I 放射性粒子.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125I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量分布率,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内.并用放射免疫方法 测定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前后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50的浓度.结果治疗后随访1~24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125I 粒子植入1月后,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50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植入前比较有明显变化(P<0.05).在CA19-9测定结果中,病情进展与植入前,病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病情稳定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 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临床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效性研究。方法?利用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A549-luc人肺腺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20 d后成瘤大小8~10 mm。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6只,吉非替尼组6只,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6只。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持续测量肿瘤大小变化。利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肺腺癌A549-luc细胞在体内的生物发光活性。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35 d后处死裸鼠,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4组治疗前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周4组(对照组,125I放射性粒子组,吉非替尼组,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 509.25±709.93)、(840.45±43.35)、(1 052.96±247.42)和(317.34±52.08)mm3,联合组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05,P<0.05)。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明显低于吉非替尼组、125I放射性粒子组和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4组治疗前肿瘤生物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4组肿瘤生物荧光光子数分别为(198 605 000.0±12 976 503.00)、(99 263 333.33±49 293 480.57)、(87 419 500.0±24 039 740.21)、(48 433 333.33±14 417 910.62)P/sec/cm2/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75,P<0.05),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明显低于单独125I放射性粒子组、吉非替尼组和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4组治疗前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4组SUVmax和SUVmean值分别为0.79±0.14和0.54±0.06、0.76±0.33和0.47±0.41、0.79±0.15和0.48±0.11、0.74±0.14和0.57±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1, 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23个病变椎体)伴脊髓压迫且有严重腰背部疼痛的椎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评价术前及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术后肿瘤局部控制率、患者生存率。结果2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7~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随访期间无失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患者顽固性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12例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保留率85.00%(17/20),神经功能恢复率30.00%(6/20)。术后3、6、12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100%、90%,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8.81%。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安全、可行,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6.
CT引导下射频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2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静脉麻醉下行CT引导下RFA治疗骨肿瘤,采用简明疼痛调查表(BPI)观察术后24 h,3、6个月疼痛评分.结果 全组20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全部存活,术前20例患者平均每日最强疼痛评分为8.1分(范围6~10).RFA术后24 h,1、3和6个月治疗后平均最强疼痛评分分别减低为6.1、4.6、3.3和3.0分(P<0.001).治疗前每日平均疼痛评分为6.3分,RFA术后24 h,1、3和6个月平均疼痛评分分别减低为4.0、2.3、2.1和1.9分(P<0.01).RFA术后所有患者KPS积分都有所提高,随访患者骨肿瘤CT值有下降.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1例椎板破坏患者RFA术后有下部肢体感觉减退,给予泼尼松注射后,48 h内下部肢体感觉恢复.结论 CT引导下RFA治疗骨肿瘤,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是一种新颖、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预后差,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18F-FDG PET/CT集功能影像与解剖成像于一体,能够反映肿瘤组织的代谢和细胞增生水平,以及肿瘤组织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因此在胰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指导治疗、疗效监控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就18F-FDG PET/CT在胰腺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例椎体转移性肿瘤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1.1岁。采用治疗计划系统重建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三维图像,计算出^125I放射性粒子植人的数量和剂量分布率,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30Gy。CT引导下脊柱转移性肿瘤粒子植人,共24个椎体,中位植入粒子19颗(4—43颗)。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随访4.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疼痛缓解率95%(19/20),局部控制率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80.0%和30.0%。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累计生存率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95.O%和45.0%,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瞄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9.
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肺穿刺活检、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癌,其中鳞癌13例,腺癌8例,转移性肺癌9例。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肺癌的三维图像,计算出^125I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最分布率,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80~130Gy。中位植入粒子35颗(8~83颗)。结果30例患者术后1、3、6、12个月随访,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7~18个月),6、9、12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0.0%、23.3%,随访至12个月肿瘤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4例,无变化(NC)4例,进展(PD)3例,1、3、6、12个月总有效率(CR-4-PR)分别为83%、80%、80%、77%。术后随访发生气胸3例,咯血痰7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左半结肠恶性梗阻行自扩张内支架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金属内支架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左半结肠恶性狭窄病例38例分成两组。A组24例,B组14例。A组以介入方法植入永久性结肠内支架;B组暂时植入结肠内支架解除梗阻并充分肠道准备后行外科手术。结果A组24例中23例顺利植入结肠支架,其中1例因导丝不能通过植入失败,3例植入2枚支架。B组14例均成功植入支架并顺利接受外科手术。结论自扩张式金属内支架能有效解除左半结肠梗阻,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并为临床手术切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