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5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报告1例Klippel-Trenauney综合征。患儿男,13岁。左下肢粗大13年,左踝部反复溃疡10年。有典型的鲜红斑痣、静脉曲张、软组织和骨肥大,患侧下肢继发淤积性溃疡,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未见动静脉瘘。诊断为Klippel-Treranney综合征。  相似文献   
92.
正患者女,39岁。主诉:右足踝外侧结节2年。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踝外侧出现一绿豆大小结节,缓慢增大至豌豆大小,除碰撞时有疼痛感外,无明显自觉症状。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患者既往体健,发病前否认局部外伤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体检: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专科检查:右足踝外侧见一1 cm×0.8 cm皮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女性桑拿按摩从业人员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s/AIDs)相关知识和感染情况,为开展STDs/AIDs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匿名问卷对774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人口学特征和对STDs/AIDs的认识、态度、信念、行为(KABP),并通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检测STDs/AIDs的感染情况。结果:目标人群在最近3月内从事过商业性行为的占74.2%(537/724),商业性行为中避孕套使用率为80.6%,与固定性伴侣(夫妻、恋人)性交避孕套使用率为57%;对STDs/AIDs传播途径的正确知晓率为34.3%~56.8%;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没有患STDs/AIDs的危险;约1/3人缺乏正确的求医行为,421名受检者STDs/HIV感染率为24.47%。结论:女性桑拿按摩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STDs/AIDS高危行为,STDs/AIDS知识知晓率低,严重缺乏自我防护意识,STDs/HIV感染率高,必须尽快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血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_舒张值的影响.方法 62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调脂饮食加坎地沙坦加非诺贝特组(A组),调脂饮食加坎地沙坦加安慰剂组(B组).观察两组血压及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值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A组较B组能更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P<0.01).A组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而B组在治疗前后脂质谱无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值明显增加(P<0.01),A组较B组能更显著增加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值(P<0.01).结论 非诺贝特可能通过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且对患者血压有协同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96.
汗腺癌1例     
目的:报道1例发生于臀部的汗腺癌。患女性,80岁。右臀部红色斑块1年、溃疡2月。组织病理可见真皮内巢状异形细胞,个别呈腺样结构。免疫组化:CK强阳性,CEA阳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软膏分别按疗程和症状两种不同用药方法治疗轻中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斑块状银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疗程治疗组及症状治疗组,每组30例,前者给予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共8周;后者给予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4周症状改善后改为每日1次,共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分别进行PASI评分,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测血钙浓度,判定疗效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经过8周观察,疗程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0%和76.67%,症状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3.33%和66.67%,两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但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疗程治疗组8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卡泊三醇治疗轻中度斑块状银屑病应足疗程用药.  相似文献   
98.
本实验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方法检测63名吸烟者和34名非吸烟者尿诱变性。结果表明吸烟者尿诱导SCE频率为7.82/细胞,显著高于非吸烟者6.49/细胞(P<0.001)。但尿诱变性并未随着吸烟支数增多而增强。我们考虑到这种差异不能显示  相似文献   
99.
儿童个人过敏原与荨麻疹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个人过敏原与荨麻疹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114例儿童荨麻疹患者和12名健康对照者血清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的IgE。结果114例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总阳性率为73.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17.7%的阳性率(P〈0.01);28.1%(32/114)患儿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检出阳性;57.9%(66/114)的患儿检出阳性2种或2种以上。食入性过敏原中对螃蟹、虾、龙虾最敏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逐渐降低;吸入性过敏原中尘(粉)螨阳性率最高,且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结论儿童个人过敏原与部分荨麻疹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年龄段过敏原构成不同,螃蟹、虾、龙虾和尘(粉)螨是广州地区儿童荨麻疹的常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价 0 0 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73例神经性皮炎和湿疹患者分别外用 0 0 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和 0 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 ,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 2周后 0 0 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有效率为 89 5 % ,0 1%糠酸莫米松乳膏的有效率为 6 8 6 %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均少。结论  0 0 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