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内固定.切口为4个1.5 cm长的小切口,椎弓根穿刺操作在透视引导下进行.结果 11例患者椎体高度恢复和后凸畸形纠正良好,伤椎高度由术前(65±13)%恢复至术后(92±7)%,局部后凸畸形自术前后凸19°恢复至术后6°.2例发生小切口皮缘坏死伤口延迟愈合,1例伤口积液,1例术后11个月出现内固定松动.随访24~36个月,期间未发现断钉断棒、后凸畸形加重、椎间隙高度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本文建立了HPLC 同时测定藏药川西千里光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木犀草苷3 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 色谱柱(250 mmx4.6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55 nm,进样量10 μL,柱温30℃。结果:绿原酸、金丝桃苷、木犀草苷在30 min 内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在其线性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697 2~5.229 0 μg(r =0.999 4)、0.085 8~0.643 8 μg(r =1.000 0)、0.082 7~0.620 4 μ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09%(RSD=0.99%) 、101.17%(RSD=0.69%)、 100.91%(RSD=1.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川西千里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3.
背景:重度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一直是临床治疗难点。有报道采用临时内固定撑开棒可以帮助矫形,但采用分期手术策略治疗重度侧凸特别是后凸畸形尚未有报道。 方法:15例重度脊柱侧凸或后凸或侧后凸畸形病例接受分期手术治疗,即一期后路小切口撑开部分矫形,3~6个月后再次手术行后路松解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随访2年以上。对所有病例术前、一次术后、二次术前、二次术后和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术前主弯弹性指数以及侧凸主弯、后凸主弯在各次手术前后的变化和终末随访的丢失情况。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前侧凸主弯95°~175°,平均为 129.4°,一次手术矫正 58.9°,矫形率45.4%,二次手术矫正30.6°,矫形率24.6% 。间隔期矫形丢失率 7.1%,总矫形率62.9%,随访2年矫形平均丢失率3.9°,最终总矫形率 59.7%. 术前后凸30°~170°,平均为80.3°,总矫形42.2°。 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后路小切口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提高了二次手术耐受力和矫形率。分期手术策略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对于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成形的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36例上颌单个前牙即刻种植的患者,根据临时修复的方式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种植体植入后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修复,对照组在种植体植入后采用局部可摘义齿进行临时修复。分别在种植义齿最终修复完成时,以及种植义齿行使功能一年后,采用粉红美学指数对种植义齿周围的软组织变化进行美学评估。结果36例种植体全部成功,在种植义齿最终修复完成时,两组的软组织美学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种植义齿行使功能一年后,两组的软组织美学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种植义齿支持的临时冠修复对于早期完成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美学成形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美学效果最终还是取决于种植体植入的深度、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在选择种植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改变种植区的软硬组织特性,以达到更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5.
脊柱融合是治疗脊柱疾患的常用方法,融合的目的是达到脊柱稳定,但即使是目前施行最多的手术如腰椎侧后方融合术,其不融合率也达到 5%~40%不等[1],而前路融合的假关节发生率甚至达到68%[2]。目前脊柱融合手术中可供选择的植骨材料有:自体骨、异体骨、脱钙骨基质(DBM)和非骨性合成材料。在植骨融合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因素,即骨生成、骨传导和骨诱导。我们通过文献回顾,对现有植骨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植骨融合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如下。1 植骨融合的生物学过程骨移植后骨再生的过程需经过一系列的不同时期,包括炎症反应期、固化期…  相似文献   
116.
毕泗季  谭荣  焦慧敏  林森  田昊 《药学研究》2021,40(10):698-700
目的 探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门诊患者院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门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随访等方式,形成一个监测体系,对门诊患者院外用药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门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运行顺利, 2019年对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共监测到不良反应83例,其中化学药39例,中成药42例,医用材料2例,不良反应均得到及时的处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门诊患者院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可以提高患者的不良反应上报意识,有效减少门诊不良反应的漏报,并使不良反应得到及时处理,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根据伤后颈脊髓MRI不同表现对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CSCIWFD)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疗效差异原因并探讨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6例中老年CSCIWF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颈椎MRI提示有颈髓受压伴髓内高信号且有神经症状者建议手术,对颈髓无压迫伴或不伴髓内高信号者建议非手术治疗。按治疗建议和患者选择分为3组:建议手术且患者接受手术组(A组,39例),建议手术但患者拒绝手术组(B组,11例),非手术治疗组(C组,6例)。神经功能评估按ASIA分级,对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0~88个月。结果显示,神经功能改善情况A组好于B组,C组神经功能改善满意。结论颈髓MRI表现是中老年CSCIWFD患者是否手术的重要参考依据。颈髓受压或颈髓接触伴髓内高信号,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如颈髓无压迫、无明显失稳,即使有神经症状且髓内有高信号,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T2DM)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新发T2DM患者80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单纯T2DM组40例,T2DM合并MS组40例。比较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MS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BP)、体重指数(BMI);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FPG、2hPG)、空腹及餐后胰岛素(FINS、PINS)等指标。同时测定IMT,分析各因素与IMT的相关关系。结果新发T2DM合并MS组患者的年龄、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HOMA-IR、IMT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5),HDL明显低于单纯T2DM组(P<0.05)。IMT与年龄、TG、LDL、HOMA-IR及合并MS成正相关(P<0.05),与HDL成负相关(P<0.05)。年龄、LDL、HOMA-IR及合并MS是IM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发T2DM并MS较单纯T2DM患者更易发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年龄、LDL、胰岛素抵抗及合并MS是新发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防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9.
骨质疏松是航天员太空飞行后面临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中长期飞行会对航天员骨骼健康带来明显影响。1个月的太空飞行骨丢失量相当于绝经后妇女1年的丢失量。目前对失重后骨质疏松的研究和评估方法主要是骨密度、定量CT、有限元分析和生物力学测定。骨丢失的对抗性措施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类似,主要包括运动锻炼、营养补充和药物治疗等。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骨骼健康评估方法、常用对抗骨丢失应对措施,尝试提出对我国航天员中长期飞行骨骼健康管理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通过对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术后螺钉在矢状面的夹角分析,提出一种全新的术前螺钉矢状面植入角度设计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3月2020年11月接受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的31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单节段固定16例,双节段固定15例;其中L3-4节段固定8例次,L4-5节段23例次,L5-S1节段15例次。于手术后第4天下地后行平卧位腰椎CT平扫和重建,测量固定节段双侧相邻螺钉的矢状面夹角和套管长度,并据此提出新的术前螺钉矢状面植入角度设计方法。结果 术后CT重建上测得L3-4节段右侧矢状面夹角平均(2.88±1.25)°,左侧平均(3.63±2.00)°,双侧平均(3.25±1.65)°;L4-5节段右侧平均(7.65±3.32)°,左侧平均(8.65±4.93)°,双侧平均(8.15±4.19)°;L5-S1节段右侧(11.47±3.23)°,左侧平均(13.67±4.53)°,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