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9篇
  免费   1101篇
  国内免费   972篇
耳鼻咽喉   127篇
儿科学   284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693篇
口腔科学   257篇
临床医学   2408篇
内科学   1116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342篇
特种医学   5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808篇
综合类   4624篇
预防医学   1762篇
眼科学   255篇
药学   2167篇
  20篇
中国医学   3053篇
肿瘤学   395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504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912篇
  2013年   857篇
  2012年   904篇
  2011年   1067篇
  2010年   928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887篇
  2007年   862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778篇
  2004年   802篇
  2003年   638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576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32篇
  1978年   14篇
  1965年   9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0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与miR-2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011-01/2012-01月求诊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的患者,经电子胃镜检查,活检其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纳入诊断为胃窦癌的患者91例,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95例。两组患者均行13 C呼气试验,明确Hp感染情况。胃窦癌患者转外科行手术根治,术中留取病变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进行miR-21表达水平检测。结果①胃癌患者Hp感染率为79.12%,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组的6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miR-21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感染Hp的胃癌患者miR-21表达水平较Hp阴性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Hp感染、miR-21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二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miR-200c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潜在的机制。方法将细胞株分成3组,未处理组是指未感染任何慢病毒的原始细胞,miR-NC组是指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的细胞,miR-200c组是指利用包装有has-miR-200c的慢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并建立稳定过表达miR-200c的细胞株模型。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间充质-上皮转化( MET)的标记分子及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蛋白( ATM)分子的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化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结果过表达miR-200c的MDA-MB-231细胞发生间充质样形态向上皮样形态的转变,伴随着MET相关基因的显著改变( P<0.05);转化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增加;转化后细胞的ATM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水平显著减少。结论 miR-200c过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间充质-上皮转化,增加细胞的放疗敏感性,这种作用可能与细胞内ATM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痛风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1],其发生与感受外邪、饮食习惯、体质因素密切相关,风、寒、湿、痰浊、瘀毒停于体内,流注四肢关节,经脉失养,是其基本病机[2],临床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刀割或噬样疼痛,难以忍受,伴随局部红、肿、发热反复发作以及功能受限[3].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994.
孙凡  谢梅林 《江苏医药》2007,33(9):929-931
酒精性脂肪肝(AFL)是因摄入酒精过多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者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有1/3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变,目前国内外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它能被脂肪酸和一些外源性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激活,从而参与脂类代谢系统很多酶基因的调控.在饮用酒精过程中,PPARs在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成为防治AFL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95.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它与肿瘤的起始、生长、转移及化疗抗性有密切关系。食管鳞癌细胞中也被发现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这类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潜能、裸鼠成瘤和化疗抗性,这类细胞将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培养和分离食管鳞癌干细胞的方法主要有免疫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法、免疫磁珠激活细胞分离法、悬浮培养法、侧群细胞分离法等。本文对当前食管鳞癌干细胞的研究方法、生物学特性及不足进行了综述,并认为食管鳞癌干细胞需要联合多个细胞标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96.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中性粒细胞杀灭病原体的一种新的免疫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ETs参与了心血管疾病、胆结石的形成、炎症、肿瘤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显示,NETs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发病机制之一、是急性胰腺炎(AP)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研究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献,评价3D打印技术对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起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7年9月,收集应用3D打印技术于骨盆骨折术前规划的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事先制定的入选与剔除标准筛选文献,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临床对照试验,共638例患者,其中3D打印技术组279例,常规组35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3D技术组患者手术时间[SMD=-2.81,95%CI(-3.76,-1.85)],术中出血量[SMD=-3.28,95%CI(-4.72,-1.85)],术后并发症[OR=0.47,95%CI(0.25,0.87)]均明显小于常规组,而3D打印技术组在术后的骨盆骨折复位优良率[OR=2.09,95%CI(1.32,3.30)],骨盆功能优良率[OR=1.94,95%CI(1.15,3.28)]方面均优于常规组。结论:骨盆手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且能够提高骨盆骨折复位质量和促进术后骨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绝经后女性罹患骨质疏松性骨关节炎的风险亦呈现高发趋势,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研究证实血管形成及功能异常是加剧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病理退变的重要事件。H型血管(内皮细胞)在骨与软骨损伤修复中兼具成骨和成血管偶联功能,其形态与功能异常将影响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的损伤修复。铁死亡作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模式,其主要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诱导损伤引起细胞膜断裂,线粒体变小等改变。而H型血管铁死亡对骨质疏松性骨关节炎病程的影响途径及调节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旨在为今后以H型血管铁死亡为切入点进而防治骨质疏松性骨关节炎开辟新方向。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牛膝杯苋甾酮激发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迁移及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牛膝杯苋甾酮5、10、20μg/mL浓度干预BMSCs,进行MTT法、Transwell迁移小室及PCR测试,确定杯苋甾酮激发BMSCs迁移的最佳浓度;通过siRNA沉默CXCR4,进一步验证SDF-1/CXCR4信号轴在杯苋甾酮干预BMSCs迁移中的作用。结果 MTT法、Transwell及PCR结果显示,以10μg/mL浓度杯苋甾酮干预BMSCs迁移效果最好,且CXCR4表达量最高(P0.05)。用siRNA沉默CXCR4后,4组细胞的迁移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均为CXCR4沉默组、空白对照组、杯苋甾酮+CXCR4沉默组、杯苋甾酮组(P0.05),与CXCR4蛋白表达一致。结论活血药牛膝提取物杯苋甾酮能激发大鼠BMSCs体外迁移,其相关机制可能与上调CXCR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系统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是自建库以来至2017年11月3日,按照纳排标准,收集强骨胶囊治疗PMOP的临床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version 5.35)质量评估,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8个研究。在有效率[RR=1.50,95%CI(1.04~2.17),P=0.03]和提高股骨骨密度[MD=0.04,95%CI(0.02~0.06),P=0.0002]方面,强骨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能优于单独常规治疗;在提高腰椎骨密度[MD=0.02,95%CI(-0.01~0.05),P=0.28]、髋骨骨密度[MD=-0.05,95%CI(-0.09~0.00),P=0.05]、改善血钙[MD=0.01,95%CI(-0.06~0.08),P=0.77]、血磷[MD=0.02,95%CI(-0.05~0.09),P=0.58]、血碱性磷酸酶[MD=4.28,95%CI(-6.98~15.54),P=0.46]等指标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骨胶囊的不良反应包括便秘、口干、恶心、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不需停药。结论强骨胶囊在改善患者症状及股骨骨密度方面,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而在改善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血骨钙素等客观指标方面,可能无明显优势,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