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林  谢海洋  秦延昆 《中国药师》2023,(11):286-292
目的 探究丁苯酞软胶囊对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血浆尿酸表达及脑白质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Hachinski缺血评分量表(HIS)、全面衰退量表(GDS)、血浆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尿酸(UA)]水平以及脑白质病变改善情况[大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以及平均峰流速(Vm)]。结果 共纳入60例脑白质疏松患者,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治疗前MMSE、MoCA、HIS、GDS评分、Hcy、TC、S100β、UA水平及两侧Vs、Vd、V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MMSE、MoCA评分、两侧Vs、Vd、Vm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 <0.05);HIS、GDS...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2 (MIP 2 )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全肝 ,5 0 %及 30 %小体积肝移植模型 ,分别于术后 0 5 ,2 ,6和 2 4h处死大鼠 ,同时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 ,通过ELISA法检测血浆TNF α含量 ,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肝组织内MIP 2mRNA的表达 ,同时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1)血浆TNF α高峰出现于术后 2h ,全肝移植组在 2h显著高于 30 %肝移植组 (377± 12 6 ,81± 2 3,t=2 5 5 ,P <0 0 5 ) ;(2 )MIP 2mRNA的表达 :移植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均于 2h达到高峰 ,5 0 %肝移植组和 30 %肝移植组在 2 4h时点显著高于全肝移植组 (P <0 0 1) ;(3)病理学检查提示全肝移植组各时点肝组织学结构基本正常 ,5 0 %肝移植组于术后 2 4h时点可见肝窦扩张 ,而 30 %肝移植组于术后 6h时点可见肝窦扩张 ,2 4h更严重 ,并可见肝细胞胞浆内空泡形成。结论 小体积肝移植早期移植物内存在MIP 2mRNA表达升高 ,这可能与肝移植后肝损伤的发生有关 ,其表达高低与移植肝体积相关。  相似文献   
43.
p73和p51在胃癌中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53基因家族新成员p73和p51基因的两个转录本p51A、p51B基因转录水平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32例胃癌组织及邻近正常胃粘膜组织p73,p51A 及p51B基因转录水平。结果:32例胃癌组织有17例p73表达阳性,相对应的正常胃组织仅有2例表达阳性,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组织的p73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51A、p51B基因在32例标本的胃癌组织和相对应的正常胃组织呈低水平表达,其中胃癌组织中p51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TNM分期也无关(P>0.05),而p51B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p73、p51A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p73、p51A的过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4.
紫外线、离子辐射及烷化剂等理化因子不但能直接攻击DNA ,还可能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系统引起一系列后继的基因外事件 ,包括基因表达的改变。已经证明 0 2 μmol/LMNNG能在vero细胞中引起DNA聚合酶 β转录增加 ,而其启动子中能为转录因子CREB二聚体结合的CRE基序则被认为是转录激活所必需的。PKA等蛋白激酶能催化CREB丝氨酸 - 1 33的磷酸化并激活其转录活性。目的 :验证我们所用的低浓度MNNG是否能在vero细胞中激活cAMP -PKA信号途径并引起转录因子CREB丝氨酸 - 1 33的磷酸化增加。方法…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检测环氧合酶-2、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胰腺癌BxPC-3细胞株中这3种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环氧合酶-2在胰腺恶性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12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环氧合酶-2、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不同浓度(分别为DMSO组.50 μmol/L,100 μmol/L组和200 μmol/L组)尼美舒利作用于BxPC-3细胞24 h后.提取细胞蛋白行Western blotting.观察3种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12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均检测到有环氧合酶-2蛋白的高表达.相比之下,癌旁组织中则相对低表达甚至未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也存在相同情况,即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要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在尼美舒利不同浓度作用于胰腺癌BxPC-3细胞后,可明显抑制3种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过量表达.提示环氧合酶-2可能与胰腺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而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尼美舒利可抑制这3种蛋白的表达水平,这可能为其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08月神经内科收住的急性脑梗死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积极控制原发病。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叶酸片5mg/次,1次/日,维生素B12 0.5mg/次,3次/日。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预后效果。结果通过6个月的治疗干预,对照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以及两组干预后营养状况对比具有明显差异,且干预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运用叶酸与维生素B12对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p73、p51A基因转录水平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32例胃癌组织及相对应的邻近正常胃组织p73、p51A基因转录水平。[结果]32例胃癌组织中17例 p73呈阳性表达 ,正常胃组织仅有2例阳性表达 ,胃癌组织中 p73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 p73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 ,与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 ;p51A基因在32例标本的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均有表达 ,癌组织中 p51A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p73、p51A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 ,p73或p51A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一个后期事件。  相似文献   
49.
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癌胚抗原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RT PCR法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癌胚抗原 (CEA)mRNA的表达情况 ,探讨该方法在预测胃癌腹腔内转移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胃癌患者共 110例 ,其中男 72例 ,女38例 ,中位年龄 5 8 6岁。行胃癌根治术 78例 ,姑息性手术32例 ,2 1例腹膜转移。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取良性疾病开腹手术者腹腔冲洗液 1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 ,10例胃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2 标本采集及脱落细胞学检查 :开腹后 ,在Douglas窝置14号腹腔引流管 ,注入生理盐水 5 0~ 10 0ml,局部轻轻搅动后回抽 ,如已有腹水则直接抽取。操作时不触及原…  相似文献   
50.
谢海洋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992-99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脑活素治疗带状疱疹并发脑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并发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用更昔洛韦100mg加林格氏液100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脑活素20ml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天~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20例)用能量合剂2支加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天-14天为一疗程。比较退热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退热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脑活素治疗带状疱疹并发脑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