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单纯化学治疗效果极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该类疾病的惟一有效方法。研究显示单倍体移植与同胞相合及非亲缘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接近,甚至优于后者,且父母作为供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依从性好,能够保证移植干细胞数量及预防原发病复发,明显提高了患者移植成功率及长期无白血病生存率。目的:回顾分析父母供者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入选35例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均采用"改良1,4-丁二醇二甲磺酸酯/环磷酰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预处理方案和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及甲氨蝶呤三联短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与结论:35例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均植入成功。135例患儿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5.82(3.23-8.45)×108/kg,其中CD34+细胞中位数为4.52(2.37-11.51)×106/kg。2干细胞回输后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4.3%。33-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34.3%,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37.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发生率为42.9%。4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为42.9%,2年总生存率为51.4%,2年原发病复发率为34.3%,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提示对于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供者及不能及时寻找到非血缘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供者的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72例,均接受了以吡柔比星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其中初治组11例,复发难治组8例,强化组53例。结果初治组中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诱导缓解治疗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为72.7%;难治复发组中以吡柔比星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为37.5%;强化治疗组中,应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后仍处于完全缓解者占88.7%,应用含吡柔比星化疗方案后2个月内11.3%复发。吡柔比星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他的心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多可以耐受。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化疗方案用于初治及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治疗及缓解后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多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西罗莫司治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报道1例男性21岁高白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该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aGVHD经激素及FK506治疗无效,换西罗莫司治疗.结果 患者移植后+63天出现皮肤aGVHD(Ⅱ度),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后加重,+74天合并血小板减少,将环孢素换为他克莫司,症状未缓解,并继发糖尿病、高血钾、房颤等,+100天将他克莫司替换为西罗莫司,皮疹消失、血钾及血糖恢复正常.+130天血象示三系重度减低,停用西罗莫司9d后血象恢复正常并出院随访至截稿日.结论 西罗莫司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有效,其与伏立康唑合用时需减量90%,即使密切监测血药浓度,仍须警惕其致重度骨髓抑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简称VTD)方案联合沙立度胺(Thalidomide,商品名:反应停)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9例行VTD方案联合沙立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VTD方案为长春新碱0.5 mg/d,第1~4天静脉注射;吡柔比星10mg/d,第1~4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 mg/d,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分别口服,21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间歇期3~4周.至少连续使用3个疗程无效确定为无效.治疗开始即应用沙立度胺,从50 mg口服,睡前1次,每3天增加50 mg,若能耐受,最大剂量增至200 mg/d并长期维持.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29例患者中部分缓解者44.8%(13/29)、进步31.0%(9,29)、无效24.1%(7,29).总有效率为75.9%(22/29).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结论 沙立度胺联合VT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明显,耐受性好,并有一定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急性白血病(AL)完全缓解(CR)后微小残留病(MRD)与预后的关系。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58例AL患者,其中45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和1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定期用FCM检测患者骨髓MRD,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追踪至复发或随访截止日期。平均随访9个月(3-21个月)得出完全缓解患者MRD平均水平,并对CR后不同时间点MRD水平在评估AL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定义MRD≥1%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结果表明:45例AML患者,测得CR后MRD最大值9.57%,最小值0.01%,平均值0.67%;13例ALL患者,测得CR后MRD最大值7.9%,最小值0.0016%,平均值0.99%;共测得44份AL诱导缓解后的骨髓MRD水平,MRD(+)组复发率53.3%(8/15),MRD(-)组复发率10.3%(3/29),MRD(+)组复发率高于MRD(-)组(χ2=7.58,P=0.006);共测得58份AL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的骨髓MRD水平,MRD(+)组复发率62.5%(5/8),MRD(-)组复发率16.0%(8/50),MRD(+)组复发率高于MRD(-)组(χ2=6.11,P=0.013)。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CR后MRD差异较大,10-6-10-2,不能作为评价完全缓解的单一指标。诱导缓解后及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MRD≥1%时复发率高,MRD可以作为预后评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6.
背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供者来源广泛在临床应用较多,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仍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特点,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的意义。方法: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52例,其中HLA全相合组31例,单倍体组21例。HLA单倍体组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T细胞免疫球蛋白预处理方案,HLA全相合组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结果与结论:52例患者均获得完全持久干细胞植入。其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为48%(25/52),III-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为23%(12/52);全相合组及单倍体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9%(12/31)和62%(13/21)(P〉0.05);全相合组及单倍体组III-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0%(3/31)和43%(9/21)(P〈0.05h发生于移植后+30d、+31d-+60d、+61d-+100d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在移植后+30d内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于移植后+31d-+60d和+61d-+100d;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和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相合组与单倍体组相比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年无病生存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说明采用上述移植方案,单倍体组安全性与疗效接近全相合组;在缺乏HLA相合供者时,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U2AF1基因突变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90例AML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U2AF1突变与否将患者分为U2AF1未突变组(652例)和U2AF1突变组(38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690例AML患者中,U2AF1突变率为5.5%,常合并ASXL1、NRAS、SETBP1等基因突变。与U2AF1未突变组相比,U2AF1突变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骨髓原始细胞比率低,预后中等及不良染色体核型多见,+8核型较多(P<0.05)。在625例可评估疗效的AML患者中,单因素分析发现,U2AF1突变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U2AF1未突变组短,完全缓解(CR)率、2 a OS率较U2AF1未突变组低(P<0.05)。与未突变组相比,U2AF1 S34F突变组CR率较低,中位OS较短(P<0.05);两者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2AF1 S34Y突变组中位PFS较未突变组短(P<...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IDH不同突变亚型及伴发不同基因突变在非M 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89例AML患者的22种基因突变情况,通过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比性分析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MDS患者6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激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恶心呕吐、心功能异常和肝肾功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低剂量地西他滨可有效治疗中高危MDS,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预激方案,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0.
谢新生  姜夕锋 《临床荟萃》2002,17(11):1302-1302,F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