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最大短径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81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将有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按淋巴结的最大短径分组,分别以5 mm和6 mm为标准。分析以5 mm和6 mm为标准的2组间的总体生存率(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和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的差异性。结果 当以5 mm为标准时,两组OS、DMFS、LR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以6 mm为标准时,OS和DMF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S:P<0.001;DMFS:P=0.001),LR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多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转移的OS、DMFS、LRFS均不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以≥6 mm为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测量、分析鼻咽癌转移性淋巴结放化疗前后的相关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标,探讨ADC值在预测鼻咽癌转移性淋巴结放射敏感性以及辅助评估放化疗后早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收入符合纳入标准的鼻咽癌患者60例,淋巴结115枚.分别测量靶病灶放化疗前后的平均ADC(ADCmean)、最小ADC值(ADCmin)和体积(V),计算放化疗前后的ADC差值(△ADC)、ADC变化率(△ADC%)及体积变化率(△V%),分析各ADC指标与△V%之间的相关性,并将淋巴结分为有效组(CR+ PR,n=92)及无效组(SD+ PD,n=23),比较两组间各ADC指标的差异.结果 放化疗前ADC mean、ADCmin与△V%均无明显相关性,而△ADC及△ADC%(包括ADCmean、ADCmin)与△V%均呈负相关,其中△ADCmean与△V%间的相关系数最大(r=-0.427,P<0.01).放化疗后有效组及无效组间治疗前ADC值(ADC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ADC及△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ADC各指标的ROC曲线,ADCmean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 放疗前ADC尚不能作为预测鼻咽癌转移性淋巴结放疗敏感性及放化疗后早期疗效的指标,而△ADCmean可作为评估其早期疗效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原发性胃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小的胃间质瘤 (≤ 5cm)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及强化均匀并倾向于向腔内生长 ;大的胃间质瘤 (≥ 10cm)表现为形态不规则 ,与邻近结构分界清或趋于模糊 ,出血、囊变、坏死显著并倾向于向胃腔外生长 ;中等大小的胃间质瘤 (>5~ 10cm)CT表现与大的胃间质瘤相似。结论 胃间质瘤的CT表现与肿瘤的大小有关 ;CT对于胃间质瘤的检测和对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及各种表现 (如密度、强化等 )的显示很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新西兰兔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模型,观察MRS各指标的变化,并与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方法 将27只均接受单次大剂量25 Gy全脑照射后的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9组,设照射前、照射后1~8周共9个观察点,行单体素1 H-MRS.在每个观察时间点于MR扫描结束后处死该组动物,观察病理学改变,并与MRS改变结合分析.结果 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明显下降:照射前为1.52±0.28,照射后4周为3.20士0.72,照射后8周为2.04±0.05;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比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下降:照射前为1.97±0.25,照射后8周为1.28±0.05.Cho/NAA比值呈持续上升,照射前为1.19±0.15,照射后8周为2.04士0.78.照射后2周,组织病理学开始发现小血管充血和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照射后4周脑室周围白质和胼胝体出现神经元肿胀,胞浆水肿,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生,并见脱髓鞘改变.结论 新西兰兔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模型 MRS各观察指标的变化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密切相关;MRS可以作为早期检测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背景:国内外动物实验多是荧光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以SPIO标记脂肪干细胞移植后活体示踪对退变椎间盘修复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活体监测SPIO标记的脂肪干细胞在退变椎间盘内的存活、迁移和转归,以及脂肪干细胞对退变椎间盘的修复及延缓退变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兔椎间盘被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L1/2),脂肪干细胞组(L2/3),PBS组(L3/4),SPIO-脂肪干细胞组(L4/5)。透视引导下用18G穿刺制作退变模型后2周行SPIO标记的脂肪干细胞移植。结果与结论:SPIO-脂肪干细胞移植后即刻T2WI/FFE序列上可见椎间盘内明显低信号,8周后仍可检测到低信号。脂肪干细胞移植组与同时间点PBS组比较,椎间盘退变程度轻。提示SPIO-脂肪干细胞移植至椎间盘后,可通过MRI进行监测;脂肪干细胞椎间盘内移植有助于修复退变椎间盘和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2岁.因右中、上腹痛1个月余入院.查体:右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糖链抗原:0.577万U/L、癌胚抗原:1.59μg/L、血淀粉酶:169 U/L、尿淀粉酶:761 U/L.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黏膜隆起,表面不规则,充血肿胀明显,降段狭窄,提示十二指肠肿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进行乳腺疾病初诊的女性患者的66个病灶,应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SE-EPI)进行扫描,在相同的感兴趣区(ROI)下,分别于扩散敏感系数(b)为500和800 s/mm~2.时,测量病灶及同侧远隔部位正常乳腺腺体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确定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ADC和rADC阈值,评价不同b值下,各阈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当b值为500 s/mm~2时.良、恶性病灶对应的ADC值分别为(1.71±0.31)×10~(-3)mm~2/s和(1.31±0.38)×10~(-3) mm~2/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最佳ADC阈值为1.435×10~(-3)mm~2/s,其诊断的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81.5%;最佳rADC阈值为0.62,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100%.当b值为800 s/mm.时,良、恶性病灶的ADC值分别为(1.55士0.29)×10~(-3)mm~2/s和(1.14±0.29)×10~(-3)mm~2/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最佳ADC阈值为1.295×10~(-3)mm~2/s,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9.5%,特异度为81.5%;最佳rADC阈值为0.71时,诊断的敏感度为89.7%,特异度为88.9%.当b值为800 s/mm~2、rADC的诊断阈值为0.71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 DWI扫描时间短,无需对比剂.ADC和rADC作为诊断指标,其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尤其是rADC,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前瞻性地探讨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评价头颈部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经颈部淋巴结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鳞癌患者(舌癌5例、鼻咽癌5例、喉癌3例、口底癌3例、口咽癌1例、喉咽癌1例、面颊癌1例和唇癌1例)进行颈部常规MR和DWIBS扫描,测量淋巴结的ADC值,选定鉴别转移性和良性淋巴结的最佳ADC阈值,并比较DWIBS与常规MRI显示和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能力.两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常规MR检查计数淋巴结共101枚,诊断转移性淋巴结58枚;常规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8%(47/60)、特异度为81%(44/54)、准确度为80%(91/114)、阳性预测值为82%(47/57)、阴性预测值为77%(44/57).DWIBS计数淋巴结共114枚,转移性淋巴结(60枚)的平均ADC值为(0.945±0.122)×10-3mm2/s,低于良性淋巴结(54枚)的平均ADC值(1.210±0.151)×10-3 mm2/s(t=-10.354,P<0.01).以1.090×10-3 mm2/s作为ADC阈值,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3/60)、80%(43/54)、84%(96/114)、83%(53/64)和86%(43/50).结论 DWIBS有助于诊断头颈部鳞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常规MRI可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脑干胶质瘤的预后相当不理想,放疗和化疗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而无论是放疗还是化疗都要求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但是,对于弥漫生长而无法切除的脑干胶质瘤活检的必要性至今仍颇受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脑干部位弥漫生长的肿瘤活检面临很大风险却缺乏直接治疗作用.而且认为即使没有病理诊断也能够获得比较可靠的临床诊断。因此,对于有脑干胶质瘤典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患者,我们是否还有必要活检呢?本文报告一例临床诊断为桥脑胶质瘤的女性患者,患者没有接受活检,仅经过放疗和化疗,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