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3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不同年龄段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临床特点及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肺癌的发病年龄也出现了年轻化和老龄化的趋势,因此对不同年龄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本研究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13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按年龄分组,第一组(青年组)(年龄≤40岁),第二组(中年组)(年龄在41~69岁),第三组(老年组)(年龄≥70岁),对各组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平均年龄(58.16±0.26)岁,其中青年组为35.76±0.57(范围12~40),中年组为58.00±0.22(范围41~69),老年组为72.30±0.21(范围70~80)。女性在青年组与老年组中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P=0.024)。老年组患者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0)。鳞癌为主要的组织细胞类型,三组所占的比例为41.79%(28/67)、54.12%(644/1190)和58.54%(72/123),无统计学差异(P=0.080),但腺癌在青年组的比例则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43.28%(29/67)、29.50%(351/1190)和26.82%(33/123)(P=0.036)。肺叶和全肺切除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分别占各组的58.21%、65.29%、78.86%(P=0.004)和34.33%、26.22%、12.20%(P=0.001)。术后病理分期Ⅲ期肺癌在各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3.28%(29/67)、38.82%(462/1190)和26.02%(32/123),青年组高于其他组(P=0.015)。各组接受术后化疗的比例分别为55.22%(37/67),47.48%(565/1190)和29.27%(36/123)(P=0.000)。全组5年生存率为38.96%,青年组29.99%,中年组39.61%,老年组37.99%(P=0.494)。结论青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特点主要为女性多见,肺腺癌所占比例较大,且分期较晚,接受辅助化疗的比例大。而老年肺癌则肺鳞癌所占比例大,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多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大。但三组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2.
1380例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49.78%和38.96%,中位生存时间38.77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类型(中心型和周围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是否化疗和化疗的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化疗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3.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并逐步应用到临床上,本研究探讨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选择最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70例肺癌患者、80例健康人和8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鳞癌抗原(SCC)、p53抗体和癌抗原199(CA199)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的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pro-GRP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CYFRA21-1、鳞癌抗原(SCC)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NSE、pro-GRP对小细胞肺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CYFRA21-1、鳞癌抗原(SCC)对鳞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经组合后,敏感性明显高于任一单项肿瘤标志物(P<0.01)。结论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NSE、pro-GRP二者可作为联合检测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组合;CYFRA21-1、SCC可作为联合检测肺鳞癌的标志物组合。  相似文献   
124.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自1995年4月至2005年3月住院的4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化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肺部有空洞病变36例(75%),双侧肺均有病变16例(33.3%)。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28例,全肺切除15例,胸膜全肺切除3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1例。结果术后死亡率2.1%(n=1)。并发症发生率16.7%(n=8)。术后随访6~90月。痰菌阴转率83.3%。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若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手术治疗安全有效,配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CD45免疫磁珠阴性分选组20侧,CD326免疫磁珠阳性分选组25例,均为明确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磁性分离富集后肺静脉与外周静脉血标本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CT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阴性分选由于只能去除CD45阳性细胞,回收目的细胞纯度低。阳性分选组中25例术中肺静脉血CTCs定量检测阳性率为64%(16/25),外周静脉血CTCs阳性率40%(10/25,P〈0.05)。结论免疫磁珠富集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检测CT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6.
200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发挥临床专业技术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结核病防治人员及其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临床技术培训,逐步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管理水平;开展结核病检查、诊断、治疗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工作,探索结核病防治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7.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273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手术适应证、肺功能保护、围手术期处理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全组273例,年龄70~85岁,平均77.5岁。Ⅰ期85例,Ⅱ期137例,Ⅲ期51例。肺段和楔形切除17例,单纯肺叶切除(包括双叶切除)158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1例,肺动脉加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6例,全肺切除65例,右肺上叶切除加隆突切除重建4例,右肺上、中叶加隆突切除重建2例。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43.6%,病死率4.3%,围术期死亡9例(3.3%),其中循环衰竭5例,呼吸衰竭4例,总5年生存率44.2%,Ⅰ期、Ⅱ期、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3.2%、32.6%、15.o%,预后危险因素为:长期大量吸烟(P=0.004)、肺癌Ⅲ期(P=0.013)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P=0.042)。结论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发生较慢,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结合术中肺功能保护及周密的围术期处理,患者术后可获得相对良好的远期预后,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IA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的大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地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胸外科手术治疗IA非小细胞肺癌142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不同肿瘤大小的生存率,并对其发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的大小、手术方式及是否接受放化疗进行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病变≤2.0cm60例.2.1~3.0cm 82例。全组3年生存率为80.53%;5年生存率为64.50%。其中病变≤2.0cm5年生存率为88.00%和74.09%.病变2.1~3.0cm为74.79%和57.14%。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肿瘤的大小均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作为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影像学的诊断水平.使病人获得更早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