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1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韦达  许发培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4):1878-1880
目的:探讨青年人和老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青年(≤30岁)大肠癌的临床、病理、预后情况并与同期126例老年(≥70岁)患者比较。结果:两组临床表现均以便血或黏液血便为主要表现,发病部位均以直肠癌为多。青年组的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发生率为28.6%,显著高于老年组8.7%(P〈0.01)。青年组晚期病例(Duke’s C+D)比例为72.8%,显著高于老年组的36.5%(P〈0.01)。青年组5年生存率(41.4%)显著低于老年组(57.1%,P〈0.05),但病期相同的青年和老年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青年和老年大肠癌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青年和老年大肠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低位直肠癌原发灶切除的新术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创用低位直肠癌原发灶切除新术式,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经腹经肛切除全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乙状结肠左下腹造口,术后依转移病灶作进一步辅助治疗。结果 5例Ⅳ期低位直肠癌和1例年迈患者行此类手术,手术创伤明显减小,手术后恢复满意。结论 该术式扩大了部分Ⅳ期低位直肠癌和高龄体差者原发肿瘤的切除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所自1980年对直肠中段癌经腹切除保留肛门结肠拉出一次吻合13例。此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13例。2例具有外伤史。治疗采取手术5例,放疗4例,手术加放疗2例。效果良好,随访无复发。作者认为外伤后导致发病的因素不能排除,病理活检在该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A415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维普、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5月,收集关于EPHX1 A415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肿瘤易感性的研究。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最终纳入18篇文献,包括585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和8710例对照人群。纳入的结果在GG vs. AA、GA vs. AA、GG/GA vs. AA和GG vs. GA/AA基因型的比较模型中均无异质性。各遗传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EPHX1 A415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GG vs. AA: OR=1.063,95%CI: 0.888~1.273;GA vs. AA: OR=0.935,95%CI: 0.867~1.009;GG/GA vs. AA: OR=0.948,95%CI: 0.882~1.020;GG vs. GA/AA: OR=1.091,95%CI: 0.913~1.304]。结论 EPHX1 A415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肿瘤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结直肠癌变的外科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结直肠癌变外科预防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连续诊治的43例FAP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状况及预防性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未经手术干预的FAP患者,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50岁时的累积结直肠癌变风险分别约为0、10.4%、25.3%、32.4%、63.0%、76.9%、86.2%;发生结直肠癌变的病例中有84.6%发生直肠癌变.11例患者在我院接受了预防性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3例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Pouch肛管手工吻合术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结肠次全切除的患者于术后13年直肠癌变.3例回肠J-Pouch肛管吻合患者无肛门失禁,每日排便4~6次.结论 FAP患者预防性手术治疗时机应在20岁之前,最迟不超过25岁,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Pouch肛管吻合器吻合术预防结直肠癌变安全有效,适合作为预防性手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21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病人,平均年龄41岁,平均复发时间9.6个月(最短5个月,最长18个月),14例病人再次行Miles手术,切除率66.7%(14/21),7例病人行结肠造瘘术。患者第二次术后的生存时间平均为24.9个月,其中最短生存20个月,最长53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的64例临床资料。其中超声刀组36例,电刀组28例,两组均采用双吻合器法重建肠道。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前3天引流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超声刀组较电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前3天引流量、引流时间均显著减少(均P<0.05);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输血率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超声刀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较电刀更好。  相似文献   
19.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占全部大肠癌比例不足5%[1]。现将对3例患者的病程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04年6月我院收治3例HNPCC患者按照阿姆斯特丹Ⅱ诊断标准[2]。男1例,女2例。3例患者在各级医院接受9次手术治疗,但均未被确诊为HNPCC。此次入院时调查一级亲属所得家系谱见图1。3例患者大肠癌初次发病年龄分别为43、48和50岁。初发病灶均位于右半结肠。异时原发大肠癌发病次数每人2~4次,平均3次,间隔期5~12年,平均8±2年(表…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保肛手术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3年来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行Dixon手术90例,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就其技术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我科使用美国外科公司双吻合器行90例保肛手术,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年龄5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