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mRNA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血管生成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1/2004-01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侵袭实验、明胶酶谱分析及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对76例乳腺癌组织和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中MMP-2及其mRNA、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2及其mRNA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MP-2及其mRNA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中,其阳性率分别为77.63%和71.05%;MMP-2及其mRNA的表达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VD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2或其mRNA表达阳性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MCF-7细胞中MMP-2及其mRNA均为阳性;MMP-2抗体可使MCF-7细胞侵袭细胞数由(56.21±3.68)个/400倍下降为(20.32±3.24)个/400倍;直接培养于培养瓶的MCF-7细胞可以分泌MMP-2酶原,培养于I型胶原包被培养瓶的MCF-7细胞MMP-2酶原表达增强并且出现活化形式。结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具有较强的分泌MMP-2的能力,MMP-2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22.
23.
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定微血管密度与P53蛋白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并在进行P53抑癌基因的研究中可能对乳腺癌发生率的降低、预防及预后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1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并在CD34染色切片上检测MVD结果:乳腺癌MVD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3.0195.P&;lt;0.01).乳腺癌MVD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lt;0.01).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无关(P&;gt;0.05);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lt;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无关;P53蛋白阳性组MVD均值54.93&;#177;13.86高于P53蛋白阴性组41.28&;#177;11.69,其表达与MVD有关、t=3.258.P&;lt;0.01);结论:MVD和P53蛋白可作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5.
男性假两性畸形是人染色体异常,社会性别多为女性,而性腺为睾丸的男性,且极易伴发性腺肿瘤.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从1987-2001年共发现3例男性假两性畸形,现结合临床特点、疾病的起因及肿瘤的发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6.
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定微血管密度与P53蛋白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并在进行P53抑癌基因的研究中可能对乳腺癌发生率的降低、预防及预后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1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并在CD34染色切片上检测MVD。结果:乳腺癌MVD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3.0195,P<0.01.),乳腺癌MVD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无关;P53蛋白阳性组MVD均值54.93±13.86高于P53蛋白阴性组41.28±11.69,其表达与MVD有关(t=3.258,P<0.01)。结论:MVD和P53蛋白可作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7.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技术,研究54例乳腺癌组织(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33例)及15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结果:54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及乳腺纤腺瘤组织,(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中其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P<0.05);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中未检测到survivin蛋白。
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上调,并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诊断乳腺癌和判断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8.
29.
30.
Stat3与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癌基因Stat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NSCLC中Stat3蛋白及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45例NSCLC中32例Stat3蛋白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1.1%,NSCLC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Stat3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不同大小及不同组织学分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Stat3与PCNA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1,P<0.01).结论 Stat3在NSCLC中异常表达,促进细胞增殖,Stat3可能促进NSCIC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